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文明簡史

文明簡史

來自專欄 MoonClub4 人贊了文章

文明簡史

1.序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1.1革新與失控

這篇小文,是為了幫助自己思考和看清楚這個時代。

正如狄更斯在《雙城記》中所言: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彷彿當年工業革命時的歐洲,過快發展和變化的世界為人類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革新,但同時也因為「昨日的經驗很可能不適用於今日」,會讓人類感受到那樣一種「失控」——過快的革新意味著知識甚至邏輯也要相應更新,否則就會失去認知而產生恐慌(例:黔之驢)。對環境、對所接觸事物的認知與控制,是生物生存下去的本能,所以終身學習和「看清」這個世界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我覺得我們也應當慶幸自己生長在這個時代,因為我們恰恰見證了這新舊交替的時期,感受到這些變化與失控的焦慮,還有可以自由地形成自己對於這世界的獨特見解——新時代沒有完全形成,新規則仍未定義。

而我也會反思自己為何會思考這樣的問題,試圖「看清」這個世界,我覺得原因有二。

1.2原因一:簡化認知

人類骨子中有「簡化世界」的夙願,無論是科學中的「大統一理論」,還是生活中的「標籤化」、「扁平化」,以及哲學中的「辯證」等等,其實都是人類對降低認知成本的需求所致。人類期望以盡量簡單的方式正確地認識和理解接觸的環境與事物,也期望以更快的方式獲得更多的信息。所以文字經歷了從象形到概括的簡化;所以婚戀網站上篩選目標對象時,僅僅「顏值」「貧富」「學歷」就可以篩掉一大批人,如果標籤更細化,篩選會更快;所以圖片、短視頻比文字更容易抓住人的眼球,而標題明確的小文章比長篇大論閱讀量更高……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背會「1+1=2,2+2=4……」不如直接學到「x+x=2x」;所以我的思考也是想要從更本質的角度理解世界的變化與發展。

1.3原因二:預測趨勢(邏輯VS人工智慧)

學史可以為現實提供經驗,也可以起到預測的作用;這個邏輯和人工智慧很像: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ML)+數據訓練(TD)+人為回溯(HITL)

可以理解為用機器訓練已有的數據(歷史),之後進行工作(判斷與預測),而人類的參與只是為了讓其產生正確的、符合人類需求的結果。

目前人工智慧的運行方式和人類的大腦畢竟不同,雖然有神經網路的存在,但是還不具備人類所擁有的邏輯。人工智慧能產生很好的「預測」,試想如果能將足夠多的數據作為TD,輸出的預測雖沒有邏輯,卻能以實在的數據預測數據(例:投資之後的漲幅);從結果來看,未來人工智慧在預測方面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它可以「不解釋」那些或許很難解釋的邏輯而得到靠譜的結果,這說明掌握邏輯和了解因果不是判斷和預測所必要的(更嚴謹地說是掌握人類所理解的邏輯)。

那麼,用邏輯進行思考和推演,預測未來的意義何在呢?第一是人工智慧現在還達不到那麼好的預測,且量化各種TD太難、很多系統過於複雜;第二是只有邏輯思考與推演才能在人與人之間傳遞,把握更多本質問題,提升總體的認知水平。當然,我也想因此發現一些商業上的風口,提升認知,把握機遇。

1.4小文結構

這篇小文,便是表述一些我根據自己近幾年所見所思類比和演繹出的觀點。各種小觀點都有原型,不過我將它們聯繫和總結之後會衍生出更一般、更有趣的觀點,可能會令人耳目一新。行文則分為很多片,一般每片有自己的標題和獨立的一個觀點。

這是第一版,其中很多觀點未詳加論述,以後會查閱文獻進行更詳盡的陳述;很多邏輯推演也存在問題,歡迎指出隨時探討。

2.文明與熵

熵增或許就是宇宙的上帝。

2.1熵增與擴散:互聯產生交換

熵是熱力學中的概念,描述系統的混亂程度;「熵增原理」作為原理而出現,意味著封閉系統的混亂程度永遠是增加的,氣體的擴散其實就是由熵增原理所推出。(例:有序的氧氣氮氣各一箱,連通後充分混合)雖然熵理論是熱力學提出的,但是從微觀的角度來看,宇宙就是由無數的粒子組成,熱力學研究粒子的運動,也就是在闡釋宇宙微觀的變化規律。宇宙在熵增,且宇宙終歸於「熱寂」,理想狀況下就是所有不同種的粒子全部均勻分布在宇宙之中。

