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理性批判》學習筆記(一)
5 人贊了文章
康德認為,我們的知識來源有兩個:感性、知性。感性只能提供感性直觀的質料,這種感性直觀的質料本身只具有空間和時間這兩種感性直觀的形式而並無其他形式了。感性直觀的質料本身不是知識(經驗),其只能構成知識的材料,而只有通過理性的各種先驗範疇把感性質料按照範疇的規定綜合起來,形成判斷,才構成了知識。範疇不是由經驗派生出來的,而是由知性提供的。
康德列舉了十二種知性的先驗範疇:
量的範疇:1.單一性,2.復多性,3.全體性
質的範疇:4.實在性,5.否定性,6.限定性
關係的範疇:7.依存性與自存性,8.因果性與隸屬性,9.共聯性樣式的範疇:10.可能性與不可能性,11.存在與不存在,12.必然性與偶然性
關於康德的範疇分類,在別處找到了一些批判:
https://www.douban.com/note/157589615/"實體"可以表達一切實在存在的事物,於是我們有了一個抽象萬物的通用術語,然後"實體"必定具有「性質」,"數量"也是"性質"的一部分,所以"數量"也是一種"性質",這些是靜態描述,然後考察"實體"的變化,「實體」自身的變化是其自身執行"動作",從而引起"姿勢"的變化。同時"實體"也可以被動的"承受",這也會引起自身的"動作"。無論是自身執行"動作"還是被動的"承受"必定涉及其它的"實體",從而引出了"關係"範疇,"關係"就是描述幾個"實體"所構成的整體的一個"性質".接下來我們就會看到,因為和其它"實體"的"關係"的緣故,"實體"會發生變化,是變化就必須要有變化所在的"場所"和"時間"段,對於"實體"的變化的描述,我們就進入到最後一個範疇,那就是「狀態",「狀態」,就是一個"實體"的所有"性質"在某個"時間"點上的一個切片,或者說,一個快照。很簡單,考慮縱軸表示各種"性質」,橫軸表示"時間",在每個時間點上,所有的"性質"都有一個值,這些值的全體構成了"實體"的一個"狀態"。
亞里士多德的其它5個後範疇,如"對立"只是"關係"的一種,「先於」,「同時」則隸屬於"時間"範疇,而"運動",則只是"實體"變化的同義語而已,因為"實體"的變化必須位於"場所","時間",自身「狀態」也會變化,從而"運動"不是一個最簡單的範疇,是一個綜合範疇。至於最後一個"所有"範疇,則是隸屬於"實體"和"性質"範疇構成的整體,是因為是"實體""有""性質","所有"是描述整體的性質,因而隸屬於"關係"範疇。
由此可見,亞里士多德提供的,是一個關於世界變化的較為精確的描述,而這些範疇,是對變化與存在過程的各個方面的對應的普遍描述。並且這種範疇涉及了數量,時間,空間,性質,可以說,這是科學的燈塔,這裡沒有神任何事情,而任何一個學者,只要基於這套範疇去研究所感興趣的事物的各個方面,就可以形成充分的知識。
康德的十二個範疇,雖然號稱是從邏輯的判斷形式里抽象出來的,但是牽強的地方較多,主要在於每組三個,一共12個,人類思想極少出現那種嚴格規律的表格形式,所以假設出現了,那麼一定十分可疑。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具體分析康德的每個範疇的意義。對於量來說,實際上所有的量都是單一性,因為無論我們認識3個還是1個,實際上都只能面對一個概念,3和1都各自代表了一個單一的完整概念,因而量的範疇其實只有一個,就是一個具體的特指,而具體的邏輯判斷可以分為 a,some,any,none,all等多種形式,因而量的這種範疇劃分實在多餘。
鑒於康德的範疇表實在太糟糕,我直接說其中可用的部分,可用的部分主要是康德歸納的關係範疇,而這三個範疇里,協同範疇則十分可疑,實體和因果,而實體和因果範疇和亞里士多德的範疇表有重疊之處,因果範疇能否作為基本範疇也是可疑的,因為因果範疇可以利用亞里士多德的時間,場所,性質,狀態來引發,這主要是因為,假設事物的狀態未改變,我們不會從這個事物上引起因果的聯想和直觀,這就導致假設我們用因果性來整理直觀,顯然並不那麼直接,因果性看起來只能依附於狀態和時間範疇,取決於何種觀察。
當今的哲學並非說完全否定康德,而是對康德的組成成分,有的進行了淘汰重組,有的進行了發揮,可以說,康德哲學已經被升級了好幾遍。康德哲學較好的部分是倫理學,但作為認識的工具,則基本沒有用,有用的哲學工具是,最早的亞里斯多德的科學哲學,邏輯學下定義方法,笛卡爾的理性方法論,語言哲學的分析方法,此外還有功能主義,結構主義兩個可以補充亞里斯多德的科學哲學的流派,計算主義等,這些哲學是實實在在的有用的思維方法論,特別是數理邏輯的發展,催生了大批現代的思維工具,老的哲學面臨著被重新在大框架下被表述的命運。如語言的分析表明,並不是範疇整理了表象世界,而是語言只能如此確定某些特徵,語義是終極的確定性。而語義是有限的。
康德認為,根據舊的認識論,真理就是我們的主觀認識符合客觀事物。而康德提出,真理不是主觀符合客觀,而是我們的知識和判斷必須符合我們的認識條件,即兩種感性直觀形式及知性的先驗範疇及其運用規則。這個轉變是康德哥白尼革命的一個基本思路。康德隨後提出了這麼一個疑問:純粹知性概念在與經驗性的甚至是一般感性的直觀相比較中是不同質的,它們在任何直觀中都不可能找到,那麼把直觀歸設到概念之下,因而把範疇應用於現象之上是如何可能的?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康德求助於想像力。康德指出,想像力是介於感性和知性之間的一種認識能力,其能夠溝通感性和知性。因為其同時具有感性和知性的某些特徵。康德進一步指出,想像力是如何溝通感性和知性的:通過想像力產生的圖式。康德說:圖式就是產生圖像的規則或者程序。想像力把範疇圖式化,使得其可以運用於現象之上。需要強調的是:圖式本身不是圖像,而是表象一個圖像的一般程序(產生圖像的規則)。康德在此寫道:想像力為一個概念取得它的形象的某種普遍處理方式的表象,我把它叫做這個概念的圖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