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化系列F之廿一:我相信努力到無能為力時,上天會打開一扇窗

產業化系列F之廿一:我相信努力到無能為力時,上天會打開一扇窗

來自專欄弄懂石墨烯 其實並不難9 人贊了文章

2018-07-01

總歸一句話,就是沒資源!以下在各個不同階段的做法,都是在這個前提下匍匐前進,換作是你,你能複製嗎?或許可以,但你得有耐心及機遇,否則誰也不知道能堅持多久!

創業路上都是孤獨的

創業的時候,很多事都沒有想到過,既沒有考慮過合伙人,也沒有思考過市場、運營這些細節該怎麼做,跌跌撞撞走到現在也算是上帝眷顧。我是在 2012 年底二度創業的,原先是在 LED 行業,看到整個產業在上游材料被國際大廠所鉗制,所以一頭栽進石墨烯的世界,最初就是要做導熱材料的。在 2016 年以前我都是單兵作戰的,因為手上沒有資金,把房子、車子都抵押給銀行了,害得家人都跟著吃苦。2016 年我找了大學同學來幫忙,磨合了一年多還是請他離開,或許是角色定位出了問題,他並不適合做開疆闢土的工作。不過,他離職後還是在複製這個他當初不認同的方式,我總是希望他能成功,畢竟這塊大餅足夠養活任何想進入這個產業的人!

經過這個事件,我發現業務都是假的,團隊才是真的。沒有好的運營,沒有融資,團隊也是假的,更何況投資方也會看你團隊成員的互補性才會來投你。不過,我現在沒錢、沒人,一時半刻也無法改變什麼,但我知道只要做成功,人才及資金就會找上我,我只要專註把眼前的工作一件件完成就行。我也不斷地告訴自己,當初並沒有人逼我走上創業這條路,而一切問題,都是管理者自身的問題。再說,企業就像一艘船,船長是不能棄船的,船沉了船長要跟著一起死,企業的道路遠大於人的壽命,我只能選擇繼續往前行。

創造被利用的價值

我在 2013 年底開始在國內推廣石墨烯產業化的,當初就是在談到提供 20 公斤石墨烯給某位教授時發現,石墨烯並不像水一樣可以通吃,必須客制化才能奏效!所以,我只能繼續往應用技術走,一方面尋找合作方,一方面到各地與政府對接,一路走來感慨良多!你能想像在 2014 年以來我從沒賣出任何石墨烯,全部資金都投入了項目對接上,卻願意花費幾百萬用於產學合作嗎?尤其,在只有材料成本的優勢下,是很難引起政府與企業的共鳴,推廣起來異常辛苦,直到共青城市在 2016 年投資了我,總算最苦的歲月過去了。不過,這也是我收穫最多的時光,我大量接觸了企業、課題組及政府,深刻了解整個石墨烯產業在各方的短板。另一方面我也在文章及演講上科普石墨烯相關知識,及公布石墨烯技術及項目對接上的細節與參數,這才讓世人更了解我想做的事。有時候付出與收穫是不成比例的,但也會讓人驚喜!曾經有朋友告訴我,他通過一年在觀察我,最後才決定找我合作的!

這段時間我也不斷地打假,原因在我不願意看到這個產業被抄作,變成一個不健康甚至早夭的產業。可笑的是,這些舉措讓蘇州某個科研團體排擠我,曾有個科技城的副總本來要召集大家一起來交流的,結果他事後反應說大家對我有意見而作罷。甚至國內某石墨烯產業聯盟的某位副秘書長根本不懂石墨烯,沒事跑去幫浪莎站台,結果被我打槍,事後還請人來關說要我不要去評判這件事。即使現在我已經很少打假了,但我認為當初這個作法是好事,一來大家比較不敢忽悠了,二來我到各地談合作時,大家都還知道有我這個人存在

如果大公司盯上了你,來找你談,是一件好事,說明你做的事情已經引起了他們的重視。但如果他們還沒來找你,說明你做的還不夠大,沒引起他們的重視。這點證明我當初的戰略是正確的,正是我這幾年在這方面不斷地分享與曝光,曾有幾家上市公司想找我併購。但我還是有情懷的,並不想自己的心血就這樣被收買走,所以現在還是苦哈哈地在努力實踐夢想!

我的工作就是不斷的闖關

正是市場基礎不成熟的情況下,創業才可能成功,若是等到市場已經成熟,你這時候再去做這事,基本上已經沒有機會了。很多不懂石墨烯水很深的外行人總認為我在製備成本有優勢,就可以無往不利,其實那是個誤區!石墨烯成本也好、品質好也對,那都是基本款要求,如果你不懂得駕馭它,它就是個廢物!2013 年我開始以「輕資產」模式取得研發成果,舉個例子來說,2015 年常州某石墨烯塗料公司把高分子基材寄到台灣,我找了最大的粉末塗料廠代工,通過合作課題組幫我測熱導率後再寄還給他,沒有十拿九穩我怎麼可能會寄出去呢?其中,設備及代工費用我沒花到錢,產學合作也是前次就已經支付的,這樣我就有了具體的「產學研用」的成果。

