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玩家日常】公路車打8個壓?別扯了,我汽車才打兩個 公路車入門基礎

【公路車玩家日常】公路車打8個壓?別扯了,我汽車才打兩個 公路車入門基礎

來自專欄失傳技術研究所小講堂10 人贊了文章

淘寶買補胎氣瓶一個能打到110psi我看了下氣壓表嚇尿了我車才打到2.5~3個氣壓!公路車胎壓能打到7.5

胎壓就是得120,低了容易蛇咬

爆胎的一種形式,常因為低壓高速過坑引起,爆胎處兩個小孔,看起來像蛇的咬痕

過坑時,輪胎受擠壓,氣壓足夠時有空氣支撐緩衝。。氣壓不足時內胎壁貼在一起了,車圈與地面一起擠壓摩擦內胎,就會出現2個相似的口子,弄不好還會傷輪圈。

管胎都能打到140~160

打100-120左右足夠,如果計時賽可以到140

公路車打2,3能騎才怪,基本是山地車的胎壓了,公路這麼細的胎,坐上去就癟了

本來公路胎壓就高,轎車一個輪子才40psi左右

體重越高,胎壓越大。比如130體重,胎壓120比較合適。體重160,胎壓就需要125這樣了。實際使用差距也不算太大。pro 運用比較多。正常騎行110到120是比較合適的。和胎寬也有一定關係

和胎寬、體重有關。25c,60kg,建議90 psi。我是打到100,然後漏到80再補。

打多了顛,然後就累,然後就慢。

挺早的一篇文章了,但是還是很實用。想入門公路的車友,看完後保證你的學到更多東西。

公路車是一件運動器材,公路車運動是一種愛好,公路車愛好是一項負擔。你將享受橫膈膜的灼燒感,而不是旁人艷羨眼光。

首先,你需要一輛公路車嗎?

公路車可以通勤,卻不擅長通勤;公路車可以郊遊,但不適合郊遊;公路車無後勤長途是噩夢、公路車不能隨便停放、公路車騎行有太多技巧、公路車調校依賴於豐富經驗……

  2、公路車是一件運動器材,公路車運動是一種愛好,公路車愛好是一項負擔。你將享受橫膈膜的灼燒感,而不是旁人艷羨眼光。

  3、這不是一篇慫恿你投入公路車圈子的文章,如果你

  有意志力

  且

  有經濟基礎

  且

  有空鍛煉身體

  且

  對公路車有興趣

  4、那就考慮買一輛公路車吧

  二、選購之前要注意什麼?

1、我要買的是公路車,那什麼樣的才叫公路車?

①合理的幾何設計

公路由於騎姿低伏,對車輛本身的幾何設定要求極高,不正確的車身幾何和尺寸非常容易造成人身傷害,而很多時候這種傷害會被認為是運動後的疲勞癥狀,等你發現,悔之已晚。

②700c輪徑,30c以下的胎徑

700c輪徑是一個沿襲標準,而30c以下的胎徑能保證在鋪裝路面上足夠低的滾阻。

③彎把

彎把設計的目的是保證騎手能採用低風阻姿態,並允許騎手進行多種姿勢的相互轉換。

④剎變一體手柄(手變)

手變是公路車發展的里程碑,令騎手在變速時的動作幅度減小,手指不必離開彎把,避免操作失誤導致事故。手變從2003年之後已成為現代公路車的基本配置。

⑤自鎖式腳踏

沒有自鎖的固定,很多技術動作是無法完成的——比如搖車和低姿勢下坡。而狗嘴的固定和脫離都太過費時,在公路比賽的開放環境中容易造成危險。因此是公路車運動的必須裝備。

我該買多大的車?

國內目前的運動自行車Fitting業務還剛剛起步,即使是較為專業的車行,普遍也是要靠經驗和試騎來確定顧客適合的尺寸。而絕大部分的自行車店店員也都沒有什麼尺寸的概念,在他們看來,只要能把車賣出去就可以了。在這樣的環境下,那隻能一切靠自己了。

①對於正常人來說,最簡單的身高和車架的對應關係基本是一定的,而肢體比例方面的微調,是依靠座管和把立來進行。

②衡量車架大小的基本屬性,是等效水平上管(Center to Center)長度和座高(Center to Top)長度,這兩者之中,水平上管是最直接和重要的數據。由於壓縮架的推廣,目前許多廠家並不直接以水平上管長度標明車架尺寸,而是使用標號或立管長來標示。則在考慮車架的時候,必須查詢其官網幾何信息來獲得各個尺寸的水平上管數據。

