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讚美貧窮,有人則不
1 人贊了文章
最近,河北棗強中學學生王心儀的一篇《感謝貧窮》引發全網關注。王心儀自幼家貧,卻一直成績優異,今年更是以707分的高分被北京大學錄取。她在文章中說,「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和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
儘管她的故事足夠勵志,但「感謝貧窮」這樣的措辭,卻在網上引起巨大爭議,人們批評的核心是,貧窮不值得感謝,它恰恰是苦難的根源。
Part.1
在《感謝貧窮》這篇文章中,王心儀回憶了貧窮生活的苦痛,媽媽體弱多病,姥姥因為沒錢醫病而去世……但末了她還是發出感慨:「謝謝你,貧窮。」
《感謝貧窮》節選
我清楚地記得那些灰暗的日子裡母親無聲又無助的淚水,我也開始明白:談錢世俗嗎?不,並不是的,它給予了我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也讓我們能盡全力去留住那些珍貴的人和物。而這些亦讓敏感的我意識到:生活,才剛剛解開她的面紗。
……
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掙扎與迷茫。儘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刺傷了我的自尊,甚至間接奪走了至親的生命,但我仍想說,謝謝你,貧窮。
感謝貧窮,你讓我領悟到真正的快樂與滿足。你讓我和玩具、零食、遊戲徹底絕緣,卻同時讓我擁抱到了更美好的世界。
謝謝你,貧窮,你讓我能夠零距離地接觸自然的美麗與奇妙,享受這上天的恩惠與祝福。我是土地的兒女,也深深地愛戀著腳下堅實與質樸的黃土地;我從卑微處走來,亦從卑微之處汲取生命的養分。
我來自一個普通但對教育與知識充滿執念的家庭。母親說過,這是一條通向更廣闊世界的路。從那時起,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便深深地紮根在我的心中。
感謝貧窮,你賦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與永不低頭的氣量。農人們都知道,播種的時候將種子埋在土裡後重重的踩上一腳。第一次去播種,我也很奇怪,踩得這麼實,苗怎麼還能再破土而出?可母親告訴我,土松,苗反而會出不來,破土之前遇到堅實的土壤,才能讓苗更茁壯地成長。長大後,當我再次回憶起這些話,才知道自己也正是如此了。
Part.2
讀完文章,不難發現,王心儀對貧窮的感謝是真誠的,樸實的,這來源於母親對她的正面教育和引導。但我們卻有必要明示,她的「感謝貧窮」,並非感謝「貧窮」本身,而是感謝貧窮帶給她向上的力量。唯有明確了這一點,才能公允地談論這篇文章,又不致對王心儀造成輿論壓力。
如今的情勢,已大大超出她的意料,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她稱,「讓我有一點點失措,非常的失措吧。」可見,文章的裂變式傳播,給她帶來了一定困擾。
說真的,「感謝貧窮」式的教育對於「七零、八零後」來說是熟悉的,這與我們從小接受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式的苦難教育一脈相承。長大之後發現,這其實是一種「語言套路」。
今年年初走紅的「冰花」男孩,媒體報道中就有這樣一句話:「你吃過的苦將會照亮你未來的路」。這何嘗不是「感謝貧窮」的另一種表達?
更有家長看完此文,認為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不高,皆因生活太富足了,這,便是對於這篇文章最大的誤讀。
貧窮並不是一種美好的體驗,它幾乎就等於窘迫,等於捉襟見肘,從心理學層面來說,這種童年的窘迫感,很可能會伴隨人的一生。
知乎上有個帖子問,貧窮會對人的身心造成多大的影響?
有一萬多個回答,句句扎心。
貧窮帶給人的——
是根植於內心的自卑。
是「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愧疚。
是自己配不上一切、低人一等的卑微。
但列位大可不必由此擔心王心儀,字裡行間可以看出,她是個樂觀向上的女生,很坦然。
那麼,從另一個角度發問,追求富足美好的生活是錯嗎?顯然並不是,如果這都被認為是虛榮,那麼,憑藉自己的奮鬥擺脫窘迫的現狀,本質上來說,不也是為了追求精神、物質更富足的生活嗎?
所以,不要誤讀孩子的一片赤子之心,心儀在文中明確說道:「談錢並不世俗,它給予了我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貧窮可能動搖許多信念,卻讓我更加執著地相信知識的力量」。這對於一個價值觀尚未完全建立的孩子來說,真的不易。
Part.3
《奇葩說》第4季有一集的辯題是:生活的暴擊真的值得感激嗎?
辯手臧鴻飛一段發言讓人印象深刻。他說,他人生最灰暗的時候,唯一的生計來源是在酒吧彈琴唱歌。可有一次因為不會唱《愛拼才會贏》,老闆將他趕出門。懷揣著僅有的50塊錢,他流落街頭。
如今他走了過來,回頭看這段經歷,他說,我不想感謝暴擊,我只想感謝自己。
我們當然要感謝自己,因為深處苦難漩渦中間的時候只有自己最清楚那有多麼痛苦,也只有自己,才能幫助自己完成真正的救贖。
同時,我們也不能只見到那些從苦難和貧困中走出的佼佼者,卻無視大多數被貧窮和苦難壓垮的追夢人。
Part.4
余華的《活著》大部分人都知道,但是他另一篇小說《許三觀賣血記》也同樣精彩,它以博大的溫情描繪了磨難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達了人在面對厄運時求生的慾望。小說講述了許三觀靠著賣血渡過了人生的一個個難關,戰勝了命運強加給他的驚濤駭浪。
讀完這部小說,竟想起《月亮和六便士》里的一段話,「世界是無情的、殘酷的。我們生到人世間沒有人知道為了什麼,我們死後沒有人知道到何處去。我們必須自甘卑屈。我們必須看到冷清寂寥的美妙。在生活中我們一定不要出風頭、露頭角,惹起命運對我們注目。」
故事裡的主人公經歷了我們永遠都不會經歷的時代和疼痛,但是他們依靠對生活的信念和對家人的愛有序生活,你甚至看到他們的歡樂和痛苦一樣多,如果此時許三觀說,感謝貧窮,你會覺得恰如其分嗎?顯然不會。「許三觀們」不抱怨生活,因為他們不會抱怨自己所熱愛的東西。這才是其中最寶貴的部分。
這部書被韓國買去版權,拍成了同名電影,電影我很不喜歡,因為導演太過於放大其中的苦難和悲情,反倒沒了原著的鬆弛、詼諧和力度,真的,這不是一部賣弄苦難的書籍,不信借來讀讀。
最後,我們也想說,大肆渲染「感謝貧窮」是最毒的雞湯,無盡放大貧窮本身,其實抹殺的,正是孩子後天的所有努力,貧窮不值得感謝和歌頌,奮鬥才值得。
「無論成功與否,拼搏了就值得我們讚賞」
推薦閱讀:
※窮人,富人,最後都是老年人…精闢!推薦閱讀!好文!
※熱門小說《冥妻摯愛》全文閱讀
※續資治通鑒卷一百一十八 宋紀一百十八在線閱讀
※讓閱讀成為學生的自主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