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峰叢林 | 首次公布藏東南核心區域山峰資源(下)

冰峰叢林 | 首次公布藏東南核心區域山峰資源(下)

來自專欄走向山野40 人贊了文章

統計、撰文與圖表製作:7556米

編輯:張十月、玄天

全文圖片除來源標註外均來自7556米

涉及圖文任何形式轉載須註明作者及來源,否則按侵權處理

友情提示:1、閱讀本文大約需要一頓飯時間;2、文章中圖片均可點擊放大觀看;3、由於篇幅限制,本篇分為了上、下兩個部分,這是下半部分,上半部分可點擊下方鏈接查看。

戶外探險雜誌:冰峰叢林 | 首次公布藏東南核心區域山峰資源(上)?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第四板塊>

第四板塊區域內,既是整個藏東南最高點的所在地,又是最低點的所在地——雅魯藏布江到了這裡受到神秘力量的牽引,拐了一個近180度的大彎後奔流直下廣袤的南方平原,最終匯入無邊無際的印度洋。

這裡也是最接近國境線的敏感區域——麥克馬洪線貫穿其南部,使得第四板塊里的南部中高低山區歷來都是難以進入的神秘地帶。

第四板塊範圍示意圖。延綿2000多公里的喜馬拉雅山脈與北部巨大的念青唐古拉山脈在此地交叉匯合,山巒碰撞,江河匯聚,民族融合,這裡必將產生最為壯闊無比的自然風光。

沒錯,想必大多數讀者已經猜到,這裡就是垂直海拔落差最大,氣候帶分布最廣、動植物資源最為豐富、最「矛盾」最不可思議的南峰地區

在第四板塊當中,主要是由南迦巴瓦峰加拉白壘峰所構成的兩大山域,四周同樣包圍著眾多6000米級山峰,由於相對來說本地區內的山峰大家最為熟悉,本文當中不作過於深入的介紹。

第四板塊代表性山峰分布圖。

「中國最美十大山峰之一」

不管是「直刺藍天的長矛」也好,還是「中國最美十大山峰」也罷,「一千個讀者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南迦巴瓦峰的「千面」也是它之所以如此之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吧,因為在你讀到這篇文章的這個段落之前,其它山峰都還默默無聞,深藏閨中,而南迦巴瓦峰早已經是聲名在外,威震八方。

南迦巴瓦峰(Namcha Barwa)——海拔7782米,這個高度即便是放在眾山神匯聚的喜馬拉雅山中西段和喀喇崑崙山脈都已經可以將許多山峰「斬落馬下」,更何況它地處印度洋暖濕氣流進入青藏高原的「豁口」地帶,常年大量的降水造就了南迦巴瓦峰一帶豐富的冰川資源。

常年雲霧繚繞的南迦巴瓦峰。

同時由於其東坡墨脫縣一帶的低海拔河谷構造,形成就了從雅魯藏布江江底到南迦巴瓦峰峰頂巨大的海拔高差,造就了從熱帶季雨林到高寒冰雪帶至少7個自然帶的垂直分布情況,這種得天獨厚的氣候分布同時也促進了一些珍稀動植物的生息繁衍,因而南迦巴瓦峰所在的區域是一個既神秘又神奇的地方。

「燃燒」的南迦巴瓦峰。

南峰及北側衛峰。

這座神奇的山峰很早就引起了探險家們的注意:

  • 新中國解放後中國科學院曾對這一地區進行過科考,但那個年代還未上升到攀登南峰的程度;
  • 80年代後至90年代初,由日本山嶽會和中方的聯合登山隊隊員開始嘗試攀登這座美麗而恐怖的山峰;
  • 1992年,在經過極為艱難的攀登過程後,人類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站在了南迦巴瓦峰的峰頂。

1992年攀登南迦巴瓦峰大本營。(圖片來源於網路)

南迦巴瓦峰登頂照。(圖片來源於網路)

南峰周邊——南迦巴瓦峰擁有3條完整山脊線和3個壁面,其中東北壁和東南壁冰川幾乎附著其整個山腰以上的部分,而大家最常見到的西壁(即色季拉山埡口所看到的壁面)則是冰岩混合壁面,峰頂直刺蒼穹,氣勢恢宏。

南迦巴瓦峰西壁。

南峰主峰周圍發育有海洋性冰川數條,其規模均較為巨大,其中包含了:

  • 則隆弄冰川(西側);
  • 朗藏布冰川(南側);
  • 德弄巴冰川(東側);
  • 白弄巴冰川(東南側)。

南迦巴瓦峰冰川分布衛星地圖。

另外南峰的3條山脊線各自向西北、東、西南繼續延伸,其中南側又分叉為多個樹枝狀的小山脊。

南迦巴瓦峰群峰標註圖(東壁)。

在這些山脊線上坐落著南迦巴瓦峰的眾多高海拔衛峰,其中以北側山脊線上的衛峰最為著名。它們自北向南依次是:

