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玩大型手游的人會購買高價(或者說頂配)的手機?
來自專欄蒜苗地41 人贊了文章
問題源於知乎:
那些不玩大型手游的人買驍龍 845 或 A11 Bionic 等頂配手機的意義是什麼?消費行為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是一門嚴肅的學問,但在目前的知乎手機圈,它被簡單化和偽科學化了,這就是知乎手機評價與產品市場表現相背離的根本原因所在。
討論一種消費行為的產生,我們必須回歸到消費行為本身,去考量消費行為產生的內部及外部刺激要素及行為產生機制,而不是簡單地歸結於「人傻錢多」或者「智商稅」。
消費行為的定義是:消費者的需求心理、購買動機、消費意願等心理要素與現實諸表現的外部要素的總和。
簡單來說,消費行為的產生是建立在內在心理和外在要素綜合作用的基礎上的,這些要素大概可以分為四類:
- 需求:注意,這個需求包括生理的(功能需求)、社會的(社交需求)和心理的(個人偏好)三個方面的需要。
- 可支配收入和商品價格:請注意,可支配收入+商品價格,這兩者是相輔相成、和諧統一的。
- 商品本身的特徵及商品的購買和售後與維修:對於手機,發燒友日常所關注對的內容出現了,就是旗艦性能(soc、相機、續航、快充、外觀設計等等),也就是商品本身的特徵;購買主要指的是渠道的覆蓋率,售後與維修則是後續保證。
- 社會影響:這是產品本身特徵之外的影響,如明星代言、廣告、冠名等達成的產品認知,各種測評、硬體參數和具有公信力媒體報道達成的產品信任等。
理清楚如上內容之後,我們再來討論手機購買,為什麼不玩兒大型手游的人會購買驍龍845等旗艦soc手機,其意義是什麼?
答案很簡單,產品本身的性能特徵(soc、相機、續航、快充、外觀設計等等)只是其消費行為產生的要素之一,且很多時候不是核心要素。
購買驍龍845,但不打大型遊戲的人,對於他們來說,手機性能不是其消費行為產生的根本,他們消費行為產生是以上四要素的綜合結果,且社交需求、購買便利性、社會影響的佔比更高,以及,更高的可支配收入導致的對價格不敏感。
他們只是想購買自己認為好的產品,跟這手機打不打遊戲關係不大,甚至跟soc是不是驍龍845或者A11關係也不大。
這是其一。
其二,驍龍845等旗艦soc不只是在遊戲體驗中有影響,在日常生活用,也有。只是這種差異化沒有玩大型遊戲的時候來得大,性價比顯得不高。而性價比,在很多時候並非消費者的首要考慮要素。
消費行為的產生是諸要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這種結果最終的體現形式就是價格。
以華為為例,我們經常能夠聽到華為定位商務,迎合了高端市場的需求,品牌溢價高等評價,這其實就是華為P20pro綜合了產品要素(性能)、品牌要素(社會認可)和服務要素(渠道和售後)而得到的一個價格。
而對於很多數碼發燒友來說,他們簡單地把價格歸結於了產品特性(soc、相機、續航、快充、外觀設計等等),當商品價格與產品特性相背離的時候,他們覺得這還是不合理的,為此買單的人是人傻錢多。
這種理解是狹隘和錯誤的,基於三點考量:
第一,對價格本身的定義理解錯誤
舉個例子,2699的小米8和4999的華為P20 pro之間,你選誰?
肯定有大量的人選擇小米8,因為性價比高。
但如果兩台手機都是免費送的,你選誰?
我覺得大多數用戶都會選擇華為P20 pro,很簡單,大不了我4000塊錢把這手機賣了,然後再買一台小米8,到手就賺1000多。
也就是說,華為P20pro的價格或者說用戶心理價值是4999,小米8的價格是2699。
第二,高估了消費者對產品價格的敏感度
或者說,沒有理解可支配收入+商品價格,這兩者是相輔相成、和諧統一的。
對於不同的可支配收入群體,其價格敏感度是不一樣的。實際上,不同可支配收入群體,其金錢獲取的難易程度不同,導致其消費觀念是完全不同的。
第三,對於消費需求的理解有誤
在馬斯諾需求模型中,人們的需求被劃分成了五個層次:
- 生理;
- 安全;
- 社交;
- 尊重;
- 自我實現。
當下一層次的需求被滿足之後,自動進化了上一層的需求,而在消費行為中,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意味著需要付出的成本不同。
越是需要被滿足高層次需求的用戶,越不在乎成本,或者說,越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
這就是為什麼當初為什麼有的米粉願意花5000塊錢買小米mix2s頂配版本,有的卻只願意花費500塊錢買紅米5A。
不過很多人把消費需求暴力地理解為了性能需求,也就是生理需求,於是才有了這個問題:不玩大型遊戲的用戶買驍龍845手機有什麼意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