你眼中的土味,才是大半個中國
來自專欄理工男寫娛樂220 人贊了文章
【1】
誰能想到,許多外表光鮮亮麗、舉止談吐不凡的年輕人,背地裡都喜歡悄悄看一種小視頻:土味視頻。
最初,土味視頻還多在快手、YY直播間之類的平台傳播,然而最近越來越多的土味視頻開始來到微博、甚至知乎等平台。而觀眾們的心態,也從最初的獵奇、嘲諷,逐漸演變到了現在的追捧,甚至「欣賞」。
當然,大城市的年輕人大多不是真的喜歡這些品味獨特的表演,而是覺得看了以後,可以緩解白天學習和工作的壓力。畢竟,這些視頻能夠帶給許多人智商上的優越感。
我們一邊吐槽、一邊看著傻樂,看到那些著裝極不得體、又滿身泥土的同齡人在工地里跳舞、農田裡打滾時,心裡別提多開心了。
但是,他們真的比在抖音上跳海草舞的年輕人更土嗎?
【2】
喜歡用京東和小紅書的城裡年輕人,大多是不用拼多多的。然而這款最近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拼團購物軟體,市值已經超過200億美元,其CEO的身價甚至超過了娶了奶茶妹妹的劉強東。
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那些廉價、盜版、三無、毫無設計感的產品,可以把拼多多的交易額堆得比京東還要高。我想下面這張圖,可以給出答案。
(懶得看圖的小夥伴可以跳過看解讀)
這張圖顯示,在大城市裡用著京東的中產階級和大學生們,一出手就可以花掉200元買個口紅,花600元買雙運動鞋。即便是想貪點便宜、買雙A貨運動鞋,在淘寶上沒個一兩百也下不來。
但是運動鞋在拼多多的成交均價是多少:26元。這價格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因為說句不好聽的,26元連乾洗一雙NEW BALANCE都洗不起。
但其實仔細回想一下的話,這個價格離我們一點都不遙遠。很多人小時候都會被父母經帶去逛大賣場,或者逛廣場上擺攤的小鋪,那裡隨便一雙沒有品牌的鞋子,也不過二三十塊。即便在今天的很多縣城裡,那些門口放個大喇叭循環播放「最後5天,統統20元」的小店裡,依然可以買到這種價格的商品。
拼多多們,不過是把這些廉價商品搬運到了網上。對於絕大多數的國人而言,買到的商品能用就行,至於客戶體驗、正版A貨、品牌價值,大部分人是不在乎的,甚至很多人都沒聽過這樣的名詞。
一群人在小紅書上用著幾百塊的面膜,是無法理解另外一群同齡人在拼多多買了26塊的運動鞋的。這種割裂和分化,往大了說,是城鄉二元結構、貧富差距、區域差距的體現;往小了說,是小資產階級們對待勞苦大眾「何不食肉糜」的天真。
下面這張圖是拼多多用戶最真實的曬單評論。
我是很熟悉這些場景的,因為以前過年回老家,都能看到的這些布置。
這些場景,才是大半個中國。
【3】
互聯網是這個時代的偉大產物,其衍生而來的電商、網劇、短視頻,不斷滿足著國人的各種精神物質需求。
但是一部分人總覺得,大時代的福利只應該贈與既得利益者、中上層階級。至於勞苦大眾,是不配擁有的。他們應該一直辛苦耕作,老老實實在老家種地,然後供應出廉價的大米和水果給城裡人。
這種小資的潛意識,在今年春節時依靠一篇揭露快手的《殘酷底層物語》而集中爆發。《物語》一文細數了四五線一級農村人民「利用」快手APP而犯下的「罪過」。
小資們覺得拍攝自城鄉結合部的、帶著土味的、趣味低下的視頻,都是邪惡的體現,是落後的、色情的、愚昧的,應該被封號。對於這種論斷,我不敢苟同,甚至十分厭惡。
在我看來,城裡人們在抖音上跳的海草舞、唱的學貓叫喵喵喵、聊的小奶狗和小狼狗,其本質也不過是藏著的「性誘惑」。抖音上又潮又光鮮的視頻,和念著社會語錄、滿身泥土打滾的視頻,是殊途同歸的。
都是中華田園風,誰也不比誰高貴。
【4】
前年的春節,有一個段子特別流行:
春節回家前的我 VS 回家後的我
回家前,大城市裡的Lucy、Andy、張處們,都是光鮮亮麗的模樣,吃著牛排,喝著星巴克。
回家後,就老老實實圍在灶旁吃著大鍋飯里,成了鄉村口中二狗、翠花。
這種看似自嘲的段子,更像是一種「我先富起來了,我終於脫離曾經的不體面」的宣言。
更過分的是,Andy們開始認為二狗和翠花是落後的,應該被隱藏起來的,不能見諸於互聯網,他們唯一的價值就是滿足城裡人「田園牧歌」的想像。
所以會有很荒誕的對話發生:
城裡人說:我們要保護鄉村,不能拆除泥瓦房,不能在田園建高樓。
當地人說:去你的吧!
二狗和翠花,難道就沒有權利享受空調、看電視、拍短視頻了嗎?
難道就非得下地勞作大半年,然後等著Andy們過年回家臨幸一周、享受田園牧歌嗎?
要真是這樣,按照市場經濟的大手調配,鄉村旅遊的價格得直逼北歐三國遊了。
希望我們都能牢記鄧爺爺的囑託,先富帶動後富,不要總試圖帶著優越感去嘲諷下層人民。畢竟,社會分層是很連續而多元的,如果最底層人民都消失不見了,曾經的中層就成了新的底層。
這樣很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學生朋友關注我
推薦閱讀:
※花枝招展可不是年輕人的專利
※【養生有道】年輕人頭痛劇烈最常見的原因是什麼?聽聽專家的說法
※看其字 識其人 年輕人生存秘術
※全世界的年輕人都愛黑塞
※香港新一代年輕人的五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