  • 海拔6235米的龍拉嘎布峰
  • 海拔6269米的穆士嘎布峰
  • 海拔6442米的宗拉嘎布峰
  • 海拔6936米的朗加寶(里拉嘎布);
  • 海拔6912米的切拉並戈峰
  • 海拔7132米的當千嘎瓦峰(當千嘎布);
  • 海拔7316米的貢拉嘎布峰

南迦巴瓦峰北山脊。

南迦巴瓦峰北側群峰標註圖。

其中後面2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並不能算作獨立山峰,它們只是山脊上微微凸起的兩座山頭。

朗加寶6936米。

乃彭峰(Naipun)——在南迦巴瓦峰西南延伸山脊線上坐落著海拔7043米的乃彭峰,乃彭峰是一個相對平緩而無明顯突起的山頭。

「平矮」的乃彭峰7043米。它的平頂被厚厚的冰川覆蓋,北側山脊線向下形成一個小山坳後陡然上升約900多米直達南迦巴瓦峰的主峰峰頂,這800多米也被稱之為攀登南迦巴瓦峰最後的「死亡地帶」。

乃彭峰自己本身也是90年代攀登南迦巴瓦峰主峰的必經之路,目前還沒有任何攀登個人或團體開闢南迦巴瓦峰的新攀登線路。

南迦巴瓦峰和乃彭峰。

從乃彭峰開始,山脊線分別向西南東南方向分叉。

南迦巴瓦峰西側延伸山脊全景山峰標註圖。

其中西南方為主脊,直接經過著名的多雄拉山口延伸至米林縣方向,山脊線上的山峰均在海拔6000米以下,其中具有代表性出鏡率較高的山峰有:

  • 海拔5835米的德陽拉

德陽拉近景。

  • 海拔接近6000米的朗嘎

朗嘎5900+米。因地處爭議的國境線旁,關於它具體的海拔高度至今沒有查閱到資料。

  • 海拔5484米的多雄拉山
  • 海拔5542米的那木拉
  • 海拔5751米的學麥納嘎
  • 海拔5616米崩步

這些山峰均位於開闊的雅魯藏布江河谷旁。

另外東南方向的山脊線自身又開叉分為兩條山脊,山脊線上海拔超過6000米的山峰有兩座,分別是海拔6421米和6130米的兩座無名峰。由於山體之間的相互遮擋關係這一帶的山峰一般需要在墨脫縣一側更容易觀測到,它們的山脊線全都隱沒在蔥蔥鬱郁的亞熱帶森林當中,海拔從5000多米迅速過度到1000米以下。

那木拉措。

桑龍峰——在整個藏東南區域內,一般大家認為的海拔超過7000米的山峰也就兩座,分別是南迦巴瓦峰加拉白壘峰,實則還有一座被忽視的山峰,名為桑龍峰(Sanglung),海拔7095米,位於南迦巴瓦峰向東側延伸的一條山脊線上。

桑龍峰與南迦巴瓦峰。

它不同於貢拉嘎布峰和當千嘎瓦峰,桑龍峰與南峰相連的山脊線最低處於其峰頂的相對海拔落差已經超過700米之多,所以它應該被算作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獨立山峰,從外形上看亦是如此,桑龍峰曾也引起過國外探險者的注意,但至今沒有被登頂過。

桑龍峰(北壁)近景。

落差4500米的高峰

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則是與南迦巴瓦峰一江之隔的加拉白壘峰。

加拉白壘峰(Gyala Peri)——海拔7294米,「加拉」是取自附近村落的名字,而「白壘」在藏語裡面是指代的高峰。波濤洶湧的雅魯藏布江同樣從加拉白壘峰的山腳貫穿而過,千萬年來的切割作用和造山運動的抬升作用使得這裡的峽谷愈加變得深不見底。

加拉白壘峰的特殊還在於它的山腳所在地直接就是雅魯藏布江的江面,江面至峰頂海拔落差高達4500米,這導致從山體上滾落下來的冰川堆積物零距離與江水接觸,如果是來一場巨大的雪崩或冰崩,或許可以直接堵塞奔流的雅魯藏布江,這種7000米級極高山距離大江大河如此之近的地質構造景觀可謂是世間罕見。

加拉白壘峰及其衛峰標註圖。

關於加拉白壘峰的探險及攀登歷史要略早於南迦巴瓦峰:

  • 早在20世紀初期便有西方的動植物學家進入該地區進行過考察;
  • 直到20世紀30年代後期這樣的考察活動才被終止;
  • 近半個世紀後的1986年的10月,由日本喜馬拉雅登山登山隊的隊員完成了加拉白壘峰的首登。

加峰周邊——在加峰周圍還坐落著數座6000米以上的衛峰及獨立山峰,它們之間分別被冰川侵蝕的山谷分割,它們分別是:

  • 海拔6419米的瑪嘎木崗塔拉峰

通麥附近遙望瑪嘎木崗塔拉峰。

瑪嘎木崗塔拉峰近景。

  • 海拔6846 米的支巴崗日(Tiba Kangri );
  • 海拔6600米的Papporx (沒查閱到中文名字);
  • 海拔6812 米的森塘布(Sentang Bu);
  • 海拔6024米的白魯崗日