最簡單的辦法是找到有條件的地方做一次Fitting,但Fitting是會隨著技巧和身體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如果沒有Fitting的條件,你需要具體考慮自己的身高在區間內偏向哪一端,譬如你的身高為181cm,買58cm等效的架子明顯就容易出問題,但如果是185cm,買55.5cm的車架未必不可以。

另外,這些參考數據這隻在第一台車需要特別注意,當你不斷修改車輛設定,你就知道你需要怎樣的座艙幾何:偏大或者偏小的車架、後飄還是直頭的座管、多大的把立傾角、彎把的Drop和Reach……這些經驗是只針對個人的。

以下列出一些知名車手的身高,車架與車架等效水平上管尺寸,僅供瞻仰:

  Alexander Vinokourov:177cm,Tarmac SL4,537mm

  Lance Armstrong:178cm,Madone 6,544mm

  David Zabriskie:183cm,R5 VWD,548mm

  Denis Menchov:178cm,Aeroad CF,560mm

  Fabian Cancellara:186cm,Madone 6,560mm

我該去哪裡買?

在買車之前,不要先對著電腦YY,而是應該先知道本地有沒有車店,有幾家車店,技術水平如何。目前而言,各地區的車子進價都不同,當地的市場競爭情況和車店的運營策略也有差異。因此各地車店的價格、折扣情況和贈品並不一致。同一個型號的車,價格可能會相差5%甚至更多。

譬如蘇州的購車折扣就較少,而杭州的折扣會較多。這是正常的,侃價的空間要靠自己爭取。

公路車的調校並不容易,很多時候你必須仰仗車行的幫助,找一家有技術實力的本地車店,並且搞好關係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否則只能對著網頁自己買工具來折騰的話,會需要很多額外的成本。有很多疑難的技術問題並不能依賴隔空抓藥,就算你知道了故障原因,不還是要去車店解決么?和本地的車店熟一點,沒有壞處。

如果本地只有菜車店,或者只有一家捷安特而且店員鼻孔朝天的話,那最後一條路就是異地購買了,這是個有風險的事情,意味著你難以獲得技術支持,售後服務也會非常麻煩。那麼,只能多看,多想,買齊工具自己動手了,這很酷,不是嗎?

二、買啥自行車?

  1、來,屌個痛快!

  如果你的目標在於「上班上學壓馬路裝逼」,那並不是太花錢的事,而如果目標是「公路車運動」,只有熱情而沒有經濟基礎是很難持續下去的。沒有錢真的是什麼都沒有,沒有好車,沒有好裝備,甚至到最後沒有健康的身體。因此,預算是第一位的。

  只是想買一輛「公路賽」博取路人的羨慕眼光的話(雖然這往往是自我感覺過於良好而已),淘寶上有大把1000元左右,甚至更低價位的選擇,比如:

  好一輛屌車有沒有?好,讓我們來實際看一下它到底有多屌。

  超高級有沒有?顏色分類好多種有沒有,跑車前叉有沒有,日本SHIMANO專業級什麼TXTZTY什麼3T XYZ十二速有沒有,還有前開式保護桿聽上去很像保險杠有沒有,鉗形閘如此專業名詞一看就很安心有沒有,鋁合金大刀圈相比鋼圈碉堡了有沒有,還是順風OOOOXXXX高端花轂有沒有,165cm-180cm全適應有沒有……

  等等,讓我們把注意力放到最後一行的最後一列:最佳騎行身高:165cm-180cm。

  GIANT推出壓縮車架的初衷,是讓一支車架能夠適應儘可能廣的身高範圍——什麼剛性什麼操控性全都是後來貼上去的標籤,即使如此,他們也提供了XS、S、M、M/L、L來覆蓋20cm的身高範圍。這台洛克菲勒屌車何德何能全尺寸制霸?

  來看看這台車到底有多大。

  700c輪圈直徑為約660mm,屏幕像素240,也即每像素點2.75mm。

  那麼等效水平上管大約是221x2.75=607.75mm,61cm不到一點。

  立管長度是205*2.75=563.75mm,約56cm

  如果還有誰看不懂這車到底有多屌的,這輩子基本就告別自行車了。想憑著「青春的熱情」買這種車的儘管買,腰肌勞損卵斷雞折膝蓋鎖死靜脈曲張肩關節炎等著你。菜車?呵呵,不要侮辱菜車之名,買這東西我不如去買個永久C壓馬路,那個還夠有STYLE。

  至於GIANT 風標2500、MERIDA R902、以及TRIACE S110之類的東西,有2-3個車架尺寸選擇,S110甚至配置了雙軸夾器。但它們都沒有手變,變速操作是非常危險的事情。這類車比屌車好那麼一點點,但仍然只是高級休閑偽公路,不能算作正常的現代公路車。

  2、入門公路車需要多少錢?

