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貪嗔痴,勤修戒定慧
11 人贊了文章
消滅貪嗔痴,勤修戒定慧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蔘學,2000年後,遵母音老人囑咐,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若人發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有緣行者,莫失良機。
眾生的貪心,有無量之多。眼要看好看的,耳要聽好聽的,鼻要嗅好聞的,口要吃好味的,身要觸舒服的,意要想滿意的,追求權力、金錢、虛榮,無不是著相自纏的心行。得意忘形,失意忘形,總在忘本逐末的妄求中,總在虛幻假相的奴役中。佛教就是要讓我們看破這些幻相,不再被這些幻相所奴役,獲得心靈的解脫。
眾生的嗔心,也有無量之多,可以說,念念難脫嗔恚之心。可以說,由貪心所帶來的滿足與不滿足,都是嗔心的變相形式。貪心就是佔有,不但要佔有自己所喜愛的事物,還要運用權力,按照自己的意志來統治所有的人,這種以自我為中心地統治天下人與物的妄心,也是一種貪心,也是一種嗔心。因為嗔心是與貪心相伴而生的。
眾生的痴心也很多,其數量之多,也是不可數盡的。總之,為物所轉,不能作主,昏蒙無知,無有智慧,就是痴心。
佛教里所說的這個「痴」,還不完全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痴」。我們通常所說的「痴」,是相對聰明而言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說某人「愚痴」,就是說這個人「不夠聰明」。佛教所謂說的「痴」,並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說這個人,被幻相牽著鼻子走,作了幻相的奴隸。佛教所說的這種「痴」人,就包括那些「聰明有餘,厚道不足」的「精明人」,乃至於被金錢、權力、虛榮等等所奴役的人,皆屬於佛教所說的「痴」的範疇。
依照這個標準來看,眾生念念在貪嗔痴的困縛之中,所以佛教要我們解脫貪嗔痴。解脫貪嗔痴,是否就是要求人們遠離人類社會、不食人間煙火呢?答曰:也不是的。所謂不貪,就是心上不著相,以清凈不染之心,展開生動活潑的現實生活。這種「應緣而無住」的積極人生,才是佛教所說的不貪。所以說,不貪,並不是遠離世事人情,不食人間煙火。如果一個人做到了無「貪」,做到了清凈,哪裡還會有什麼「嗔」呢?哪裡還會有什麼「痴」呢?正是因為眾生心中充滿了貪嗔痴,所以,佛教才會建立戒定慧。人們有貪嗔痴三種疾病,所以,佛教就運用戒定慧三種法葯。所謂戒,就是人生規範,它不僅規範我們的行為,更主要地是規範我們的起心動念。佛教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這些「戒」,歸根到底都是對我們心行的規範,為「明心見性」創造一個內心環境。所謂定,就是內心不亂,不隨幻相而轉。為了造就一個安定的內在環境,佛教有專門的禪定之實踐。藉助於佛教的禪定實踐,可以達到「四禪八定」,乃至於達到超越於四禪八定的「般若智慧之定」。達到了「般若智慧之定」的人,不但解脫了「凡情執」,也解脫了「聖情執」。也就是說,達到了「般若智慧之定」的人,不但運用佛法之葯,治癒了貪嗔痴之病,同時,也解脫了對佛法之葯的依賴。這才是真正的智慧解脫。所以,戒定慧三學,是我們實現人生超越,實現人生智慧的基本綱領。
佛教的實踐方法,是以慈悲智慧為宗旨,以凈化心靈為樞紐,以便使人們實現心靈的解脫,以便使社會變成人間凈土。在這個社會上,提倡慈悲為懷,凈化心靈,這不僅是人的價值實現的基本途徑,也是人的精神解放的必由之路。
推薦閱讀:
※中部四十四經《小廣解經》
※《佛教文疏模 本》
※佛教八宗之祖:龍樹菩薩
※《對佛教禮儀的誤解》
※道在心念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