支巴崗日南壁。支巴崗日正位於魯朗鎮的背後,其「雪牆般」的身形常常被人誤以為是加拉白壘峰。

支巴崗日西壁(魯朗附近)。

支巴崗日至加來白壘峰一帶。

色季拉山埡口遠眺加拉白壘峰和南迦巴瓦峰。在著名的通麥大橋附近回望色季拉山方向時所看到的巨大冰川的山峰也並非網上流傳的是加來白壘峰,而是海拔6419米的瑪嘎木崗塔拉峰。

至今,以上所有介紹的衛峰及獨立山峰均為未登峰。

<第五板塊>

第五板塊是由邊壩縣-洛隆縣-波密縣崗堆村(圖中未標出)-易貢鄉-八蓋鄉-忠玉鄉-金嶺鄉連線所形成的一個橢圓範圍。

第五板塊範圍示意圖。第四板塊與第五板塊一南一北,卻又離的很近。第五板塊白色覆蓋面積巨大,甚至超過了之前介紹的繁複的第二板塊,毫無疑問這將又是一個範圍巨大、山峰錯綜複雜的板塊。

第五板塊的地形由北向南,由西向東傾斜,海拔逐漸降低,由於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數量太多,在下圖有限的面積當中我只標註出了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山峰,還有眾多無名的山峰並沒有標註在衛星地圖上。

第五板塊主要山峰衛星標註圖。這一板塊雖說看起來面積更大,山峰數量更多,但表述起來其實有規律可循。

在第五板塊內,最奪人眼球的就是這裡規模巨大的海洋性冰川群。方向從西到東沿著最高的那條山脊線的南北兩側分布著幾十條規模大小不一的海洋性冰川,尤其以南側的冰川規模讓人瞠目結舌。

因此,在這部分中我將利用「冰川切割山谷,山谷又分割山峰(山脈)」的天然分界線,來羅列第五部分內的山峰資源,易貢鄉以東的則普崗日一帶和玉仁鄉以東的部分不符合這個規律會單獨介紹。

易貢湖北岸冰川及群峰標註圖(部分)。

從第五板塊最西邊的忠玉鄉開始,山脊線北側分別有玉拉貢冰川瑪拉波冰川祥格拉冰川孔嘎冰川貢日-庚東冰川格雍冰川

第五板塊衛星地圖,標號1—15號冰川分別是:1-玉拉貢冰川、2-瑪拉波冰川、3-祥格拉冰川、4-孔嘎冰川、5-貢日-庚東冰川、6-江普冰川、7-道格冰川、8-恰青冰川、9-若果冰川、10-那龍冰川、11-麻果龍冰川、12-貢普冰川、13-夾別貢冰川、14-則普冰川、15-甲隆冰川。除以上有名字的冰川之外,地圖中紅色圓圈標註(沒有完全標註)的地點均為規模大小不一的海洋性冰川。

我們採用南側的冰川進行山峰資源的分割,南側冰川自西向東分別是江普冰川道格冰川貢普冰川恰青冰川那龍冰川麻果龍冰川

江普冰川為界

在江普冰川西側,也就是忠玉鄉-金嶺鄉-八蓋鄉所串聯起來這個範圍內,坐落著至少是4座海拔6500米以上的巨峰,它們分別是:

  • 海拔6550米的奪嘎

奪嘎及周邊群峰航拍標註圖。

  • 海拔6605米的瓊拉莫波
  • 海拔6570米的瓊波波絨(jongpo po rong );

瓊拉莫波(6605米)和瓊波波絨(6570米)及周邊群峰標註圖。

  • 海拔6692米的勒普(及其6534米衛峰)。

勒普6692米。

瓊波波絨至勒普一帶山峰標註圖。

另外由這些主峰延伸出來的樹枝狀山脊線上又聳立著眾多的衛峰,其中有名字的有:

  • 海拔6150米的金朵
  • 海拔6141米的覺納摸補
  • 海拔6050米的桑日堆
  • 海拔6452米的龍巴哈真

龍巴哈真6452米。

除此之外眾多6000米級山峰暫未查到名字。

道格冰川、貢普冰川和恰青冰川為界

與江普冰川一山之隔的是並排發育的道格冰川、貢普冰川恰青冰川

孔拉崗日(Kona Kangri)——海拔6378米,是道格冰川、貢普冰川和恰青冰川的發源地。

貢普冰川。

  • 貢普冰川規模較小;
  • 道格冰川長度超過20公里;
  • 恰青冰川為整個藏東南地區的「冰川之王」,規模最大,長度最長,從山頂發源地到冰川末端長度超過35公里,猶如一條銀蛇飛舞而下,直抵綠色的森林地帶,它是西藏境內最長的海洋性冰川。

恰青冰川航拍圖。

在這三條冰川所夾持的區域內主要是由孔拉崗日的3座山峰構成:

