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該如何選購建水紫陶壺?
來自專欄紫陶說
全文共計1597字,圖片12張,閱讀約需8分鐘,本文重點:「新手如何購買建水紫陶壺?」以及「從哪幾方面看紫陶壺做工?」喜歡可+ypzitao,和公眾號紫陶說。
在寫文章這些日子來越來越多的壺友提問,而我好像更多精力放在讓大家更好的了解柴燒上,其實很多壺友都是初次接觸建水紫陶,還有很大一部分對紫陶的認知很少,常常遇到壺友說「我玩了x年紫砂,現在對紫陶比較感興趣」但紫陶變化確實太多,完全不知道如何入手?紫陶和紫砂相比下來工藝和外觀可變與可塑性會多一點,但器型韻和工藝都不如紫砂成熟。
其實無論是名家還是大師,除了表現作者思想與藝術性的同時,把控好細節,兼具藝術性的同時也要有實用性,前幾天一個壺友12000買了一把,某大師近期裝飾作品,壺蓋晃蕩,壺嘴封不住水,據銷售人員說 這大師的作品都是這樣,簡直荒謬,長此以往「大師」泡沫總會有幻滅的時候。
對初接觸建水紫陶的壺友來說該如何選擇紫陶壺呢?可以從哪幾方面看壺的做工?我們暫且拋開作者和裝飾藝術性,如果將每一把紫陶壺都作為一件產品來看,做工好不好其實都有一定的標準,我們挑選壺時可以按照以下幾點從外觀到內部去分析:
外看一:砂眼、劃痕
紫陶壺成品低,瑕疵多,砂眼和瑕疵就是陶藝師傅最頭疼的問題,很多壺會出現砂眼、劃痕,原因:1,泥料在製作過程中一部分硬雜質經過高溫燒制收縮排擠後出現在壺的表面;2、制泥時泥料中的空氣沒有完全排出,燒制時產生氣泡;3,建水陶是手工拉坯成型,在修坯過程中不小心工具划到等等......這些原因導致在打磨後出現砂眼、劃痕。一般出現這個問題商家都會按照瑕疵壺低價處理。
外看二:書畫裝飾處隱藏瑕疵
上次我處理了一批書畫裝飾的瑕疵壺,很多壺友都說沒有找到瑕疵處,其實問題就在書畫裝飾處,1,填色粗糙;2,刻刀刻深;3,填漏色;4,填入的色泥與坯體不相容;其實填色越複雜的裝飾越容易隱藏瑕疵,不易被發現,越簡單越光滑乾淨的壺面越難隱藏瑕疵。
外看三:壺嘴壺把粘接處
可以看到商家處理瑕疵壺中,三分之二都是壺嘴和壺把的粘接處有裂痕,紫陶泥料收縮比大,粘接融合度小,壺嘴壺把粘接處因燒制收縮不同會有輕微的凸起,或者燒成之後看見明顯的粘接時抹泥的形狀,或者是燒成之後出現輕微的裂痕,也只能淪為瑕疵品。一把壺嘴壺把粘接得好的紫陶壺應該是流暢的,渾然一體的,看不接粘接痕迹與凹凸。
外看四:打磨的均勻度
這裡的難度主要在不容易打磨的地方或容易損壞的地方,比如壺嘴壺把的粘接處,壺把的內側,橋形壺鈕的下方,壺嘴口等等。這些地方最需要耐心,打磨不到位就會凹凸不平,顏色深淺不一。
內看:出水孔
出水孔是由外往內鑽,我們可以從壺口往裡看,一般出水孔都是呈對稱形狀分布,四邊形、六邊形、八邊形,甚至接近圓形。壺坯多為弧面,鑽出水孔時要求每一個孔都垂直鑽入,距離分布均勻,才能做出對稱形狀。有些茶壺出水孔形狀不對稱,孔間距離不均勻,一是看上去難看,二是影響出水效果,紫陶壺球形出水孔比較少,現在才漸漸做出。
上手試:壺蓋的密實度
建水紫陶收縮率大,燒制時一般壺蓋內圈會做的大一圈,墊泥條放在壺上燒,燒制後若比例處理不當,打磨整口不細心,壺蓋與壺口就不能緊密接合。蓋上壺蓋之後,出現輕微的晃動,即使不會影響氣密性,但也會影響整體的感覺。(現在建水紫陶的工藝已經有很大提升,壺蓋沾水之後蓋上可以旋轉壺身這是很簡單可以做到的,很多商家會提著自己的壺轉著賣,這不是什麼神奇的事。)測密封度大多用手按住出氣孔,水會立刻封住。
上手試:出水與斷水
一次茶會上,一位茶藝師舉止優雅的為我們表演茶藝,但當她用一把壺泡起茶來卻十分尷尬,壺斷水不好,茶水順著茶壺淅淅瀝瀝的滴在茶席上,估計這樣的壺她再也不想用第二次,現在的茶桌裝飾越來越極簡,用干泡,用淺色茶席,茶水滴上不僅洗不掉還十分影響美觀和打亂泡茶的節奏。一把壺外觀再好看,拿來用的話有條件的情況下一定要上手試試出水與斷水。
以上是對初接觸建水紫陶的壺友選購壺時的一些建議,除去外觀和藝術性,以上細節可以說是適用於挑選所有類的壺,只有用一把稱心如意,順心順手的茶壺,從實用出發到與壺共鳴,才能算得上是舒心平靜樂在其中的。
·end·
—如果喜歡建水紫陶,我們一起交流探討 —
推薦閱讀:
※鳳凰單叢茶沖泡水溫的影響
※7-15
※紅茶加工工藝的4大靈魂|一口紅茶,從杯中品飲加工的的魅力
※民國第一的茶葉公司:華茶公司
※夏天該喝什麼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