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又到求職季的一些感悟

又到求職季的一些感悟

4 人贊了文章

作為一個前輩,一直在知乎上回答這類職業發展的問題,也收到很多私信諮詢相關的問題。最近求職招聘季,集中面試了非常多的應屆生。見過牛逼的一塌糊塗手拿一大堆offer的小朋友,也見過簡歷牛逼哄哄卻被我面的啞口無言的應屆生。所以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關於IT行業的前景:當然好,非常好。你只要關心這麼一個核心問題,這件事是否為社會創造價值?

比如AI行業,利用機器學習演算法,能夠將更適合的廣告推到對的用戶面前,提高廣告主的轉化率,你說這樣的行業前景能差么?

又比如區塊鏈行業。雖然現在正是風口,但是主要應用大部分仍然脫離不了虛擬貨幣,其價值主要來源其金融屬性。這樣能為社會帶來多少價值?這個是存疑的,所以其前景有待觀望。

因此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只要IT行業做的事情,正在為整個社會創造實際價值,就永遠不會過時。

那麼,任何人都可以從事這個行業么?顯然不是。雖然整個行業需求量極大,工資水平也非常高,但是仍然競爭激烈,好的程序員和好的崗位都非常稀少。因為這是一個技術行業,門檻很高。

其門檻在於兩方面:

1)能出活。這就是大家主要關注的代碼工程能力,包括各種計算機基礎知識、語言框架、以及演算法數據結構。

2)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更多看中一個候選人的軟實力:怎麼將實際問題抽象成代碼問題;怎麼跟團隊其他人交流;怎麼按計劃推動事情

那麼從這兩方面出發,再回到問題:零基礎是否能在培訓機構培訓該類技能?又需要花多少時間呢?

我認為,培訓機構能提供的培訓:

1)語言培訓(Java、Python)

2)框架培訓(Android、iOS、後端、前端 etc.)

3)問題抽象解決、經驗性培訓

4)團隊合作培養

而培訓機構不能提供的:

1)基礎計算機知識、數學知識

2)基礎演算法

曾經面試過一個培訓出身的同學,因為面試感覺不錯,所以大概聊了聊。他是在國內一所知名的985院校學機械工程專業的,後來發現該專業在就業形勢上不是很樂觀,畢業的時候經過自己學長的介紹,來到了一家叫課工場的培訓機構。促使他下定決心轉行的就是這個學長,學長也是機械專業出身,經過培訓後月薪直接打到1W+,這名同學看到學長取得了滿意的工作,於是也決定轉行。IT培訓裡面,好像大部分都是這樣口口相傳,互相介紹的。

他報名的好像是大數據課程,裡面教的也是非常直接,上來二話不說,就是就干,Hadoop、Hive、MapReduce一頓搞,老師帶著搞,同學之間互相搞。順便講一些原理的東西(一些演算法原理面試的時候經常會被問到,知道的話很加分)。基本上一套課程下來,至少從面試看來,他已經達到了普通半年乃至一年工作經驗的工程師了。這樣的同學,剛進來就可以直接幹活,性價比不輸給科班出身的同學呀。

當然,這位同學之所以能夠在面試裡面發揮出色,除了培訓機構給了他非常針對性的業務技能培訓之外,他個人的努力也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在面試裡面提到,他們一起上培訓班的好幾個同學,一起組成了面試學習小組,一起刷LeetCode面試題,一起共享求職信息&經驗。

這點也至關重要啊。因為,這種培訓機構的培訓,還是很有針對性的,畢竟講師都是從企業裡面出來的,說直接點,就是面向企業培訓。所以在有限的培訓期間,都是講關於實戰、項目、面試相關的課程。但缺乏的是,很多計算機基礎知識,比如操作系統、計算機體系結構、演算法、數據結構等等。好在這部分內容相對來說很基礎,而且更新迭代不快,網上有大部分免費的學習資料、視頻課程。所以剛剛那位同學,能在完成培訓課程的同時,跟班上的同學一起惡補基礎,能夠進一步通過理想的職位。

總結來說,事在人為。

培訓機構畢竟只是一個途徑,提供你學習場所、指導和學習夥伴。不能看不起培訓機構,畢竟相比於自己摸索,肯定是能夠少走很多彎路,在有限的時間裡迅速轉變成企業需要的員工。但同時也不能完全倚仗培訓機構,自己也要下真功夫。畢竟面試還是要看真才實學,把培訓機構裡面的東西沉澱為自己的,才是最重要呢!


推薦閱讀:

職場上為什麼這五類越混越差?
職場上那些感情用事的坑
職業化的本質是掙錢
看普通職場的小白12天賺了8700百元究竟是用了什麼方法
職場如狼的十條處世哲學

TAG:職場 | 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