  • 海拔6378米的孔拉崗日I峰
  • 海拔6334米的孔拉崗日II峰
  • 海拔6328米的孔拉崗日III峰

恰青冰川上游及孔拉崗日群峰。

在它們的北坡還發育有瑪拉波冰川祥格拉冰川。恰青冰川的兩側山脊線上坐落著數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它們都沒有名字這裡不作介紹。

孔拉崗日群峰航怕近景照片。

若果冰川為界

繼續向東與恰青冰川一山之隔的是若果冰川。若果冰川相對來說規模驟減了許多,長度不到15公里。

若果冰川。

恰青冰川和若果冰川。

若果冰川——它由主峰海拔6488米的孔嘎發育成形,在孔嘎的北側還發育有孔嘎冰川。在孔嘎東南方向不到3公里處有6445米衛峰,與其海拔高度相當,6445米衛峰東麓腳下便是那龍冰川。在那龍冰川西南側還分別坐落著海拔6280米若果嘎和海拔5894米翁岔瑪兩座山峰。

孔嘎6488米。

孔嘎及周邊群峰標註圖。

孔嘎及以東部分山群。

沖炯(chung jung tso)——那龍冰川由數條小型海洋性冰川共同匯聚而成,其中3條來自於海拔6204米的沖炯,沖炯的海拔不算太高,但在其南側和北側還分別發育有麻果龍冰川貢日-庚東冰川

格雍崗日山群——麻果龍冰川東側便是錯綜複雜的格雍崗日山群,格雍崗日由兩個山頭組成,分別是格雍崗日I峰(6252米)和格雍崗日II峰(6140米)。在其四周延伸山脊上至少還存在10座海拔6000-6200m之間的無名峰

格雍崗日及周邊群峰標註圖。

格雍崗日以東區域山峰。

若果嘎和翁岔瑪。

以冰川來劃分山峰資源的部分到此結束,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所有提到山峰均為未登峰,要接近這些山峰一般從北坡進入,相對於南坡的潮濕和無窮無盡的密林阻擋,北坡的乾燥和303省道的輔助可幫助你相對輕鬆的接近這些神秘的山峰。

其他山峰

從格雍崗日開始分別向南和向東還存在兩個巨大的山塊,其中南側山塊較為細長,最遠延伸至波密縣附近,其內山峰以甲隆崗日則普崗日納雍嘎波多吉扎為代表;而東側部分呈塊狀分布,其內以玉仁鄉周邊的塔色康普、玉仁為代表。

甲隆崗日(Jalong Kangri)——海拔6420米,位於玉仁鄉西北約27公里處,在其主峰東麓形成的兩條冰川共同匯聚成甲隆冰川

甲隆冰川。

在其東南側約7公里處坐落著甲隆II峰(Jalong II ),海拔6292米,甲隆II峰山形剛毅挺拔,有輪有廓,呈一個傾斜的三角形狀,從空中看起來常常被誤以為是主峰,甲隆周圍其餘山峰多在6000-6300m之間,目前這些山峰都還是未登峰。

甲隆崗日I峰和II峰。

則普崗日(Zepu Kangri)及其周邊——則普崗日海拔6364米,其周邊數座山峰海拔均在6200米以上,其中其西北側約15公里處的納雍嘎波(Hayyungarpo)海拔6388米(又有6306米之說),由於數座高海拔山峰連成一片如幾座雪牆一般的共同作用,使得這裡發育有不小規模的冰川。

納雍嘎波-則普崗日一帶山峰航拍標註圖。

納雍嘎波南坡近景航拍照片。

在則普崗日東西較長的冰川有則普冰川夾別貢冰川,其中則普冰川的長度接近20公里,直抵玉仁鄉所在的山谷。

則普崗日和則普冰川。

甲隆-則普崗日一帶群峰標註圖(北坡)。

則普崗日北坡近景。

則普崗日北坡冰川分布。

納雍嘎波的西側山腳便是著名的易貢湖與易貢鄉所在地,而其南側不遠處便是著名的通麥大橋,305省道與318國道在這裡交叉匯合,由318國道向北轉305省道便可進入到開闊的易貢湖地區,不過常年豐沛的降水導致這一地區的地質災害情況頻發,所以一直以來能夠真正深入到這一地區進行拍攝的人不多。

多吉扎——318國道穿過崎嶇的山谷延伸至波密方向,由318國道-傾多鎮-玉仁鄉所包圍起來的範圍內這獨一座6000米級山峰名為多吉扎,又名卡貢卡多仁,海拔6240米(又有6145米之說)。

多吉扎及周邊群峰標註圖。多吉扎山體巨大,山頂尖銳破碎。

在其東側發育有朱西冰川,西距波密縣城雖說有30公里之遙,但天氣好的時候在波密縣城內邊可遠眺到它的風姿,即便是在最炎熱的夏季,它的峰頂也是白雪皚皚,氣貫長虹。

在多吉扎東側更靠近波密縣城方向還有一山峰名為婆里,當地人稱之為卓拉丁或嘎郎卓拉丁,他是嘎郎王宮背後的靠山,海拔5309米,由於近大遠小的緣故,人們在波密縣城往往會更加註意婆里尖尖的造型而忽視更高的多吉扎。

