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不得不知的四大心理學效應

產品經理不得不知的四大心理學效應

來自專欄大大產品說11 人贊了文章

在文藝復興時期,教皇就問著名雕塑家米開朗琪羅,「大衛這麼完美的雕像你是怎麼創造出來的?」,米開朗起落米開朗琪羅回答說:很簡單,我把所有不是大衛的大理石都去掉了,於是大衛這個雕像就誕生了。

米開朗琪羅這個回答裡面有個道理是非常值得借鑒的,不該做什麼比該做什麼更值得思考。

換句話說其實能真正幫助我們成功和賺錢的,不是那些額外的智慧,真正幫我們賺錢的是少犯錯誤。有的時候犯的錯誤太多,經常會有一些不明智的決策。

所以說其實我們弄清楚不該做什麼比該做什麼更值得思考,有句話說的好,選擇大於努力,大多數人都想著我要選擇什麼,但是大多數人依然是平凡的,因為他從來沒人思考過不選擇什麼。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些思維方式,這些思維方式可以讓你清晰的判斷和明智的決策,廢話不多說,上乾貨。

1、心智理論效應

相比於那些冷冰冰的邏輯和數據,我們對於具象的東西更能夠感同身受。

關於這個問題有一個心理學家做了一個捐款的小實驗,他給第一組的實驗者展示一張來自非洲戰亂國家小孩的照片,這張照片中的小孩子骨瘦如柴,眼神中帶著哀求,凡是看到這張照片的人平均捐款金額是2.5美元,然後他又給另外一組實驗者展示非洲國家的饑荒統計數據,數據顯示非洲有300多萬營養不良的兒童,看到這些數據的人平均捐款金額是1.7美元,這個結果就令人有點意外了,理論上來說,數據才能最大程度的反應饑荒的真實情況,第二組的捐款數量應該比第一組多才是。後來經過調查發現,人們對於冷冰冰的數字毫無感知,只有看到具體的人,看到他們的表情和神態才能讓參與實驗的人感覺飢餓就在眼前,這種心智理論效應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媒體在報道地震的時候,如果只展示一些受難者的冰冷數字,受眾未必會有感知,他們會利用一些震撼人心的照片來刺激人們的感官神經,從而讓受眾感同身受。

那麼我們我們該如何利用這種心智理論效應做出正確的決策呢?一方面如果你是受眾者,當別人向你介紹某個人,某件事情的時候,你一定要謹慎點,應該仔細問問他給你介紹的這個人,以及這件事情背後的真實情況和他的一些統計數據,如果沒有這些你就有可能被他講的天幻亂墜的故事感動的淚牛滿面,從而陷入不理智的決策當中。

這就是為什麼一些成功學,一些總裁課程會用一些讓你熱淚盈眶的影片故事作為案例培訓,因為他們希望通過這些心智理論效應強姦你的神經,相反只有那些背後的真實數據才能夠讓你了解到真實的情況,並作出理智的判斷,至少做到不會被人蒙蔽。

而從另一反面來看,如果你不是受眾,而是肩負感動,震撼,或者激勵他人的任務,你就應該充分的利用心智理論效應,你要去多講述故事,用鮮活的形象去展現你想要表達的內容,而且最好是身邊的人物,從而打動人心,達到你想要的目的。

在產品領域的應用:

在產品領域的應用大家別有誤區,給老闆看的東西一定要用數據說話,因為老闆要數據是要輔助決策的,在這種情況下老闆是理性的,數據才能體現公司運營的實際情況。但是對於一些需要渲染情緒的頁面就要用圖片,比如下圖,當你點擊此處的時候,就會有錢落在零錢包裡面,這樣的效果給用戶的感覺就好像是自己賺到錢了,

還有下面的這種購物車空空如也的畫面,給人一種蒼涼的感覺,顯然比顯示一個0更能刺激用戶的神經,效果也更好。

總結下來就是當需要理性思考的時候就用數字展示,當需要刺激用戶感官神經的時候,就用一些能夠激發人類情緒的圖片或者聲音就行

2、專業偏見思維

專業思維偏見是很容易讓我們的決策不明智,而且大多數人都具有的毛病,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一位先生申請銀行貸款,成立了一家公司,然而不久之後,這家公司因為經營不善倒閉了,於是這位先生在絕望之中自殺了,這本身並不是複雜的故事,可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呢?不同的人就會給出自己的分析,比如一個經濟學家,他就會想弄明白為什麼這家公司的經營理念沒有起作用,他會猜想一定是宏觀經濟形勢不好,或者是市場競爭太激烈,而另一位金融專家可能會想,是不是貸款不是一種正確的融資方式;地方的小報記者會想著背後有什麼難言之隱或者不可告人的秘密,比如這位先生私下參與賭博,結果被債主追殺,很顯然他們想的都不一定對。

專業偏見是什麼,用馬克吐溫的一句名言來說,如果你身上的唯一工具是一把鎚子,那麼你會把所有問題都看成釘子,他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拿鎚子的人。比如一個產品經理、一個運營經理、一個家庭主婦、一個經濟學家、一個營銷經理...,當他們熟悉自己的領域之後,他們的思維方式就固定了,他們會到處嘗試,將所有之前遇到的問題都用自己這一套固有的思維模式去思考。

比如說外科醫生遇到一個醫學問題,他會情不自禁的想通過外科手術解決問題,,職業軍人面對衝突他可能想到利用武力手段去解決問題;老師遇到問題他首先想到的是用說教的方式解決問題...,總之,如果遇到一個問題,大多人的第一反應總是按照自己最擅長領域的思維模式去解讀和處理。

