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這些老話不懂,茶圈你就白混了!

這些老話不懂,茶圈你就白混了!

來自專欄懂茶帝6 人贊了文章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茶友答疑解惑。我們的原則是:不忽悠,不賣弄,不惡意攻擊,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觀、中立地回答您的問題。即使是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們也會盡量做到客觀。

和很多茶友一樣,小懂也是一天不喝茶,總覺得少了點什麼似的。這難道就是所謂的「寧可一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

但是翻閱茶典之後,發現這句諺語的原義並不是指喝了茶使人感到精神滿足,它指的茶是用來填飽肚子的。

關於喝茶的諺語,我們聽過很多,但它們原本的含義你都了解嗎?來,小懂帶你去看看。

「寧可一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

這句茶諺是在新疆等地流行的。它主要強調了喝茶的重要性。

新疆的牧民喝奶茶,早中晚三次不可少。而中老年的牧民上午和下午還要各加一次,有的一天能喝七、八次。

新疆高寒,蔬菜少,主食是以奶、肉為主,奶茶是用來補充維生素的,也可以助膩消食。

和它類似的諺語還有「牧鞭不離手,奶茶不離口。

「龍井茶,虎跑水」

這句茶諺流行於浙江杭州。它是說飲茶要飲龍井茶,用水要用虎跑水,只有用虎跑水泡龍井茶才是最上等的茶

這裡的龍井茶,指的就是「西湖龍井」;虎跑水是指虎跑泉的水。

虎跑泉位於杭州大慈山虎跑寺,以「泉水甘冽」而聞名。

「早茶一盅,一天威風」

它的全句是「早茶一盅,一天威風;

午茶一盅,勞動輕鬆;

晚茶一盅,提神去痛;

一日三盅,雷打不動。」

這句茶諺流行於雲南等地。這裡的「茶「特指的是雲南當地的鹽巴茶。

這是納西族、傈僳族、普米族、彝族、怒族、苗族等少數民族的日常飲料,據說喝完之後,神清氣爽,益智消乏。

「揚子江中水,蒙頂山上茶」

這句茶諺流行於四川等地。顧名思義,這句話是說揚子江水、蒙頂山的茶是好水、好茶。

古代把江蘇江都至鎮江之間的長江叫做揚子江,唐代張又新的《煎茶水記》里記載,劉伯芻把宜茶之水分為七等,以揚子江南泠水為第一

蒙頂茶,產於四川省邛崍山脈中的蒙山頂上。自唐代起,蒙山茶為歷代貢品。

「白天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這句茶諺流行於江蘇揚州、浙江德清等地,是江南水鄉飲茶者的日常生活寫照

它指的是白天人們在茶館裡喝茶,茶喝在肚子里,是皮包著水。

晚上,人們到浴室里洗澡,人浸在浴池裡,以水包皮。

「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

這句茶諺流行於浙江杭州等地,是對春、夏、秋茶品質的概括。

春茶:春季溫度適中,雨量充沛,茶樹經過一冬休養生息,內含物質豐富,故茶葉滋味鮮爽,香氣強烈

夏茶:夏季氣溫高,芽葉中積累多酚類物質,滋味不如春茶鮮爽,較苦澀

秋茶:經過春夏兩季採收,茶樹體內貯存的內含物質顯著減少,比夏茶口感好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這句了。生活中必需的七件東西,茶位列其中,它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這句話在很多詩文中出現過。

南宋吳自牧《夢粱錄.鯗鋪》:「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

元代武漢臣《玉壺春》第一折:「早晨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明代唐寅《除夕占口》:「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

清代強璨《無題》:「書畫琴棋詩酒花,當年件件不離它。而今七事都更變,柴米油鹽醬醋茶。」

立夏茶,夜夜老,小滿過後,茶變草

這句話流行於浙江等地。立夏以後,氣溫漸升,此時茶芽生長迅速,葉片漸漸老化。

過了小滿,春茶結束,茶芽已經成了老葉,像草一樣,失去價值。

這句話說明了採摘季節的每一天都很寶貴

茶是草,箬(ruò)是寶

這句話講的是箬葉在貯藏中的作用,出自元代魯明善的《農桑撮要》。

箬有兩種,一種是筍皮,一種是箬竹之葉,可以用來包粽子。這句話指的是第二種意思。我們常見的包普洱茶餅的筍殼,就被稱為「竹箬」。

箬葉清香性涼,可以用來隔濕,兼保茶真氣,用其包茶作用良好。

其實諺語是在生活中形成的,經過人們口口相傳流傳下來,有的含義已經發生了變化,大家在生活中要靈活運用哦。

參考資料:

1、《中國茶葉詞典》,陳宗懋、楊亞軍主編,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年版。

懂茶帝,邀請專業人士為您答疑,可添加懂茶帝公眾號(hcyd321),或小懂個人號(hyn361),隨時隨地提問哦!


推薦閱讀:

古人俗語:門前拴上高頭馬,不是親來也是親。
新手釣魚俗語口訣
那些經常被誤解的民間俗語,你用錯了幾句?
這些廣東話俗語  你識講唔識寫?

TAG:美食 | | 俗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