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工作,到最後都是在拼體力
來自專欄插坐學院職場專欄35 人贊了文章
不管是什麼工作,到最後,拼的都是體力。
大學畢業剛工作那會兒,聽公司的老同事說這句話時,很不屑,心想「至於么,也太誇張了吧」。
如今才過去 4 年,在年終高壓工作下,連續兩周加班到凌晨後,我徹底相信了這句話。
還不到 30 歲,已經熬不了夜了。晚上要是加班到凌晨,回到家沖澡時經常感覺要猝死在浴室了,第二天醒來還會頭疼。如果連續一段時間高強度工作,就會特別力不從心,羨慕那些每天精力超級旺盛的人,感覺自己老了,拼不動了。
但其實,不管在什麼行業、從事什麼工作,如果不能持續的拼體力,很難成就一番事業。就連大佬也不例外。
下面這張圖是王健林一天的行程單。
早上 4 點鐘起床,一天被安排的滿滿當當,晚上 7 點多還要回辦公室,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
而且,王健林不是偶爾這樣拼一天,而是幾乎每天都是這樣的高強度工作,持續了多久呢?30 年。
2018 年 1 月 20 日,萬達 30 周年年會,63 歲的王健林當眾落淚了。他說「萬達這 30 年,實在不容易」。
所以,不管是什麼工作,到最後,拼的都是體力,我越來越相信這句話,即便是大佬也不能例外。
1、你以為那些拼腦力的工作,其實也都在拼體力
腦力勞動,拼到最後其實也都是在拼體力。
我一個月薪 30K+的 90 後朋友,是個百萬級新媒體大號的主管。
我問她,做新媒體這行,是不是要很會寫?
她說:對,要很會寫。不過,很會寫只是入行門檻,更重要的是很能拼。要能 365 天如一日的追熱點、搞內容、做運營、看數據,你要年輕、耐操,否則你會發現,聰明的干不過能拼的。
入行第一年,工資只有 5k,但她每天工作 12 小時以上,總是最後一個離開公司。下班回家後繼續聽線上課程,周末約同行交流學習、優化社交圈子。
第二年她依然保持這樣高強度的工作、學習,第三年時她就成為了新媒體部門的主管,回過頭來看,另外幾個同事其實學歷比她高、能力也比她強,最後其實是她把別人都拚死了。
按她的話說就是「拼到最後,環顧四周,只剩自己了。」
再舉個例子。
村上春樹,天賦異稟,誰都不能否認。但村上的長篇、短篇等作品加起來足足有 40 多部,僅靠天賦就能做到么?
村上在決定寫小說後,有時候鑽進書房閉關就是一年,由於缺乏運動,身體吃不消,精力也很難長久保持在一個高昂的狀態。
於是在 1982 年,33 歲的村上繫緊鞋帶,開始了每天 1 小時的長跑,一跑就是 30 多年。長跑不僅讓他戒煙成功,還給了他三十年如一日的靈氣和頭腦,讓他能保證每天凌晨 4 點起床,堅持寫作五六個小時。
在村上的眼裡,寫作並不只靠那 1% 的天賦,還是一項「徹底的體力勞動」,靠的是 99% 的汗水。
就連程序員也是一個靠拼體力才能勝出的工作。
今日頭條的創始人張一鳴,就是程序員出身。2005 年大學畢業後,張一鳴進入酷訊,與他同時進入的,還有 2 個清華計算機系博士,而唯有張一鳴,在第二年升任主管,手下四五十人。
跟清華博士相比,張一鳴不是技術最好的,也不是最有經驗的,但在酷訊的兩年間,他幾乎每天都加班到凌晨,回到家後繼續編程、學習。就是這樣持續的拚命、精進,讓張一鳴一年後脫穎而出。
想要成為高管,你要拼體力;成為高管後,你更要拼體力。
雷軍有一次去韓國出差,拜訪了三星的 3 個副社長,聊完合作,他問人家幾點起床。
結果發現,兩個副社長是早上 6:30 上班,另外一個是 5 點,先去辦公室跑步 1 小時再工作,晚上 6 點下班,但一般要應酬到 10 點左右。
而雷軍本人,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長超過 16 小時,早上 9:00 到公司,經常凌晨一兩點才離開。
事業上最痛苦的,不是能力匹配不上慾望。而是你有夢想,也有能力,但是你不想拼、不敢拼、不能持續拼。
2、沒有牛逼的背景,只能靠後天的拚命
何猷君,95 後,不僅人長得帥,還參加《最強大腦》多次奪冠。但你要知道,他爸是賭王何鴻燊,他媽是梁安琪,你要知道他的家庭背景、成長背景和教育背景。
竇靖童,19 歲發行第一張專輯,年輕出道、代言大牌,但背後是王菲和竇唯的強大基因,娛樂圈資源以及你不知道的財力支撐。
嚴昊,85 後,太平洋建設董事局主席,2017 中國最具影響力的 50 位商界領袖。但你知道他怎麼評價自己么?
他說:我的人生就是三個字,生得好。
他爸是全球華人第一狂人嚴介和,曾從教從政十年,官商領袖十年,私營老闆十年,歷任國有、外資、集體、民營、上市公司「掌門」,先後成就了上百家企業。
所以,有時候,不是你想不想拚命的問題,而是除了拚命,你還能拼什麼?