從波密縣城遙望多吉扎和婆里。

帕龍藏布與曲瑪日5658米。

玉仁(Yuri)——海拔6100米,又名崗貢布或嘎郎貢布其西南側山腳下便是玉仁鄉,在其東側不到2公里處還有一衛峰名為玉仁II峰,海拔6108米,兩座山峰均被厚厚的冰川覆蓋。

玉仁和玉仁II峰近景。

玉仁南側山腳下有一條山溝名為林周弄巴,溝尾冰蝕湖遍布,南側兩側分布坐落著6001米無名峰6240米無名峰,其他山峰則多在5500-6000m之間。

玉仁以東5500-5900米峰群及冰川。

塔色康普(Tatsekangpu )——在玉仁西側僅一溝之隔的是海拔6168米的塔色康普,塔色康普以北4公里處還有一座6106米無名峰

玉仁和塔色康普。

塔色康普及周邊衛峰。

塔色康普北部地區山峰。

這些都是沒有什麼人關注的山峰,除了名字和海拔數據幾乎找不到任何關於它們的介紹資料,然而它們的山形卻是如此出眾,讓人看過之後難以忘懷,本文中的照片可以一定程度上幫助你初始的認識這些漂亮的山峰。

至此,第五板塊內的6000米級代表性山峰介紹完畢,你是否搞清楚它們相互所在的位置了呢?

<第六板塊>

第六板塊是一個狹長且跨度很大的板塊,其大致範圍是從最西北側的通麥大橋附近一直延伸至東南角的察隅縣中間以波密縣-然烏鎮-下察隅鎮-上察隅鎮幾個關鍵點位相連,其中南側大部分沿著邊境線並行。

第六板塊範圍示意圖。第六板塊從西藏的林芝地區跨越入昌都地區,從溫潤的苔蘚森林抬升至高山高寒地帶,它的南側同樣是與國境線並行,作為敏感地區,少有人進入其內探險和攀登。

第六板塊西接喜馬拉雅山脈,東臨伯舒拉嶺,其自身被單獨列為一個小型山脈名為「崗日嘎布山脈」。

第六板塊著名山峰標註圖。

崗日嘎布山脈位於波密縣、然烏鎮以南,自西向東延綿近270多公里,其地勢由東到西逐漸走低,318川藏南線從崗日嘎布山脈北側穿行而過,高峰多居於北側,所以,這可能是大家最為熟悉的區域,其內的許多著名山峰都相對較為容易觀測到。另外崗日嘎布山脈東南側的米堆冰川和來古冰川也成為了近些年來熱門的旅遊勝地。

波密縣周邊

波密縣是一個被雪山環繞的縣城,即便是在夏季,這些山上多少都還是會殘留著冰川,這一點是林芝市所無法比擬的。而且這些雪峰多數距離波密縣城很近,甚至你打開旅店的窗戶撲面而來的便是一道道雪山森林的「瑞士風光」。

波密森格日一帶山峰標註圖。

波密縣城以南的山峰多在海拔5500-5800m之間,它們大多數集中在嘎瓦龍山口周邊,而且絕大多數山峰在318國道上便可觀測到,它們當中的代表有:

  • 海拔5590米的卡木拉
  • 海拔5692米的倉孔
  • 海拔5531(又有5631之說)米的坎甲納日帕Kanjanaripa(嘎日);
  • 海拔5688米的度帕里莫拉(Dupoalimona );
  • 海拔5531米的嘎隆
  • 海拔5688米的森格日(森格康拉Shingikangla);
  • 海拔5572米的阿莫等山峰。

其中卡木拉距離波密縣城距離較遠,嘎隆南側約5公里處還有一5688米無名峰阿莫南側約2.5公里有一海拔5841米無名峰,其餘山峰大多在海拔5500米以下。由於降水量豐沛,這一地區山峰雪線偏低,冰川大多發育良好。

森格日近景(北山脊)。

從波密縣沿著318國道往東,一直到格尼村南部,崗日嘎布山脈從這裡開始抬升,海拔由5000米過度到6000米以上,冰川規模也愈加龐大。

格尼村周邊

隨著平均海拔的提升,植被分布情況和氣候特點也悄然改變,從波密縣城附近高大的杉樹林過度為低矮的灌木叢,山頂的裸石和殘雪隨處可見。格尼村剛好地處一個兩河交匯沖積地帶,地勢相對開闊,這裡是一副田園牧歌風光,寧靜的村落背後是高大潔白的雪山,相信許多到過的朋友都有停留下來攝影留念。

康肖崗日——映入眼帘的第一座6000米級山峰是海拔6045米的康肖崗日,從它腳下冰川末端流出的涓涓細流是朗秋藏布的源頭。

康肖崗日6045米(近景)。

德魯婆拉(Delupora)——與康肖崗日一溝之隔的是海拔6343米的德魯婆拉,它位於格尼村以南11公里處。

德魯婆拉近景。

德魯婆拉由3個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頭組成,還有兩座山峰分別還有德魯婆拉II峰(6065米)、德魯婆拉III峰(6140米),三座山峰共同發育有冰川10餘條,目前三座山峰均為未登峰。

