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嬰兒更愛哭!
6 人贊了文章
在所有的嬰兒里,大概有20%是這種類型。他們對一切新事物都會感到不安,焦慮。寶寶所謂的「高反應」(high-reactive)型。
用卡根的話說,這型寶寶「生來焦慮」。寶寶在回答問題時,摸摸臉、抓抓耳朵、撫撫頭髮、搖搖膝蓋——這些都是內心不安的外在表現。這些寶寶有兩個腦區似乎天生容易被「喚醒」,一個是用於「預警危險」的杏仁核,另一個是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HPA) ,那是控制壓力激素皮質醇合成的神經軸。另外,他們的右腦的腦電活躍度往往高過左腦。
另外還有大概40%嬰兒屬於「低反應」(low-reactive)型,那是很好照管的一類寶寶,對各種新奇刺激都能安之若素甚至興趣盎然。
剩下的嬰兒,則介於高反應和低反應之間。
1嬰兒的確有與生俱來的獨特稟性;
2. 這些稟性會影響他們未來的性格。
養育和環境也很重要,大多數嬰兒長大後,氣質會變得不那麼極端,仍展現原本稟性的只佔大概20~30%。
在卡根的實驗室里,那些4個月時會被新玩具嚇哭的「高反應」型寶寶,兩歲時依然會害怕新玩具機器人與穿著奇裝異服的陌生人。四歲時,面對一個陌生成人的訪談,他們不會被逗笑,不會主動提問,甚至基本不說話。當遇見兩個陌生小夥伴時,「低反應」型寶寶很快就能跟新朋友打成一片,而「高反應」型寶寶則會一退再退,最後縮在角落裡,看著其他人遊戲。
「高反應」型寶寶更容易焦慮,更容易被困在「萬一事態惡化」的想像里。小時候,他們害羞、內向、不喜歡「來表演個節目」。他們怕黑、怕狗、怕打雷。他們會在考試前嘔吐,在集體春遊前輾轉難眠。長大後,他們里有些人慢慢學會了更準確地評估風險,更有效地安撫自己,然而在遇到新刺激時,他們就是比其他人心跳更快,血壓更高,呼吸更淺,瞳孔更擴張,指尖更冰冷,壓力激素水平更高……
這是他們無法控制的生理反應。
但高反應也有好處。
焦慮會驅使人去做更充足的準備。在學會不被焦慮壓垮後,靠著一項項解決那些「會引發焦慮的潛在問題」,焦慮者能做完更多事情,取得更高成就。如果你有個高反應寶寶,儘管嬰兒期不好照顧,但ta在青春期可能會更少叛逆——因為離經叛道會引發焦慮。他們的成績也往往更好。
被溫和鼓勵、耐心養育的高反應寶寶,可以長成更細心、更有耐性的大人。他們沉穩,不張揚,喜歡獨處,習於反躬內省,他們會被內在的不安驅使著成為作家、藝術家、科學家或程序員。卡根說,他認為那些敢於上天的宇航員們在嬰兒期八成是低反應寶寶,但那些呆在控制室里一項項確認、最後按下發射鍵把宇航員送上天的科學家們,很可能曾經是高反應寶寶。
寶寶在成長期間及時的引導,可以讓寶寶學會如何覺察自己的焦慮;如何與焦慮講和;如何鼓起勇氣,推動自己,邁步走出去。
輕鬆育兒,你的育兒計劃開始了嗎?
專業的育兒知識,為您收穫更幸福的家庭!www.xingfuejy.com
推薦閱讀:
※【雪球感想】在濕地中感受自然的強大能量
※從不允許你失敗的父母?| 有一種長大的過程叫「過度教養」
※興趣,何其難。
※如何應用好語境鼓勵孩子,孩子才會聽話!
※今晚不開心!我們逛超市吧.
TAG:兒童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