  這裡的入門公路車,只是就價位而言。如果你是入門者,即使你買一台R5ca回來,它還是入門車,因為它的幾何調校,必然並不符合你的身體要求和操控習慣,在極需要技巧的公路車範疇,人總是比車更重要的。

  滿足要求的最低階車款需要多少錢?答案是2000-2300元,在這個價位,你才可能買到一台最基本意義上的現代公路車:尺寸合適,配備手變,能夠滿足通常運動和中低強度拉練的需求。GIANT 風標2700的價格最低,GIANT OCR3300、TRIACE S130、MERIDA R903……都算這個價位可以接受的產品。

  3、我該買哪一台?

  從¥3000到¥8000,R904、RX300、S310、OCR3500、Gallop 1.0一直到X-Fit、S510、TCR6500、R905、TREK 1.5、TCR6700……不必理會這些複雜的型號和更加複雜的配置表,我的車架好你的輪組好他的牙盤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一台車有一個方面配置看起來特別牛逼的話,另外的方面一定會有你看不到的削減,反之同理,一切都是守恆的。

  經常出現的爭執大體都是在GIANT和MERIDA的相近價位型號之間,如R903和OCR3300,飛度和TCR6500,R905和TCR6700,像XDS、TRIACE、UCC往往被「直覺」認為品牌不值得信任,而TREK和Specialized的低端產品「直覺」則是毫無性價比只賣牌子,因為同價位產品「配置低」。

  看似言之有理,其實強詞奪理。對於一個沒有經驗的入門者來說,配置表除了尺寸相關信息之外,沒有任何意義,相近價位的產品,如果配置表好看,那麼必然有地方縮水。單看配置表就敢侃侃而談者,也是各類論壇網站的常客,一台車有太多的東西在配置表看不到的地方,細節、調性、以及那些無法直接定義的配件。最簡單的例子:

  某台灣Ultegra套件整車的前輪,「著名品牌廠編輪組」

  TREK某Ultegra套件整車的Bontrager前輪,這台車在相近的紙面配置下比上一台車貴出一大截

  看得懂嗎?更外推的花轂法蘭盤代表輻條角度更小,從而能有更高的耐用度,也比較容易拉到高張力,但對材料和前叉設計就有相應的要求。TREK從最入門車款的無標花轂+鋁框輪一直到頂級的Bontrager XXX都遵循這個設計思路,而這在低端配置表上僅僅是「鋁合金花鼓;Bontrager 檢驗認可的鋁合金車圈」而已。至於組配質量,細節處理,更加無法量化。因此,不必在意紙面上的配置

  。

  至於車架剛性?輪組軟硬?變速手感?你真的對這些東西有概念,還是僅僅道聽途說?告別「他們說」「有人說」「聽說」「都說」「據說」吧,都一丘之貉,還能分誰的尾巴長?

  再次提醒,如果你不是炫車給別人看,而是要真的來入這個門,就不要太糾結某一個車「值不值」「性價比高不高」「配置好不好」,而是要選一家值得相信的店,選一台看得順眼的車。在選購時車店技術實力和個人對外觀/品牌的喜好都應該有比配置更高的權重。同一價位上產品的所謂「性能」,對於入門而言沒有任何不同,反倒是車店的技術能力和個人的喜好,會深刻影響你對公路車、公路車運動的態度和熱情。

三、加入公路車運動需要多少錢?

  經常看到有人嚷嚷著我喜歡公路車,我喜歡速度的快感,我喜歡以下省略之類說唱藝術來抒發青春期的無聊中二癥狀。然而現實恐怕和美好的妄想背道而馳。公路車運動從來不是一種很有激情很爽很酷的玩意兒,而是肌肉在痙攣,關節在嚎叫,心臟在抽搐,肺泡在燃燒,鼻涕眼淚口涎汗水在臉上肆意飛舞的美麗畫面。美妙的痛苦將是常態,而你將付出大筆的金錢去享受這種美妙。Yooooooooooooooo!

