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一步步繼承父母的不幸?

你是如何一步步繼承父母的不幸?

92 人贊了文章

壹心理主筆團 | 觸角

————

兩三個月前在某個晚上,家裡即將高考的小表妹打電話給我傾訴了兩個多小時。而讓她崩潰的不是高考的壓力,而是父母的又一次吵架。

晚飯時父母因為一些瑣碎的事情拌了拌嘴,開始互相質問彼此,吵得一發不可收拾。表妹默默收拾了碗筷後勸了幾句,等到兩個人冷靜下來她才敢上樓去複習。

但後來書還沒看幾頁,媽媽就走到她旁邊哭訴了自己的委屈,好不容易安撫完了媽媽的情緒,爸爸又趁著媽媽去洗澡,一臉無奈地來和她談心。

最後他們倆人算是都平靜下來了,但表妹卻怎麼也看不下書,一邊給我打電話一邊悄悄哭:

  • 他們老是這樣吵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 高考快到了,我卻總因為這樣的事沒法安心複習;
  • 我厭倦了這樣吵鬧的環境,很累,很想考得遠遠的;
  • 但是我又怕離家太遠,他們又會有問題怎麼辦?

我很想勸她少管父母的事情,但對於一個長期生活在家裡的十幾歲的孩子來講,是很難做到。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家長像表妹爸媽一樣,把孩子當做貼心小棉襖,當做一個訴苦對象,但他們不知道這樣的習慣,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01

「爸媽讓我覺得應付生活太難了」

生活的苦和無力,是可以代際傳遞的

前陣子我的室友找我傾訴,說自己已經忙得快脫線了,連續熬夜了一個星期感覺整個人都要廢掉了。

我聽完還挺納悶的,明明她在上個月剛入職時才說,這份新工作悠閑多了可以不用熬夜了,怎麼現在又開始像上份工作一樣忙起來了呢?

她嘆了一口氣說:

可能我接了太多項目了。雖然工資不少,可以過得悠閑一點,但總覺得還不夠,還有很多不足要填補,要好好做準備和儲備,才能對抗生活的不容易。

我忍不住問:那你覺得現在的生活不容易嗎?

她說:

現在倒不會,但總覺得生活很難,就算現在不難以後也會很難。

從小看到父母為了養我們幾個小孩,總是匆匆忙忙地做各種事情。常常在吃飯的時候媽媽抱怨生活費緊張,養小孩不容易,爸爸則在一旁抽煙無奈地說生意不好的事情,兩個人偶爾還會因此吵起來。

那時候我就覺得應付生活真的是太難了,所以現在有新項目來,我總是會有一個反應:我要接下來,多賺一點,再賺一點才行。

她的這個回答,讓我想到了之前《人民的名義》中受賄2億多的一冰箱滿滿人民幣的趙處長說的話:我一分錢都沒花,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窮怕了!

父母對於世界的看法,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對世界的感受。因此,當父母把對生活的無力感、對貧窮的恐懼感通過訴苦和抱怨的形式在孩子面前展露無遺時,也會使孩子內心變得匱乏和無力:

生活是很難的,需要強迫自己甚至犧牲健康去不斷努力才行,停下來享受是一種罪惡的事情;

沒錢、窮的生活是很可怕的,所以要不斷地賺錢甚至不擇手段才可以......

最後在這種恐慌之下,他們可能會產生一種強迫性的努力,試圖用永無止境的犧牲自己健康的奮鬥,去填補內心的匱乏和恐慌。

02

「爸媽對罵,我該相信誰?」

聽多了情感衝突,對愛也有了質疑

除了把自己的現實問題擺在孩子面前,還有一種父母喜歡把自己的情感問題放在孩子身上,希望能得到慰藉。

前一陣子看姜思達和馬思純的對話,讓人心疼不已。

當馬思純問到「小時候父母離婚給你造成什麼影響」時,姜思達眼眶有點濕潤發紅:

「很大的影響,導致我現在的一個典型行為是比較靠自己,特別難相信別人,哪怕這個人再熟。」

「即使是你愛的人?」

「是的,很痛苦。」

而追溯造成痛苦的原因,他覺得或許影響比較大的,是發生在父母剛離婚期間的事情:

當時我和媽媽住在一起,每周有一次和爸爸出去玩的時間。

在家的時候我媽會罵我爸,而出去玩的時候我爸罵我媽,你也不知道哪一句是真實的,哪一句是血口噴人。

有時候和媽媽相處久了會比較恨爸爸,但一旦帶著這種恨意去見爸爸時,爸爸又會很失望,這種失望又給了我新的思考,以至於我不知道自己該相信誰,該相信什麼。

有著姜思達、我表妹這樣經歷的孩子並不少見,由於長期接收父母的情感問題,他們很容易有這樣的困惑:

當自己在世界上最信任的2個人說著不同版本的話互相傷害互相指責時,我應該相信誰?

而父母如此親近的關係都可以如此劍拔弩張,那還有什麼關係是有安全感的呢?