熵增原理適用於封閉系統中,那麼兩個封閉系統如果相連接,總體的熵增就會體現出「擴散」的效果——互相交換自己獨有的部分,並趨向於將各種元素分布均勻。這與人類社會產生的交換貿易很像,給出自己豐富對方匱乏的資源交換對方豐富自己匱乏的資源,交易的頻繁演變出了城市的聚集(不同於部落,分工更加明確),也讓社會分工更加的明確和細化。對每個個體(原本的封閉系統)來說,連接產生交換,從而讓個體以更低的成本(其實等價,但是對個體本身來說,過多的獨有資源邊際效益低)獲取了更多的資源。

分工與交易讓每一個人類個體生存效率更高、獲取的資源更多,尤其是工業時代的到來,加入了機器、更細化了分工,空前地讓生產力大於了總生存需求,成為歷史的轉折點。隨著城市的擴大與工業的發展,人類也有了更多多餘的精力研究科學、發展文化、傳承燦爛的文明。

2.2工業革命的分工:微觀與宏觀

工業革命本質上是一種「能量通貨」的革新——無論是蒸汽機引發的第一次工業革命還是電機驅動引發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機器產生了很久,但是只有工業革命所發明和推廣的可運輸、可傳遞、可通用、可標準化的高效「能量源」,才能引發生產世界如此迅速的「格式化」。尤其是電磁感應的發現和電力的推廣,使得原本用人力、風力、水力、火力等等驅動的機器,可以統一用一條電線和一個電機驅動,而發電廠專門負責提供這種「能量通貨」。

這其實也是一種宏觀的分工。

對機器來說,一個完整的機器系統包括:能量源、傳動(輸)系統、控制系統還有執行系統;其中能量源,如果不像現在用電力進行統一驅動,那麼必然是根據現場狀況就地取材進行能量轉換,勢必體系龐大,還不一定能達到需要的功耗要求。而如果能將能量源統一到一處產生,必然會簡化機器系統,也大大提升總體效率。

當然也可以繼續推演,其他的系統如果也能分工和統一執行,實現一種標準化,效率依然能進一步提升。其中傳動和執行部分比較依賴於空間與功能設定,可能難以統一執行(標準化依然可以),但是控制系統可以進行類似於電力的革新,即控制硬體標準化、雲端統一控制信息流、機器自我學習與控制等等,這也是工業4.0和人工智慧所追求的方向。電氣革命之後,人類一直以為文明的發展依然會由生產上的一個個革命推動。

2.3產業革命:生產力的提高+互聯的加速

文明繼續發展,人類所見的下一場革命卻偏離了航道:第三次產業革命,而非工業革命,計算機和互聯網引發的又一次人類社會的深刻變革(也有觀點將計算機與互聯網分開稱為兩次的)。

其實原因在於,工業革命也不僅僅是生產力的革命,機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也大大加速了人類互相之間的連接——原本就是因為分工和貿易產生的小城市,因為更快速的公路鐵軌船舶飛機而更好更快地連接了起來。這種連接使得整體熵增加(形式是資源的交換),加速物質與能量的傳遞共享;這種連接也使得個體的邊際效益最高,擁有最多的資源與相比最幸福的生活。

可以說,工業革命一方面極大地提升了生產「分工化資源」的效率,另一方面通過互聯,極大地加速了這些資源的「擴散」,兩個功能相輔相成,都很重要。

而正如前文所說,在人與機器協作的系統中,兩次工業革命在生產方面已發展到瓶頸,近期而言,除非一種更方便高效的能量通貨(例:極高轉換率的太陽能)出現或者其他系統的標準化(例:人工智慧);但是在互聯方面,以光速傳播的信息才是目前的至高點,計算機與互聯網的發展其實並不意外(計算機其實是互聯的工具)。

人類所能認知的世界由物資流、能量流、信息流組成,其中工業革命分別加速了物資流和能量流的擴散與均衡配置,也加速了信息流的擴散;而互聯網主要加速了信息流的擴散。

2.4文明的使命:主動收集資源與熵增

生命本身很奇怪,既然宇宙整體的發展是熵增的,生命卻為何是有序的?當然局部的有序是允許的,這也意味著生命本身是小概率事件(例:混合均勻的氧氣氮氣,在某一瞬間突然有序分為左右兩部分是極小概率的)。我這裡卻要提出一個不一樣的觀點:生命的存在其實也是在加速整體的熵增,或者說是為了加速熵增而出現(誤)。