德魯婆拉航拍照片。

格尼崗日——在德魯婆拉II峰正南約3公里處坐落著海拔6347米的格尼崗日峰,名字應該取自於格尼村,在其東南和西南側分別發育有格尼冰川Yum tso冰川(暫無中文名)。在格尼崗日東側和南側延伸山脊線上還分別坐落著4座海拔6000-6200m之間的無名峰

格尼崗日-康肖崗日一帶山峰標註圖。

崗日嘠波——海拔5801米的崗日嘎波更靠近南側國境線附近,只能從南側山谷進行觀測。由於接近性困難,至今應該很少有人拍到或注意過這座山峰。

在德魯婆拉東北側分別有海拔5917米的滾多曲巴四滾和海拔5800米無名峰及海拔5859米的波崩宗(擁珠群培),這三座尖銳的山峰在玉普鄉附近可觀測到。

玉普鄉回望波崩宗一帶山峰。

波崩宗北壁。

318國道旁的米拉拉山5804m。

秋冬村旁5500+無名峰。

米堆冰川和來古冰川周邊

從玉普鄉開始,經過然烏鎮到最東端的察隅縣,密集的排列著幾十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這個區域是該地區精華所在,基本上主要由米堆冰川來古冰川「主宰」。

首先來看玉普鄉正南側是一排海拔沒有超過6000米的山峰,但它們大多數海拔在5700-6000m之間,且沒有名字,冰川並排著沿著山脊線兩側的山谷而下,它們都在不遠處的米堆冰川的光環下顯得黯然失色,幾乎很少有人探索。

米堆冰川。

冰川末端斷裂冰塊。

米堆冰川位於波密縣玉普鄉境內,由於靠近318國道的原因,相對比較容易接近,逐漸發展成為西藏著名的旅遊景區。

崗日噶布拉峰——米堆冰川跟來古冰川一樣,都是藏東南地區大型海洋性冰川的典型代表,潔白無瑕的冰川從高達6525米的崗日噶布拉峰(Gemsong)峰頂氣勢如虹的傾瀉而下直達米堆村附近才停止推進,同樣的侵蝕作用在崗日嘎布拉峰南側則形成了高達3000多米的海拔落差。

崗日嘎布拉峰(6525米)。山谷鬱鬱蔥蔥,山頂白雪皚皚,一個「U型」谷兩側分布著至少7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這裡,如同雪山神殿一般高高在上,只能仰望。

崗日嘎布拉峰東側不到2公里處還有一座海拔6536米無名峰比它更高,又有6606m之說。這座山峰在米堆村一側(北側)由於崗日嘎布拉峰的遮擋看不到,它的觀測需要在南坡進行。

崗日嘎布山脈全景山峰標註圖。

另外共同造就米堆冰川的山峰還有:

  • 海拔6377米的Noi峰
  • 海拔6260米的哈莫貢嘎(Hamokongga);
  • 海拔6127米的則和峰(Zeh);
  • 海拔6421米的崗亞打(Gangyada)。

它們連同東側的數座6000米級山峰一起造就了體量更龐大、更狂野的來古冰川。

格尼庫孜峰——海拔6220米的格尼庫孜峰和海拔6238米無名峰一同坐落於與米堆村僅一山之隔的新果隆巴溝末端。兩座山峰各發育一條山嶽冰川然後共同匯成一條大冰川流入新果弄巴溝內,其規模大小不亞於米堆冰川,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會完善開發。

格尼庫孜以西部分山峰標註圖。

若尼峰——Ruoni又名白日嘎(Bairiga),在有些地圖上中也被標註為曲得不熱雪山,海拔6882米,位於然烏鎮以南37公里處,是藏東地區最靠近東部的6800米以上的山峰。

若尼峰(6882米)。

在若尼峰周圍發育有數條山嶽冰川,其中規模最大的是阿扎冰川,若尼峰連同海拔6805米的洛布青峰還有眾多山峰連城一個盆狀,故阿扎冰川發源眾「山神」之巔。

它傾瀉至海拔4500米處遭遇夏拉峰(Shana 5598m)的阻隔作用分割成南北兩段,其中南段繼續向山谷里延伸超過15公里之遠,山谷的北側還有本區域內的最後三座6000米級山峰,它們分別是:

  • 海拔6177米的格尼峰(傑龍巴);
  • 海拔6050米的達拉貢
  • 海拔6327米的玉和崗日

玉和崗日至格尼峰一帶山峰標註圖。

它們所構成的區域是崗日嘎布山脈向東延伸的部分,從玉和崗日開始至察隅縣,海拔陡然降低,其內山峰平均海拔甚至沒有超過5500米,這裡就不做詳細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在若尼峰西南側約16公里處還有一座海拔6082米無名峰,它就像被打入冷宮的嬪妃,沒人臨幸,個人認為這是藏東最偏遠最無人知曉的一座6000米級獨立山峰。