我就是這樣陸續握有很多石墨烯的技術,當我建構出更多石墨烯從材料、技術、產品到渠道的產業鏈後,我遇到一個抉擇:是找錢買材料實踐量產?還是打包整個產業鏈跟地方政府談產業升級?以口罩濾芯為例,我的確可以做到誠品,成本也有高性價比,但要我負責後面渠道的推廣,這條戰線太長了,回收期太慢,可能壓垮了我在其它應用技術的布局。所以,我只好找地方政府合作,我的打算是,通過存量及增量的誘因,讓地方政府引介大型企業來跟志陽對接,我們只需要專註把材料及技術做好,渠道交給合作方去傷腦筋!還有一件事更加深我做這種商業模式的決心,我在青島的石墨烯輪胎項目,通過當地合作的課題組合作開發,經使用方確定效果突出,但對方不願意投資設備,只想買我們處理好的石墨烯復材。

可以看出,每個開發項目並不是光把技術及產品開發出來就好,更要想到能「工業化」,但這點在國內很難獨力實踐,而大家都想拿現成的成果,這也讓很多好的石墨烯技術目前還在等待開花結果的時刻。這幾年我不斷調整作法來因應實際需要是很累的差事,所以我給創業者個建議:要迅速、有效的去試錯,去找到最有效的打法

企業要不停地補短板

擺在面前的就兩條路,要麼自己組織團隊開發,要麼外包。也是因為資金不足,我一開始就沒有找研發團隊進來,招了研發團隊也不知道要他們做什麼?反而是我自己成為項目負責人,再通過市場需求去找匹配的課題組或企業來完成產品開發!這裡要提到設備的故事,我在 2014 年就已經完成兩款石墨烯粉體製備工藝,但在 2015 年進行某石墨烯導熱材料項目時,發現台灣某研究機構的多層石墨烯復材比我的少層石墨烯復材表現得更好。最後,我選擇以技術轉移方式付費取得這套設備。但事實上卻發現除了散熱部分比較有用外,其它像功能性紡織、抗菌等功能,都沒有少層石墨烯的好用,只有成本便宜的優點。2017 年我用這款石墨烯交給青島的合作方做成石墨烯負載技術,在分散及界面技術上有突破,但對方有自己的製程工藝,投資成本也比我先前擁有的設備更便宜。所以說,現在我在石墨烯的成果都是不斷嘗試最佳化的過程,也不再固化一定是我的技術了。

最近半年我開始進入能源領域,更堅信少層石墨烯的優點更多,既然不再堅持使用自己的工藝,只要能呈現好性能,我就找到資金來投資設備及技術。但我不可能光花錢而不掌握核心技術,這樣好了,我們來成立合資公司,我出起始資金,你出技術,設備可以向你買。但既然是合資公司,你別想賺大錢,想賺錢大家去跟市場賺!我的打算是,落地需要項目支撐,項目需要專業團隊去運營,我負責對接渠道及找資金,這樣才能串連起整個完整的產業鏈。那合作方為何要接受?如果大家真正去了解下,很多課題組或企業把產品開發出來,後續還得做渠道推廣,也沒有資金購置設備,好的東西就缺推一把。站在我對市場需求及技術水平的掌握力,我只要打通任督二脈就可以促成好項目落地,對於可以創造多贏局面的事,我當然願意去推動。

走一條跟別人不一樣的道路

2018 年開始接觸了社會資本,我重新啟動了過去與各地政府交涉未果的項目,不過事過境遷,最近地方債務問題嚴重,土地集約使用的限制變多,這跟以前只要帶技術及資金的投資案來比,更多了不確定感。不過,地方政府還是面臨招商引資的壓力,如果持續在稅收及就業上再成長,大家總會找到一條多贏的道路!再加上國家目前大力支持科技創新,對於我而言更是絕佳的機會,畢竟,能像志陽從材料、技術、產品到產業鏈的廠商在國內基本上是沒有的。讓志陽成功,就是讓中國成為材料強國的目標加速實踐!

如果你也是懷抱著「實業興國」的理念,歡迎各位一起來打造這個新業態!接下來,就看誰能跑得快,然後把業務結果變成資本在你還沒成果以前千萬不要找投資人,我們先來切磋該怎麼打磨你的項目。因為你要記住,投資人都是錦上添花的,沒有雪中送炭的。你一定要等到公司做到了一個點,自己也要知道到了這個點,再去找投資人。尤其是,從天使到 A 輪,最重要的是驗證自己的「商業模式」,在這之前,投資人是不會投你的。但等到你的市場做起來後,你就要敢問他們:我要找最好的投資人,你有什麼能幫助我的?

不過,就像一般投資人會看你說的故事是否動人,再來決定是否投資你。我對於合作方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堅持」和「拼搏」,事情做不做得成,端看有沒有用心,如果你願意跳出舒適圈,願意傾家蕩產也想把事情做好,再次恭喜你,我需要你的加入。

推薦閱讀:

盜墓產業鏈
無人駕駛產業鏈梳理
貿易戰逼人太甚!沒想到,這個產業竟完勝美日,給中國人掙足了臉面!這份財報里,濃縮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

TAG:石墨烯 | 產業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