從物質流、能量流、信息流(統稱資源)來說,生命是一種「主動收集資源」的有邊際的個體,這與其說是一種「聚集」,不妨說是一種「協助擴散」。如果其所需的資源僅僅是一種,且分布均勻,那是一種聚集;但是資源往往是稀缺的,而且是多種多樣缺一不可的,生命的生存與繁衍也是艱難的(就算是水源也要尋找)。就拿人類來說,比如煤礦是一種聚集的資源,但是人類通過燃燒讓其轉換為其他粒子並更均勻地擴散開;再比如人類的全球化,也使得各種資源的分布愈加均勻,可以買到歐洲的產品,也可以得知美洲的信息……雖然人類個體依然高度有序,但是正因為主動收集資源的屬性而極大加速資源的熵增。所以,我猜想生命的有序是其實有代價的,生命其實也是宇宙規則的使者,是冥冥所創造用來加速熵增的工具。或許是因為在太陽系中,水、氧氣等分子分布太過稠密,生命便產生負責迅速消耗,並將這些粒子轉換或擴散出去。

當然也正是因為這種「主動收集資源」的屬性,讓文明的個體整體都具有了定向的使命。從個體來講,生存、繁衍以及快樂是收集資源的使命;從整體來講,維持種族的延續、盡所能地獲取更多的資源。人類的文明可以延續多久?地球的資源耗盡之前肯定會去周圍的星系尋找合適的環境生存;可以到達的宇宙範圍內的物質如果全部消耗完畢,那麼人類就會想辦法用能量改變物質產生自己需要的資源(核反應、化學反應);直到所到達的宇宙範圍內可以獲得的資源全部耗盡為止。

當然這只是理想情況,如果在地球資源耗盡之前航天技術依然沒有到達一定水準,那地球就將是人類文明的墳墓。

3.人類文明的二維地圖

虛擬的二維宇宙也在不斷的擴張。

3.1二維分工圖與需求圖

開始之前首先要建立一個理想化模型,兩個非物理世界的地圖,容納世界上所有的人。每個人所處的虛擬位置,在分工圖中代表著其技能分工(獨有資源,用以交換,滿足生存、繁衍等基本需求);而在需求圖中,代表著其慾望、需求、興趣等等(稀缺資源,用以滿足快樂、歸屬、尊重、成就等精神需求)。

在這兩個二維地圖中,虛擬位置越相近,代表著分工或圈子越相近。而且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這兩個地圖會同步地擴張與更細地分裂(大圈子分裂成小圈子),原因後述;而同一個人在需求圖的虛擬位置一般與分工圖的虛擬位置不同,因為其在用以謀生的分工中一般很專業,缺乏好奇心,而興趣一般會生長在未知和新奇的領域。

3.2互聯——競爭——分化

對細胞來說,單細胞生物的功能最全面:物質交換、能量轉換、信息處理;多個細胞連接起來產生多細胞生物,就會出現「分化」:外層細胞只負責保護和物質交換,中層細胞負責營養與能量轉換,內層細胞負責控制與信息處理;而龐大複雜的生命體(如人類),細胞高度分化(分工),各司其職協同工作,才會支持複雜生命體高效的生存與運轉,甚至產生智慧。可以說,生命自己,是最早懂得「連接與分工」的好處的;而人類的後知後覺,體現在文明中,直到工業時代才初見成效。

互聯的本質其實就是連接,連接加速了物質、能量的信息的傳遞與共享,使一切資源的價值在迅速而公開的比較中分出高下,會出現一個「名次」;而隨著互聯的加劇,這個名次將逐漸接近於其在世界中實際的「排名」。其結果是加速競爭,競爭掉性價比更低的資源,原本參與生產該資源的人就因為「全球化」不得不投入其他垂直領域,於是社會分工也會隨之越來越細化。

3.3完全連接:最優匹配所有資源

只從資源分配的角度討論一個有意思的問題:一個人如何找到最優伴侶?