最後,即使訴苦過後父母心情平復關係如初,但孩子對人信任感和安全感的缺失,卻在父母訴苦的過程中已經進行了加深。

在對話的後面,姜思達說了這麼一句話:我對自己的至親都無法做到傻傻的相信,我對別人更做不到。這大概就是他一直以來對世界和情感的不安來源吧。

03

「幫不了父母的我,非常差勁」

被訴苦造成的低自尊

之前在BACB認證行為矯正師 —— 王亞南老師的課上,聽到她結合理論與過去5000個小時的諮詢經驗而產生的一個觀點:

造成低自尊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家長把孩子當做情緒垃圾桶。

有的父母因為自己並不具備很好的個人情緒管理能力,不了解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會把孩子當做聊天對象,但孩子並不具備這樣的心理成熟度,因此會承受他本不該承受的壓力。

此時孩子缺乏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也難以劃分問題的邊界,只能看著父母難過無能為力,但又覺得需要對大人的不幸負責,因此很容易對自己產生負面感受。

也就是說,孩子也可能會因為父母訴苦後自己的無能為力,而覺得自己很差勁,沒什麼價值,導致較低的自我效能和自尊。

在這周即將更新的《幻樂之城》中,王菲帶著兩個孩子竇靖童、李嫣去參加節目,從預告片看,他們的家庭關係依舊溫馨,其樂融融。

竇靖童不斷在音樂道路上積極地探索,李嫣之前在美拍上偷偷發的那些美妝視頻也非常有喜感,儘管王菲出走婚姻2次,但從這兩個孩子身上看不到過分的不安全感、恐慌和麻木。

這與王菲一直以來的獨立個性,獨立處理好自己的事情分不開。

如果說生孩子需要考試,我覺得有2個關鍵的題目是:

  • 你是否能獨立成熟地解決自身問題,而不是把問題抱怨給孩子聽?

  • 你是否能在情緒不穩定時,不要把孩子當做煩惱宣洩的出口?

因為,只有父母能應對好自己的問題,減少自怨自艾,不要過得苦哈哈,孩子才能自由快樂地進行自我探索,綻放自己的生命力。

04

把訴苦變成分享,做個真實的平凡英雄

可能看到這裡,會有人疑問:

不好的事情都不能說,這是一家人嗎?

沒有煩惱和問題的父母,未免太不真實吧。

其實成熟與真實並不矛盾,我覺得我爸在這點上做得很好。

我高二那年,我爸因為行業衰落的原因被迫轉型,當時已經40多歲的他要在一個新行業和年輕人們競爭,壓力很大。

有一次我周末回家他來接我,在車裡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起了現在的煩惱:

以前的客戶資源都用不上,得重新去開拓,新單來得很慢;

現在年輕人拉客戶很拼,我現在身體不行,很難像他們一樣日夜去應酬;

要放下長輩的架子,去拉攏比自己年輕的客戶,每次這樣做都覺得煎熬......

但在我開始有點焦慮時,他話鋒一轉:

不過我們採購的機器比較好,找來的幾個同事比較能幹,只要邁出這一步之後口碑做起來,一切會好很多了;

畢竟我談了二三十年的生意,無論為人處世還是靠譜程度,都要比大部分年輕人有優勢的,踏踏實實來就好;

最近已經慢慢有起步了,我和你媽說沒關係慢慢來就好......

在後來的一段時間裡,我還是會時不時在吃飯、睡覺前擔憂爸爸的轉型壓力,擔心我們家的收入問題,但爸爸後面的那段話總能及時出現打消我的顧慮,不讓我繼續鑽牛角尖。

在他身上我學到的是,世界著實不容易,但也沒有那麼難,是可以被克服的。

之前聽過一個美國發展心理學博士的分享,他說為了打破孩子追求成功和完美的執念,他會在自己犯錯或失敗後告訴孩子,失敗和苦惱是人生常態,爸爸也會失敗,但我會再次努力去戰勝它。

這本質上是把原本的訴苦轉換成一種分享,讓孩子知道:

我的事業失敗了,但這很正常,我會努力戰勝;

我和你媽媽吵架了,但這不是什麼大問題,我會努力處理好;

我遇到不幸的事情所以暫時心情不太好,謝謝你願意陪我,但我可以自己去度過和變得更加強大.......

真正的真實,不是通過訴苦和埋怨,把自己的無力和情緒傳染出去;

而是讓孩子看到一個平凡的英雄面對真實世界,獨立、勇敢地一步步克服難題。

這也就夠了。


更多實用的心理知識,請關注壹心理知乎號↓ ↓↓ ↓ 世界和我愛著你~

壹心理 - 知乎?

www.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如果孩子比較內向,去幼兒園能和小朋友相處嗎?
黃懷寧:家庭教育中的八個大於號8
打罵式教育和現在提倡的家庭教育哪個更好?
孩子是單純厭學嗎?還是家長也有錯?從根本原因解決

TAG:家庭教育 | 家庭 | 原生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