不難發現,米堆冰川、來古冰川、阿扎冰川首尾相連,中間部分共同「佔有」相同的一些山峰,從格尼庫孜峰到若尼峰,山脈呈條狀分布,平均6000米以上的海拔加上驚人的降水量造就了這地地區豐富的冰川資源,這裡的冰川規模之大,堪稱世界上同緯度地區之最,甚至遠在300公里之外的外太空也能清楚的分辨出冰川的圖像。

關於崗日嘎布山脈內山峰的攀登情況目前只查閱到除海拔6805米的洛布青峰外其他山峰均為未登峰,除此之外對來古冰川和米堆冰川也只是作為海洋性冰川的典型代表進行國家層面的科研和調查工作。

然烏湖。

大多數來此地旅遊的遊客甚至也不知道自己看到的雪峰為何名,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答案。

附上幾張第六板塊內臨近318國道旁的山峰照片,希望你可以從自己拍攝的照片中找到它們的身影,並一一對應其名字和海拔高度。

卡給崩日5200+。

滾多曲巴四滾5917m。

滾多曲巴四滾5917米。

松多巴熱雪山。

鋸齒岩峰。

多吉真札5662m。

<第七板塊>

無比複雜的藏東南地區山峰資源整理到最後一個板塊——第七板塊,彷彿有看到彼岸的感覺,文章寫到這裡也是分外勞累,如果回到最開始的色浦崗日所在的第一板塊,彷彿第七板塊是那麼的遙不可及。

第七板塊範圍衛星地圖。

第七板塊是由波密縣-然烏鎮-八宿縣-洛隆縣所連成的線為範圍,這個區域地處年青唐古拉山脈和伯舒拉嶺、他念他翁山的交匯處,山巒褶皺彎曲,山峰錯綜複雜,但相對於前面介紹的板塊第七板塊內山峰的平均海拔都不高,超過6000米的山峰僅2座。

第七板塊代表山峰標註圖。第七板塊地勢由南到北逐漸走低,念青唐古拉山脈到此(洛隆縣南部地區)也就畫上了句號,而新的一條山脈—伯舒拉嶺由遙遠的南方橫貫而入,高聳的雪峰由此隆起。

第七板塊當中仍然有相當長的邊界線是沿著著名的318國道劃分的,因此它南部的山峰或許大家並不陌生。

首先我們來看波密縣城的北側部分,從波密縣城出發向南,經過嘎瓦龍隧道前回望波密縣城方向,天氣好的時候往往會看到一座聖潔無瑕的雪峰,就是海拔6135米的頂彭朗拉松(Dinpernalason),又名明朴不登峰,亦或者當地人還有其他的叫法。

這座山峰距離波密縣城非常近,直線距離不到9公里,但由於前面低矮山峰的遮擋關係一般在縣城內看不到它的存在,所以再一次說明觀山不一定要近距離,一個好的點位最重要。

頂彭朗拉松擁有3條完整山脊線,一般來說這樣的山峰都尖銳挺拔,它也不例外,在其東西兩側還各坐落著山形同樣尖聳的古通(5579m)和古通恰拉格波(5511m),三座山峰均為未登峰。從頂彭朗拉松相北和向東延伸的山脊線上再無海拔超過6000米的山峰,山峰多數在海拔5500-5800米之間,其中代表山峰有:

  • 海拔5768米的多木格
  • 海拔5601米的藏布日
  • 海拔5900+無名峰
  • 海拔5722米無名峰等。

頂彭朗拉松及周邊群峰標註圖。

山脈繼續向東延伸到然烏湖附近,海拔的提升帶來更加寒冷乾旱的氣候,川藏線上的天塹業拉山便位於這個區域內,業拉山埡口以北的八宿地區乾旱少雨,山峰多砂岩裸露,山頂常年積雪,而埡口以南的然烏山谷地帶則一篇綠意盎然的景象。

第七板塊全景航拍照片。

伯舒拉嶺的最北端便開始於然烏湖附近,海拔6042米的伯舒拉嶺(參考的地圖上標註名字,只是代表這座山峰屬於伯舒拉嶺範圍,但不代表是伯舒拉嶺最高峰)和海拔5927米的熱拉東所構成的區域內的山峰是眾多冰川發育的重要源頭,海拔5800-6000m之間的山峰均集中在此區域,其中有:

  • 海拔超過5900米的那窮拉卡
  • 海拔5785米的雅隆普打
  • 海拔5700+的那普
  • 海拔5757米的貢普
  • 海拔5821米無名峰

洛隆縣南側群峰。

剩下的第七板塊北部地區山峰海拔逐漸降低,多數海拔在5500米上下,冰川規模也隨之縮小,山谷中倒是多由冰川消融後形成的狹長湖泊,由於這一地區距離波密、八宿、洛隆三個縣城都非常遙遠,完全不通公路,且幾乎很少有人類活動,屬於一個被「架空」的區域,其內部的山峰多數沒有名字,甚至連海拔數據都查閱不到,作為著重介紹6000米級山峰的本文來說在此這個區域也只能一筆帶過,這不同凡響的「一筆」代表著我們整個藏東南山峰資源簡介在此畫上了句號。

若繼續向東,都還是層巒疊嶂延綿不斷的山脈,那裡,將是橫斷山的天下。

<寫在結尾的話>

從最西北白堆鄉附近的沃德貢傑雪山到最東邊的崗日嘎布山脈,本篇文章已經帶領你穿越了南北寬250餘公里東西長達600多公里的藏東「冰峰叢林」,讀到這裡的你是一頭霧水還是意猶未盡呢?