我想最理想的狀況應該是,能夠「遍歷」世界上所有適齡的異性(閱盡天下美人),並且選擇其中最優的一個(假設存在標準)。其他資源的匹配也有類似的情況,比如要購買一件商品,貨比三家的最大化,就是貨比全家,然後挑選最適合的一件。

這裡我想建立一個理想化模型:完全連接。即所有資源(物質能量信息)全部連接,公開化,以相同的標準進行交換,得到最優匹配。

互聯網雖然永遠不可能達到,但是其發展確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經濟全球化讓商品匹配越來越優化;社交的發展讓戀愛、交友、同好之間的連接越來越方便,可能今天的一個男生數年之間所接觸的女生遠遠大過過去一生所見……在完全連接的世界中,隨之而來的就是個體的完全分工、分化:每個人都有一份獨一無二的工作(因為完全競爭),這意味著選擇的自由度越來越少,每個個體的分化越來越受到整體需求的支配。人生的可能性也在降低(所做的工作、選擇的商品、未來的伴侶等等都是已知答案),還不論有沒有可能被人工智慧奪去工作,這簡直是一種悲哀。

3.4連接意味著控制

這的確是一種悲哀,因為充分的連接就意味著充分的控制。當每個個體都被互聯網連接起來,所有資源開始共享的時候,整體其實就形成了一個大的個體:為了追求「最高效率」,或者耗費「能量最低」(原理),就必然要求組成它的每一個個體按照整體的需求進行相應的改造與分化。

「你不得不這樣做,否則,你將無法交換到足夠的資源。」整體冷冰冰的說。

這其實是一種「控制」,不可違逆,無法掙脫。

更可怕的是這種控制不僅僅體現在社會分工上,分工僅僅是資源交換方面的規則,這種控制還體現在信息獲得、思維道德甚至文化文明之上。

3.5被手機控制的可憐人

在信息獲得方面,無論是行業信息、八卦動態、新聞熱點、興趣方向、親友近況等等,尤其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觸手可及的智能手機的迭代,每一個人類個體其實已經逐漸被「手機」控制和奴役。因為不更新的信息、不能及時獲得動態往往意味著自我社會價值的降低:錯失商機、少了談資、降低幸福感等等,這會讓每一個人感到恐慌。也有人選擇閉目塞聽,與一切新鮮的事物相隔絕,顯然僅僅是逃避的不理智行為,因為這樣的做法所獲得的社會資源的效率遠遠為少(例:閉關鎖國)。

3.6精緻的外表和套路太多

在思維道德方面,連接就意味著統一的道德法規、思維方式的趨同,這一點從古即有:比如「孝順」,比如「殺人償命」等等。從根本上來說,這些思維方式、道德法規不一定有其道理可言,然而人類社會若要達到更高的協同效率,就必然要有相應的規則來進行行為的約束,並結成共同體。而如今互聯網時代,各種道德和思維方式趨同更甚,每個個體獨立思考的時間少了,也就更傾向於直接接受很多同化的三觀、雞湯、生活習慣等等。比如2017年春節期間流行的「左右先生」,其中左先生遇事只懂得安慰,右先生卻行動力十足,用流行語說就是「會撩妹」;雖然也有很多不同觀點出現,但是價值趨向其實無論男女都更喜歡「會撩妹」的套路。再比如對於顏值的追求。

「精緻的外表越來越多,而精緻的靈魂則越來越少」。

3.7愛與認同是無形深刻的控制

在文化文明方面,要對比一下古今。

「物質富足,求諸內心」的情況在古代並不存在,生存的壓力讓古人無暇很好地發展文化與文明,縱使在繁華時代,也沒有這麼充分、廣博的文化資源,所以這種控制與同化作用很弱。即使有幾個「個性」、「能力」雙富足的高人,比如詩仙李白,相比整個人類文明,也攪不動大的風浪。

但如今卻不同,有的人可以一夜爆紅,有的人可以不到二十歲擁有幾億粉絲(例:TFBoys)。在二維需求圖中,一個個的高人我們稱之為「IP」,他們從原本的版圖中分裂出去,迅速成為一個星系的核心,並且將圈子越滾越大,形成自己的文化,在文明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而在每一個小圈子中,文化一旦形成,就意味著一種精神向的控制:粉絲的喜歡意味著一種愛與認同,而愛與認同其實意味著一種更加無形和深刻的控制(例:反駁觀點只會引發爭辯,而反對IP可以引發爭鬥)。可以說,相比古代而言,如今的圈子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

3.8分化與控制的矛盾?

這裡要討論一下,因為論述中可能有一個邏輯矛盾:文明發展中,技能、興趣分別在分化,那麼與連接所產生的控制與同化是否矛盾?