  公路車本身的預算只是公路車運動預算中小小的一筆,買一台入門公路車只需要2500元左右,但要配齊一套真正能夠算作公路車運動的裝備……請準備四千元以上。

  基本裝備:

  公路車

  ¥2000+

  不多說。

  基本人身裝備:

  頭盔

  ¥200+

  在看到過很多次頭盔沒事頭破血流的情形之後,奉勸大家不要對一百塊錢的頭盔在裝飾以外的功能抱太大希望。

  手套

  ¥60+

  別買山寨Castelli、FOX之流。尾單?它們和正品除了LOGO之外沒有任何共同點。最好買大拇指附近帶擦汗功能的產品。

  眼鏡

  ¥100+

  防風防蟲防日晒,非常必要,而且貴的有貴的道理,有些便宜的產品也不算太糟糕。吧里已經有很多騎行鏡的帖子,不贅述。

  騎行服

  ¥300+

  下半身和下半生的幸福。買寨貨的壞處不再多說,你覺得值就值,不要洋洋自得大肆宣揚再去害別人即可。

  自鎖系統

  ¥500+

  沒自鎖叫騎車,有自鎖叫騎公路。別用山地鎖,所有看似站得住腳的理由都是借口而已。

  R087+R540是已經說過很多次的基本配置,5700和R540並沒有很多區別,碳底鎖鞋和更高端的腳踏有錢就上,但新手入門一定要慎買SpeedPlay。

  碼錶系統

  ¥100+

  最便宜的合格碼錶能告訴你最基本的騎行數據。買上踏頻/心跳/功率/GPS當然更好,只是一套碼錶半台車未必捨得,最廉價的速度+心率+踏頻組合大概要500元(sigma 1609+PC15)。而帶GPS的套裝產品就要1200元。

  基本應急配備:

  撬胎棒

  內胎

  便攜氣筒(120psi)

  總計¥150+

  你可以不會自己修車調車,但起碼要學會換胎。普通補胎片和補胎膠無法承受公路車胎額定的高壓,補過的公路內胎是定時炸彈,最正確的方案是爆胎就換胎。而便攜氣筒以應急性為主,氣壓表是徒增重量的配備。

  進階裝備:

  組合工具

  ¥50+

  從會換胎到會調車的過程中必備的東西。

  立式氣筒

  ¥100+

  買個能打120psi帶氣壓計的氣筒就夠了,更貴的沒啥好處。

  騎行台

  ¥500+

  惡劣天氣訓練用,當然,前提是你得有心思訓練,騎行台練習是非常無聊的事。

  運動專項意外險

  ¥500+

  有備無患,技巧不夠熟練的入門者和高速練習居多的業餘選手均可以考慮。

  具體應該如何選購,精品里很多很多,在此不贅述。其實總結起來,只是:買你買得起最貴的產品,然後用你最大的能力去摧殘它們。自行車運動屬於極限運動,公路車運動很有危險性,請做好受傷和財產損失的心理準備。當然,前面這句話不適合休閑騎游團。如果你需要一件交通工具:能夠在每天避開車流的壅塞到達目的地,能夠在周末來一次郊遊踏青而不須擔心交通的擁堵,能夠方便地存放、方便地使用、方便地維護。那麼你應該考慮的不是一輛公路車,而是一輛平把、細胎、硬叉、不一定要帶變速系統、最好有內置鎖具的城市車。比如:鳳凰28寸加重郵政專用自行車。

  這就是最基本的東西。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公路車入門並不需要多高的預算。

上網上多了,覺得各個車友都騎個S-WORKS、Madone、ADV SL,其實不然,現實生活中騎著幾千元的公路車的車友大有人在

可能有準備入坑的車友看到網上各種言論,比如:公路入門2萬起,沒有碳架碳刀玩公路有什麼意思,套件至少也要UT起步這些浮誇的言論被嚇退了。

公路車作為一項運動和燒錢的愛好,本質上仍然是「一分錢一分貨,兩毛錢兩分貨,三塊錢三分貨」。越頂級的產品當然越貴,邊際效應越更明顯,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

許多準備入坑的車友存在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預算應該分配在哪裡,而不是這個預算本身絕對值高還是低。

公路車和公路車運動是兩個概念。一輛能叫公路車的自行車,兩三千元左右就有了,你可以開始體驗到速度的快感和比普通自行車更輕快騎行感受。但要參與「公路車運動」中,在幾千元的車之外你還需要人身裝備和一組合適的車輛設定。這些東西的價格,不會比你的車便宜多少。