這種思維方式的危險就在於我們用自己專業的思維方式去解決其他不相關的行業,而且還慢慢的習以為常。

那如何避免這種專業偏見思維呢?那就是多看一些其他行業的書,比如產品經理不要就想著需求分析、畫原型、寫文檔,沒事也可以看看心理學的書籍、營銷學的知識,職場的知識,所以你看我的公眾號(chanpinliu880)雖然定位產品經理,但是我並不只分享產品經理知識,我也分享心理學、營銷學、職場學、溝通學的知識,這樣你思維方式才開闊,視野才能高。

3、虛假同感偏差

所謂的虛假同感偏差就是我們會不自覺的認為別人和自己想的一樣, 因為產品是我們自己設計的,我們自己對產品很了解,也就錯誤的以為用戶應該也會對產品很了解,比如對一些APP的交互方式,我們認為左滑可以刪除,長按可以複製。過年的時候父母讓我教他們發紅包,我心想這麼簡單還需要教?其實他們真的需要教,一個是他們的年齡大了,二是我是互聯網從業人員,屬於專家用戶,而他們是小白用戶,他們不會很正常,這也就是為什麼產品經理要把自己當成小白用戶的原因。

我們總是高估別人和自己的一致性,其實我們的這種思想里有一種過於自信的毛病,這種思維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不少作家在出版自己書籍的時候總是堅信自己的書籍會大賣,但最終銷量慘淡。

講到虛假同感偏差,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我們注意一下,那就是對於那些不同意我們意見的人,我們往往傾向於認定他們是傻逼,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產品評審的時候,遇到和我們意見相左的人,會和他起爭執的原因。

那我們該如何避免虛假同感偏差呢?

1、首先我們不要盲目自大,認為別人都是傻逼,心裏面要時刻抱著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心態。

2、提前準備好別人問題的應對方案,比如說你覺得在評審的時候,別人會針對你設計的產品哪些點提出質疑和疑問,你就提前準備好相關答案。

3、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不要心理覺得自己天下第一,別人都是傻逼,對別人多一些尊敬和信任,對你和別人都有好處。

虛假同感偏差是很多溝通不愉快的源頭,你覺得你很認真的在講,對方可能覺得你是傻逼。

4、勞力辯證現象

勞力辯證現象的意思是我們更喜歡那些經歷痛苦才能得到的東西。

有一個電影中的情節,講的是一個叫做約翰的小夥子去參加美國空軍,他們在部隊裡面經過一系列漫長的艱苦培訓和訓練之後,終於通過了高空跳傘的考核,成為一名真正的傘兵,然後他就和戰友一道列隊歡迎長官給他們頒發勳章,徽章是一枚降落傘狀的別針徽章,等了好久,長官終於來了,長官走到他的面前,將這枚別針勳章別到他的胸前,可是長官突然對他的胸口捶了一拳,別針扎進了約翰的肉體,疼的他哇哇大叫。

但奇怪的事情就來了,在那之後,約翰不僅不記恨長官,反而一有機會,接解開襯衣扣子,向 別人炫耀他的傷疤,幾十年後,約翰從部隊退役了,他把扎到他的別針別在牆上,約翰這種行為就被心理學家解釋為勞力辯證現象,就是說當你在一件事情投入很多的精力,甚至付出了痛苦的時候,那麼你就會對這件事情所帶來的結果越來越看重並且非常享受這種成就感 ,這也就是女生口中經常說的,越容易得到,越不會珍惜的原因。

那這種勞力現象,對我們的行為決策和選擇上,能起到什麼樣子的作用呢?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會使用這一點強化我們對事物的價值認知,比如很多大學生社團招收新會員的時候,加入的會員需要被惡搞,甚至是要通過一些很奇葩的測試才能被允許進入社團,一旦申請通過,在申請人心目中形成的自豪感反而更強,加入了之後也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團隊的活動。

這一原則對我們生活的指導作用就是,一方面我們大家要對一件事物的價值保持清醒的認識,去仔細分辨一件事物的真實價值,我們可以在行動之前冷靜的想一想這件事情的價值到底是它本身可以滿足我們的需要,還是因為我們在它身上花費了很多努力,導致不願意割捨。

現在很多網站註冊要邀請碼,比如早期的知乎,和PMcaff,我們就要想,這個網站真的值得我們費盡千辛萬苦去獲取邀請碼么?還是心中的執念,為了獲取邀請碼而獲取邀請碼。當然對於網站來說是好事,增加了你註冊的成本,你註冊成功後對網站的忠誠度也更強。

還有很多女生明知道眼前的男人不靠譜,還不願意離開的原因就是沉默成本太高了,很多女生分手的話語就是自己的青春都是和這個男生度過的,他哪是一個男人這麼簡單,他是我整個青春啊。

小米的飢餓營銷也是這種,通過提高用戶獲取邀請碼的難度,從而讓用戶珍惜來之不易的購買機會,不僅轉化率更高,同時用戶買來以後也會炫耀和加倍珍惜,畢竟來之不易么。

今天就分享這四個思維方式給大家,希望能幫到大家。

歡迎小夥伴加我的私人微信yw5201a1交流。

更多乾貨可關注微信公眾號:chanpinliu880


推薦閱讀:

互聯網簡訊-20180407
產品學習筆記(6)怪誕行為學
《合格的產品經理》第6篇——讓聽眾雲里霧裡的表達
產品經理接需求的正確姿勢

TAG:心理學 | 產品經理 | 產品經理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