其實不矛盾,依然可以用一個龐大生命體來解釋:整體對個體的控制是前提,否則整體會消亡,但是其控制的部分是「可能導致混亂」的部分;而其分工的部分是「提高整體效率」的部分。放在人類文明中,控制的部分屬於精神內核,且有群體性,代表群體的利益與使命:道德、文化、歸屬等等;而分化的部分屬於技能分工及興趣愛好,更偏向與個體性,代表個人的利益與慾望。

另外,其實分化(工),也是一種控制,在連接之後,控制比分化更本質。

3.9精緻的外表vs精緻的靈魂:人類的機器化

再討論一個有趣的話題:為何精緻的外表越來越多,而精緻的靈魂越來越少?

精緻的外表意味著顏值高,但是得先討論何為「精緻的靈魂」。「精緻」與「粗糙」相對,那麼精緻的靈魂應當意味著某個個體的精神境界「與眾不同」且「不平凡」,有著和他人不一樣的行為方式與精神內核。若從進化論的角度看,「與眾不同」意味著「創新」、「打破」與「變異」,雖然「不定向的變異」讓一代代的生物愈加適應生存環境,但畢竟有害的變異多,有益的變異少(例:創新創造很多,但成功的案例比例很少)。而且這種變異在愈加加強的互聯網,和隨之加強的「控制網」中也就越來越少。也就是說,連接加快了技能分工、興趣分化,卻逐漸減少精神內核的多樣性——人類會擁有充分專一的技能,卻被剝奪對精神內核的思考和改變能力,這是一種人類的機器化。

4.馬斯洛需求與文明趨勢預測

這一部分均在需求圖中討論。

馬斯洛需求金字塔中將人類個體的需求分為五層,從低到高依次是:

生存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個人實現需求。

後三種都是涉及社會屬性,這裡我想加入一種「自我提升」需求,是一種脫離社會交互的自我修鍊與提升的需求,且高於基本生存需求,在中國文化中尤其常見。下面對於未來(主要是中國)趨勢的預測會從馬斯洛需求及上述的一些觀點出發論述,因為目前中國而言已經滿足了底層的兩種需求,所以直接從愛與歸屬往上討論。

4.1個體歸屬:短平快

如前文所述,每個個體被爆炸信息控制,時間變得碎片化。這意味著未來商業會滲透到每個人的全部時間中,真正取勝的會是那些「短平快」的商業模式,以及傳遞信息效率最高的模式。

例:短視頻、動圖、聽書、多屏交互、VR、小推送、快閃等。

4.2個體交互(愛):選擇太多,要求提升

個體之間的交互呈現「更懶」+「要求高了」的趨勢,即服務升級。尤其在中國,更多的人進入中產階層,無論在物質上還是在精神上,都不願意投入太多、研究太多、付出太多,而同時希望獲得更好的服務。

如前文「左右先生」,大多不論自己的付出多少,先要求對方做到「標準答案」體現在十足的行動上。在感情中的所謂「自古真誠留不住,從來套路得人心」,一方面是因為接受的信息太多,沒有足夠的精力去了解別人的內心(周期長,了解一個人至少幾年),為了儘可能「簡化認知」(見1.2),就通過標籤或者套路去進行更快捷的判斷;另一方面,真誠本身的市場其實已經不在了,現實是不用心學習「會撩」的個體一般很少能品嘗到戀愛的滋味,而是在適當的年齡直接成為接盤俠。結合「完全連接」的模型,無論男女,在適齡時可接觸的異性很多,「戀愛」與「結婚」其實是分開的,也就是說更多的人不會和戀愛對象結婚。這意味著,無論男女在婚姻之前都會期盼一份完美的戀愛,並且期待和要求一般都超出現實,極度浪漫;抱著「必有對象可以結婚」的心理,則會以更加高的要求去體驗青春。

類似的,在商品方面,對於選擇商品因為「不懂行」且「沒有精力」去細細了解,人類普遍期望能以合適的價格儘快買到最好的商品——無需告訴我細節,只要讓我相信這是最好的就行,哪怕多花一點錢。

例:網易嚴選、差評黑市、精品代購、清單攻略等。

4.3群體歸屬:觸手可及的小共同體

在二維需求圖中,對於每個小圈子、分化的小共同體來說,每個共同體會形成自己的圈子與語言,形成自己的文化,進而影響圈內人的思維方式。共同體的原本概念正在被打破,比如「種族」、「同學」、「家庭」……君不見,現在回到家鄉,同學聚會甚至家庭聚餐,沒聊兩句紛紛都低下頭看自己的手機。緣何?