韓寒在今年年初發文,「叛變」了當初退學的自己,令坊間看客一片嘩然,他說:
「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說明我在一項挑戰里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
韓寒是個天才,中學時代便寫出暢銷千萬冊的《三重門》,成名後玩賽車,拿下 5 次中國汽車拉力賽全國總冠軍,再轉行做導演,票房飛起 10 億 +。
韓寒一次次用令人瞠目結舌的成功,來證明自己是一個不落神話。他反駁「讀書無用論」,看上去是在反省自己,其實是在點醒千千萬萬的普通人:
你們不是我這樣的天才,沒有隨隨便便退學的資本,就不要偷懶,要踏實努力。
韓寒同時替我們慶幸,慶幸這是一個階級還沒有固化的時代,普通人仍然可能通過奮鬥前往更高的地方。
對於沒有好的家庭背景、沒有天才頭腦的我們來說,永遠不要覺得自己已經夠拼了。因為持久的拚命工作是我們唯一的機會。
3、職場是場馬拉松,拼體力拚的是持久力
畢業後加入一家公司,並不代表你職業生涯的制高/低點。它只代表你當下的能力,暫時匹配到這樣的起點。
人的職場壽命長達 40 年,是一場超級馬拉松,拼的不是開始時誰更快,拼的是持久的耐力,看誰能拼到最後。
文章開頭的那位朋友,和同事都從月薪 5k 的起點出發, 最開始人人都攢著一股勁,熬夜追熱點,彼此之間誰也不服氣。
不出半年,開始有人叫苦叫累,比起追熱點發稿子,寧願多睡幾小時懶覺,而她不僅修鍊到筆若懸河,攢下來的資料庫都夠自己開好幾個公眾號了。
現在,她自己報名線上課程、提升業務水平的事被上級知道,不僅給她報銷了課程費用,還升職為內容總監。而其他人,有的已經跳槽,有的還在原地。
她不是能力最好的,但只有她把入職頭 3 個月的幹勁延續了 3 年。
想要超過比你有背景、比你更聰明、更有經驗的人,你只有比他更拚命、更持久的付出。
京東在招管培生時就會著重考察這一點,劉強東說,拼三個月、五個月容易,很多應屆生都能做到,但持續的拼三年、五年、十年就很難。誰能拼到最後,誰就贏了。
一年風光靠的是三分鐘熱血,十年登頂靠的是熱血難涼。職場是場馬拉松,拼的就是持久力。
4、持續拼體力的背後,是你對成功極度渴望
最早的一批 90 後已經快 30 歲,最早的一批 80 後已經快 40 歲了。
奇怪的是,無論 90 後還是 80 後,「養生」都成了熱點話題。所謂「養生」,不外乎「吃完雪糕喝熱水、跑步機上啃雞腿;熬夜眼霜加面膜,貼暖寶寶露大腿」。
很「佛系」,但很自欺欺人。
為什麼很多人在職場上無法持續的拚命呢?
因為你對目標的達成不夠敬畏,因為你對成功沒有極度的渴望,因為你對一件事做成做不成太無所謂。
說到持續的拚命,我第一個能想到的是雷軍。
雷軍 23 歲大學畢業入職金山,每天工作 16 小時,一周七天不休息,從程序員一直做到 CEO,一份工作做了 16 年,從金山辭職時已經 38 歲。
為什麼雷軍能數十年如一日的拚命?
因為他對成功極度渴望。
2010 年的一天,雷軍和好友梁寧見面,雷軍說他前兩天註冊了個公司,打算創業了。梁寧問他做什麼,雷軍說:不告訴你。
梁寧很生氣,說:你告訴我你要創業,又不告訴我做什麼,你會聊天么?雷軍說:唉,如果做好了,你自然會知道。如果做砸了,唉...... 只是剛把公司註冊完,就要開幹了,心情激動,想說說。
那年,雷軍悄悄成立公司,然後以第三方名義開發 MIUI 系統,甚至在招聘時都不說他是真正的老闆。
創業一年後,雷軍開了一個小型的媒體溝通會,宣布了兩件事,第一個是 MIUI 是雷軍做的,第二個是小米下個月推出手機。
雷軍對著現場的十幾個記者說了兩次:我有點害怕失敗。
這就是為什麼雷軍能小米創業 8 年後,依然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這就是為什麼他能數十年如一日的拼,因為他「有點害怕失敗」,因為他對成功極度渴望。
如果你想在職業上、事業上取得成就。你就要明白,所有工作,到最後都是在拼體力,如果你不能持久的付出,你就很難獲得超過常人的成就。而持續付出的根本動力,來源於你對目標達成足夠在意,對事業成功極度渴望。
為了實現目標,你會獲得做所有不喜歡之事的毅力,這種毅力能夠帶來長期奮鬥的動力,讓你在疲倦和迷茫時抖擻精神,對成功、為未來、對人生看得更深更遠,更渴望在有限的青春里,完全釋放個體的能量。
你對成功極度渴望,心裡自然會有一團火在燃燒。
你看到更長遠人生的目標,就能與當下的辛苦握手言和。
永遠都不要嘲笑努力,持續的努力本身就是一種能力,80% 的人都需要這種能力。
關於作者:貓哥,插坐學院簽約專欄作者。
看到這裡了,那就拿份兒乾貨再走吧,關注公眾號插坐學院(ID:chazuomba),回復「5」即可免費獲得。
這裡有一個12套時間管理方案送給你,關於清單、睡眠、習慣、日程、效率。
讓你找回自己的時間。
推薦閱讀:
※職場心理:想成功,只需多2%努力
※職場心理:12個建議或許能改變你的一生
※一個人做到這三點,更容易做好工作
※厂部意見箱里再也沒有收到過員工意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