捷安特OCR或許是許多車友入坑的第一台車

為什麼單獨要說車輛設定?因為車架幾何必須要適合自己,並做出適當的合理設定,保證運動的效果,並且避免運動損傷,所以許多老司機會不厭其煩的推薦新手們最好做fitting。不過做一個合格fitting,開銷都在幾百一千多元左右,有些車店買車也會給你調整,並給你指導建議,這是極好的,初期入坑找一個靠譜的車店很重要,fitting可以後續升級器材再做,或者感覺不適,怎麼也調不好的時候,就去做一個。

千萬別覺得一個1000多元的fitting貴,很多車友因為不正確的設定,導致的膝蓋不適,腰酸背疼,然後到處找解決辦法,這是對自己的嚴重不負責任,最後迫不得已去醫院一頓檢查,檢查結果令人嘆息,各項費用開支算下來遠遠超過一個fitting價格甚至堪比一輛S-WORKS公路車,而且導致半月板這種不可逆的損傷,今後別說運動,日常生活都會受到影響。小編說的不是個例,而是許多車友都會犯的錯誤,公路車運動是一個高頻率的膝蓋運動,以及一個全身運動,只有正確的設定和姿勢,才能得到最高運動效率和最低的膝蓋損傷,不正確的姿勢和設定對身體損害極大。

公路車是一個系統,要通盤考慮,不管預算多少,合理的東西我們都需要考慮,土豪有土豪的玩法,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樂趣,關鍵是要理性消費,善於思考,合理分配預算,堅持長期科學訓練。

小編說這些,其實本質上是想告訴大家,不管是公路車還是山地車,更或者是HIFI、單反本質上都一樣。如果你買公路車的目的只是鍛煉身體,日常郊遊或者上下班通勤,3-5K的公路車加上一頂安全合格的騎行頭盔還有手套就足夠了,甚至鎖鞋和騎行服你都可以不用著急買。因為這種情況下購買超過自己消費能力的昂貴的器材反而是一種浪費和負擔,因為越高端的產品對於日常使用來說性能難以發揮。

我們拿Cycling Weekly雜誌編輯曾經的一個測試做例子,這位編輯分別用一輛入門公路車B`Twin Trinban(299英鎊)和Canyon Speed Max(9000英鎊)進行對比,為了確保測試公平,兩輛車在測試時都會使用Garmin的功率計牙盤和Edge1000碼錶,以保證兩輛車在騎行時輸出功率是相近的。

最終結果是在16公里的測試路段,Canyon Speed Max比B`Twin Trinban快了3分39秒,平均時速快了6.5km/h,這是一個平均功率接近300W的情況下刷出的成績。但是普通車友沒有他們那麼高的輸出,而為了提高6.5km/h的速度,需要多花費30倍的預算,值不值得,大家心裡已經有答案了。

對於公路車而言(山地車也一樣),頂級車架、輪組和器材是為那些能夠系統訓練並經常參加比賽騎出成績的人準備的,不過如果你是土豪,也可以直接上頂級,畢竟有錢買高端貨自己開心就好,但是事實就是過度的性能冗餘真的不能讓自己在實質上立刻獲得突飛猛進的提升,更多的還是內心的滿足感和虛榮心。

壕破天際的LW、454NSW輪組,土豪和Pro們的好選擇

對於預算不多但能堅持騎車訓練的車友,入門時購買一輛自己能力範圍的公路車,然後加以訓練,來提升自身的功率輸出,等真的到了瓶頸再換車也不遲。

薩甘的Specialized功率計曲柄的Dura-Ace R9100牙盤

如果你已經入坑了一段時間,而且覺得自己的提升越來越小,我們很推薦你購買功率計,功率計雖然價格昂貴(也有便宜的),而且看起來不太起眼,但它的重要性恐怕每個懂車的人都能理解。這是一個能讓你看到自己真實水平的東西。功率計雖然不能給車子帶來任何實質性的提升,但科學使用功率計,能讓你知道怎麼更加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推薦閱讀:

2018環法S6 布雷斯特-布列塔尼
購車與Fitting(飛艇)孰先孰後?
「設計師」,你確定這個叫FUCI的自行車不是在FUCK UCI的規則?
看完它,也許你就懂得什麼是真正的公路車騎行了!
公路車鎖踏用什麼好?Look、Shimano 還是...?

TAG:公路車 | 自行車 | 自行車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