因為有觸手可及的心靈歸屬,就安靜地躺在手機中。通過無時間、空間限制的網路,讓每個個體的每個興趣都能穿越到自己歸屬的圈子中,而且隨時隨地觸手可及——作為一個個體人,決策每時每刻的行動時必然是趨利避害,向更加滿足自己需求的方向運動。既然基礎的生命需求滿足了,就會去滿足自己精神的慾望與需求,找尋自己的興趣與歸屬,就是思考「我想做什麼?」然後去做。

至於手機,其實代表著一種「觸手可及的便捷的與他人互動的工具」,或者說是「迅速滿足慾望的工具」。試想,如果世界完全自由,充滿「魔法能量」,人們可以為所欲為,那麼每個個體都會心念所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有限制的時候,個體則會以最大程度滿足自己的方式去行動。當手機在旁,有同事群、有同好、有戀人、有小說、有遊戲……方便地找到自己精神歸屬並與之發生交互,可以說只要是人類,就難以抵抗。

未來,也會向著減少交互「限制」的方向發展,有更強烈的滿足方式。但同時思辨一點:如果人能夠輕易滿足慾望,快樂的閾值提高,慾望也會同時越來越難以滿足(例:上癮;例:過去書信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滿足慾望後反彈的空虛也會越大,或許對於文明是一種毀滅。解決方案或為自我修鍊,見4.5。

例:VR、AR、人工智慧機器人、QQ群、粉絲經濟、二次元經濟等等。

4.4個體與整體的交互:成為IP,被廣泛認可

隨著圈子的分化,各個圈子中都會形成結構洞,即本圈子的IP;但是因為圈子太多,很多圈子很小,圈中IP大多不互相知道,但是因為需求金字塔中尊重(虛榮)的需求,既然作為IP其實期望為圈外人得知,獲得廣泛認同。

在大圈子中的IP(比如影視、音樂),即使二三流或許也非常有名;但是在小圈子中的IP(比如詩詞、笛簫),即使全國第一也名氣甚小,僅僅是因為圈子非流行文化與風口。另外,在進入一個新圈子中時得到資源和認識IP的認知成本和認知壁壘太高。

目前商業中雖有相關的探索,比如微博、知乎,但是依然不夠直觀和滿足需求,我自己探索了一種商業模式,或許未來會實現。

例:世界樹:可視化圖形(樹木)構建共同體森林。

4.5個體提升:斷開聯繫

個人發展與自我修鍊的需求也有,且現在正在呈現上升趨勢,不過因為本身是逆潮流的,所以其未來商業上是否能否有作為還值得討論。不過我認為其對於個體本身非常有意義。

這種修鍊類似於中國古典文化中的「閉關」、「悟道」、「修仙」等等,是一種自我感悟、汲取能量的過程,會幫助個體減少心靈的波動,降低波動的幅值(慾望降低,相應感受到的空虛也降低);也可以減少被互聯網、被文明整體的控制,找到自我、保持自我、提升自我。這是一種「獨修」,斷開連接可以說是前提(關掉網路),讀書、思考、感悟、修鍊。重點就在於原理網路進行自我的感悟與思考。

例:現代禪學、修心課程等等。

5.文明的另一種可能

最後簡單討論一下人工智慧與智能機器人。我的理解,人類與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共存的時代,其實像極了「奴隸社會」,只不過被壓迫的是另一個「種族」,而且被人類設定了不許反抗。這並不存在共生關係(對比一下奴隸社會,奴隸主和奴隸是共生嗎),沒有「誰離不開誰」之說。

人類整體作為一個種族,首先要做的就是維持自身的生存,我覺得這在未來還是得警惕。雖然說人工智慧目前不具備自主思考和邏輯能力,但不代表未來神經生物學、量子計算機和演算法的發展不會研發出來;或許未來覺醒的天眼還是會像科幻電影里那樣,成為人類的掘墓人。

但是無論如何我都相信,冥冥中還是有那麼一種力量在推動著宇宙的運行,不管哪一種文明,最終都是匆匆過客罷了。

2017年3月16日星期四

李秧

於清華園

推薦閱讀:

一夕如風的生活感悟
2017生活感悟經典句子
【生活感悟 - 朋友交往需要真誠】
人到中年生活感悟 -- 生活感悟 -- 聚星校友
疲憊的生活,總有太多的無奈【生活感悟】

TAG:生活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