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痛、半月板損傷術後應該如何治療和康復?
4 人贊了文章
52歲的邱女士右膝關節反覆痛20年余,下蹲及久行久立時疼痛不適明顯,彈響交鎖,曾2017年08月在某三甲醫院行「右膝盤狀軟骨成形術」,術後癥狀改善不明顯,2017-12-28前來就診,訴右膝外側疼痛以及腫脹為主,步行跛行,難以站直。
這是患者膝關節首診的照片,大家應該能看到膝關節輕微腫脹並有疤痕。
體格檢查:右膝關節輕度腫脹,膚色正常,肌肉萎縮,肌力IV級,伸膝稍受限,膝關節外側間隙疼痛,髕骨摩擦音、髕周觸痛,(+),浮髕試驗改良(+),髕股加壓試驗(+),研磨試驗(+),過伸、前後抽屜試驗(—)。屈膝和下蹲活動度正常
輔助檢查MRI:
2017.7.26外院膝關節II:1.右膝關節外側盤狀半月板並損傷(II-III級);內側半月板后角損傷(I級) 2.右膝交叉韌帶、髕韌帶損傷(I級) 3.右側髕上囊及關節腔少量積液。
第一次治療後反饋:右膝腫脹緩解
第二次治療後反饋: 步行疼痛稍緩解
第六次治療後反饋: 右膝正常活動
第七次治療後反饋: 右膝上樓梯無疼痛,彈響緩解,下樓梯輕微疼痛
第九次治療後反饋: 右膝可站立半小時(以前站立10分鐘就會酸痛明顯)
第十次治療後反饋: 右膝上樓梯彈響緩解,下樓梯輕微疼痛
第十三次治療後反饋: 右膝上樓梯彈響明顯減小,偶有膝外側疼痛
第十四次治療後反饋: 上下樓梯髕下疼痛改善
第十五次治療後反饋: 右膝上下樓梯疼痛明顯緩解,久站出現膝部僵硬感
第二十次治療後反饋:上下樓梯、久走久站無明顯不適。
邱女士術後4個月,膝關節仍然腫脹,況且術後腫脹和疼痛反而明顯,後來堅持每天兩次無熱量超短波大半個月,才得以消腫。這不能說手術失敗,但術後康復確實沒有跟上,只是叮囑患者回去多鍛煉,但是做什麼鍛煉,應該如何做,每一個鍛煉的目的是什麼,應該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醫健結合顯得非常重要。很多人都覺得康復科不是重要的學科,如果術後沒有科學康復,50%的手術等於失敗;那麼有科學康復,50%的患者可以免去手術。
接下來應該如何科學康復呢?
本患者右膝關節輕度腫脹,肌肉萎縮,肌力IV級,伸膝稍受限,膝關節外側間隙疼痛,髕骨摩擦音、髕周觸痛,米字試驗(+),浮髕試驗改良(+),髕股加壓試驗(+),研磨試驗(+)。這些體查提示半月板仍然有問題、關節之間摩擦比較大。
1、首先針對腫脹處理,先消炎消腫。
所以松解半膜肌,激活內收肌。處理的好消腫還是比較明顯
2、步行困難,伸膝受限,經檢查腘繩肌、和腘肌是緊張的,進一步松解和激活。
3、髕骨摩擦音、絞索,提示膝關節張力是不平衡的,並且有肌肉萎縮,檢查發現股內側肌肌腹鬆弛、肌力明顯下降。松解、激活股內側肌。
所以半月板損傷只是一個結果,那麼什麼原因導致的損傷?手術改變的是結構問題,並沒有改變功能問題。
既然半月板損傷了,影響它最直接的肌肉是半膜肌和腘肌,處理的好,不繼續擠壓半月板也可以沒有癥狀。
還有半月板外部的損傷是可以修復的。外部損傷後制動3個月,科學治療,可以基本沒有癥狀。手上處理的2-3級損傷還是不少的,預後都特別好,免去手術路上。當然,如果損傷比較嚴重,又比較年輕,運動比較多的,經濟條件不錯,還是建議手術,不過切記重視術後的康復,平衡肌肉張力和加強肌肉力量。
接下來講應該如何功能鍛煉呢?
用的最多的是以下3個動作,簡單有效,並且特別適合久坐的大家
傳統中醫經典書籍《黃帝內經》說: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就是說好的醫生治病,是能夠在病情還沒有發展到某種狀況時,他就已經能掌握病情,配合早期治療,或剛要發生於萌芽之時就殲滅於無形,預防病情的發作。如果等疾病已經形成才去治療,就像渴了才去打井,戰爭起來後才想到去打造兵器,不是太晚了嗎?這就是「上工治未病」的概念。所以,康復科不應該是重要的學科?
古籍《史記.扁鵲倉公傳》記載(大醫家扁鵲與齊桓侯)很著名的例子,相信大家都了解,但是中國人就是奇怪,喜歡病入膏肓才去看病。其實有癥狀就證明是有問題肌就應該去處理,而不是非到走不動了才就醫。每天堅持這3個動作,從此遠離膝痛,保健、預防和治療就這麼簡單!
最後希望這個案例可以引發同行的思考,導致結構改變的是什麼?應該如何干預才可以更好地提高療效,免去患者疼痛折磨。同時讓膝痛的朋友們了解,半月板損傷不可怕,治療並不複雜。
有誰能看出邱美女的年齡,比我都年輕多了。天生麗質,人又特別好,當然得遠離疼痛。
推薦閱讀:
※前交叉(ACL)術后角度訓練方法詳解系列3——仰卧垂腿(100—130度)
※跑步膝
※前交叉韌帶損傷後如何緩解疼痛? 需不需要做手術
※你的膝蓋下方是養了一顆「多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