此刻想起之前寫的一篇文章名為《以山之名|四川大雪山脈核心區域山峰資源一覽》,發布至公開媒體後受到大家的歡迎和好評,但畢竟大雪山脈是大家相對熟悉的山脈,熟悉的事物往往容易引起共鳴,而藏東南或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是一片完全未知和難以到達的區域,故多少有些擔心這篇文章會石沉大海。

目前的藏東南地區,除了日本的中村保先生有全面深入的了解以外,國內還鮮有個人或機構對這一地區的山峰資源進行全面的梳理和發布(如果有,請忽視這一段話),故有關藏東南地區山峰的資料在國內甚至國外都很少。

中村保先生的書發行量不多,國內沒有售賣,且目前已停止出版,在國內的傳播力度顯得非常微薄,故寫下這篇中文版的藏東地區山峰資源簡介的文章以供需要的人了解。

國家經濟的迅速飛躍帶來的是國內的旅遊業和戶外運動行業的發展,特別是近些年來民間登山運動的普及讓我看到這項運動發展的希望。以前的登山活動大多集中於西藏中西部的喜馬拉雅山脈和四川西部的橫斷山區,夾在中間的藏東南一直以來是國內登山家少有考慮之地,目前統計的獨立攀登活動中,整個藏東南地區當中不超過10座已登峰的攀登記錄均來自國外的攀登好手,國內登山行業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我不登山,但我可以通過這些文字和照片向攀登勇者們開啟一扇新的大門,希望某一天在介紹藏東南地區山峰的攀登歷史的文字當中也會出現我們國人首登的記錄。同時也希望,當你駕車行駛在川藏線上時,你能夠輕鬆的辨識出那些皚皚雪峰的名字。

最後,重複那句話,祖國的大好河山如果我們自己都不了解,都不熱愛,那誰又會替你去走進它,守護它呢?以己微薄之力,做一件看似長遠之事,這就是這篇文章的意義所在。

【特別說明】

本篇文章參考眾多資料綜合匯聚而成,文中描述(如山名、地名、海拔數據等)若有錯誤請廣大讀者及時指出或更正,必要時可直接聯繫本人(關注新浪微博「7556米」後加微信詳聊),謝謝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轉載文章及圖片須註明作者名字及出處,否則當侵權處理。

- <正篇完> -

附錄1-藏東南山峰標註圖補充

巴松措以北地區山峰全景標註圖。

則普村北岸群峰標註圖。

南迦巴瓦峰-甲隆一帶群峰標註圖。

多達竹希及周邊山峰標註圖。

多吉扎-玉仁一帶群峰標註圖。

乃朗南坡。

巴松措北岸群峰標註圖。

色浦崗日至傑欽朗拉嘎布一帶山峰標註圖。

孔拉崗日群峰標註圖。

哈巴康布至初切波一帶山峰標註圖。

卡甲喬至乃朗一帶山峰標註圖。

附錄2-藏東南6000米以上山峰列表

註:

  1. 排名規則按照山峰海拔高度先後排名,海拔高度一樣的兩座山峰則隨機先後排名;
  2. 無名峰編排名字按照旁側主峰或有名峰的衛峰進行命名,如乃朗6537米衛峰;
  3. 無海拔數據來源的山峰根據Google earth 軟體模擬海拔數據進行排名,若有錯誤或偏差請及時與作者聯繫進行更正;
  4. 列表內均包含獨立山峰及獨立山峰的衛峰(或山頭);
  5. 列表包含範圍為本文章所圈畫出來的藏東南核心區域7大板塊內,除此外的地區不在本列表統計範圍內;
  6. 山峰數量眾多,列表為不完全統計數據;
  7. 由於微信圖片大小限制,文章內的山峰標註圖片質量會壓縮或甚至因為手機屏幕小的原因而導致看不清楚。如完全看不清楚圖片請及時聯繫「戶外探險Outdoor」或直接聯繫作者本人
  8. 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否則一律按照侵權處理。

由於篇幅限制,本篇分為了上、下兩個部分,以上是下半部分,上半部分可點擊下方鏈接查看。

戶外探險雜誌:冰峰叢林 | 首次公布藏東南核心區域山峰資源(上)?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科大校長朱清時西藏之行感悟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通俗西藏史37
雪域高原的古往今來--通俗西藏史60
墮入凡間的天堂—西藏[14P]
一年12個月,西藏的美讓你看不夠

TAG:登山 | 雪山 | 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