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X|原來認識時鐘有這麼大的學問!
1 人贊了文章
十秒讀全文
1. 荷蘭物理學家惠更斯發明了第一個實用的機械擺鐘。
2. 用時間辭彙聊天、不斷提示都可以讓孩子更好地管理時間。
小朋友們,說到時間你們最快想到的是什麼?是不是鐘錶?鐘錶是人們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測量時間的工具。
時鐘的歷史可以說是非常久遠了,傳說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一名埃及官員就發明了「水鍾」。這種水鍾是一種漏壺,人們根據壺裡水下降了多少,來推測過去了多少時間。
大概在公元前600年左右,水鍾就傳入了中國。水鍾在我們國家有很多形式,有像上文提到的「漏壺」的形式,也有採用相反的方式,根據水流入容器的多少來記時間。
除了水鍾,沙漏、日晷、火鍾等測量工具也是古代人民常用的測量時間的工具。這些工具雖然都能測量時間,但是都有一個大毛病,就是沒辦法測出精確的時間。
鐘錶的出現,解決了這個大問題。鐘錶包括鍾和表兩類,是測量時間的精密儀器。世界上第一台精確的鐘是怎麼被發明出來的呢?
在17世紀中葉的時候,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現了吊燈來回擺動所用的時間是相同的。1656年,荷蘭物理學家惠更斯利用這一性質制出了第一個實用的機械擺鐘,從此人類掌握了比較精確的測量時間的方法。在製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精確的擺鐘後,計時的機器就陸陸續續登場啦。
有了鐘錶,我們就能很清楚現在是幾點,該做什麼了,可是有時候有了鐘錶也解決不了問題。不知道爸爸媽媽們有沒有這個困擾,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會拖拖拉拉,明明說好再看10分鐘,結果20分鐘過了,都不肯離開電視機前。那麼如何解決孩子這個毛病呢?
多用時間辭彙聊天
孩子在2歲以後,就可以表達不同時間範疇的事情。爸爸媽媽可以在日常的談話中,多用時間辭彙和孩子聊天。通過具體的事情和孩子談論時間,不僅通俗易懂,孩子還能以最直接的方式感受到時間的長短。
比如:
和孩子一起在外面玩耍,可以說「還有5分鐘,就回家」
和孩子在公交車站等車,可以說「車來了,上車,我們馬上就要出發了」
晚上在家準備洗澡,可以說「我們講完故事就洗澡」
不過爸爸媽媽們要注意,說過的話一定要按時做到,這樣孩子才能對「時長」有準確的認知。
不斷提示
通過提示,能讓孩子更準時。爸爸媽媽們可以在和孩子說了「只能再看10分鐘電視」後,等只剩5分鐘的時候再提醒孩子,只剩1分鐘的時候再提醒一次,「還有1分鐘就要睡覺了」。如果孩子再討價還價,爸爸媽媽們就可以提示孩子「再不睡覺,明天起晚了,你上學會遲到哦!」這樣的話,孩子就能知道拖著不去睡覺不是一個好習慣。
這樣有利於孩子建立對時間的掌控感,並且逐漸的提醒也能幫助孩子養成準時的好習慣,這麼多提醒幾次,說不定某天孩子會自己乖乖會房間睡覺呢~
推薦閱讀:
※「只出現一次的數字」leetcode刷題|007
※為什麼0不能作為除數?
※假期將至,如果無心上班,做道奧數題燒燒腦吧(18年4月28日)
※為法學研究尋找新的數學基礎
※韋依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