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生活的焦慮感

警惕生活的焦慮感

來自專欄 11:307 人贊了文章

早些時候,有一位同事出差,旅途勞累,加之恰逢大雨,下榻時已經晚了。各自稍稍洗漱了一下,便打算睡覺。只見他拿出耳機,隨意聊聊,說是買了余秋雨的音頻講課。說完,便插上耳機,邊聽講課邊睡覺。

我倒不是不喜歡余秋雨,老先生寫過《文化苦旅》雖然爭議頗多,但不至於討厭,也曾翻到過他的另一本書,講的中國文脈,講得很好,也給了我一些啟發。比如我就按著他的路子,找了一遍屬於自個的文脈,收穫頗多。

同事睡前帶耳機這事讓我想起自個的大學,曾經為了學好英語,不知哪兒聽來的方法,帶著耳機放到天亮。效果且不說好到哪兒去,聽力倒是下降了不少。

我想,同事睡覺聽課不至於是為了睡得更香,多半和我當時聽英語一樣,是為了「學習」。只是這效果實在少得可憐。別的不一定能學到什麼,大概會減少一些焦慮。

前段時候我在準備考試,忙碌的時候哪怕一件小事都覺得會打擾自己。可是事後仔細想想,多一件小事多能影響多少,難道連一會兒的功夫都抽不出來嗎。我那時大概也在焦慮中,一焦慮,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飛,生怕慢了,耽擱了,來不急,失去了。卻沒有想想如何提高生活效率,保證生活的質量,而不是一直在傻傻地忙。

與其這樣聽書,真不如拿起筆認真地讀上半小時,合上書再思考一番,有所得,有所悟。之後再安心睡覺,提高睡眠的質量。

我們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每個人的時間往往被切成了碎片,讀書時,四十分鐘的課一晃就過去了。晚上夜自習做完作業竟然就放學了。而現在工作上班了,有時二十分鐘的安靜也是一種奢侈。不知不覺,你會發現,自己一直在跑,白天跑,晚上跑,睡覺了也想跑。自個跑了還不夠,還得扯上孩子,上輔導班,上書法課,學游泳,練鋼琴。生怕自個被這個世界拉下了,生怕孩子輸在了起步線上。

可是,太少太少的人會時不時地喊一句「咔」,再從生活的角色中跳出來,看看這個世界的樣子,甚至瞅瞅別人演戲的模樣。想想這個角色存在的意義,最後才回到大幕中,喊一句「Action」。能抽出來的才是演員,不然就成了戲子。

生活需要實踐,但往往也需要獨立思考。兒時想得多,做得少,好做白日夢,隔天一醒,所有路都得重新走;長大了,做得多,想得少,活著活著,漸漸地,夢沒了,快樂沒了,只留下一個疲憊的軀殼。

所以,警惕那種生活的焦慮感,不要被周遭的人事帶偏了,多多獨立思考,抓效率,便能活出生活的質量來。


推薦閱讀:

我的中醫經方故事連載(36)柴胡桂枝幹薑湯治療焦慮症六經辯證分析
結合病例談「焦慮大媽」的診治
富人已「逃離」,底層正回家,焦慮的中產到底要不要移民?
司天梅:焦慮障礙藥物治療研究進展

TAG:焦慮 | 心理學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