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只有我兒子沒出過國!」

「全班,只有我兒子沒出過國!」

1 人贊了文章

教育是一個「慢」的過程,不是揠苗助長,而是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是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01這個暑假,你送孩子出國遊學了嗎?

前幾天,一條關於要不要送孩子出國遊學的微博突然火了。

圖片來源:網路

故事是這樣的:

來自杭州的孫女士的兒子正在讀小學六年級,他剛剛報名了學校組織的遊學項目,要在英國待兩周。因為家裡的經濟條件一般,再加上孩子年齡小,類似的暑假遊學團,她從來沒讓兒子參加過。

但是,沒出過國竟成了孩子被同學排擠的理由!

「我是被逼急了,現在才知道,小學6年,全班竟只有兒子一個沒出過國!」

這個暑假,楊女士終於狠下心來,花掉了3個月的工資送兒子出國遊學。

微博一發出來,就引起了許多網友的討論。有很多網友表示,自己也曾有過和楊女士一樣的經歷,假期是否讓孩子出國遊學的煩惱困擾著每一位焦慮的中國家長。

一邊想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一邊又承受著生活的重擔。本著「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的原則,家長們大多選擇了妥協,寧可自己節省也要讓孩子「留個洋」、長長見識。

其實,現代中國父母的焦慮何止是這些呢?

砸鍋賣鐵買學區房、全家老小齊上陣連夜排隊報名雙語幼兒園、周末從早到晚的天價興趣班,已經成了許多家長的日常。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從孩子出生起,就每時每刻鞭策著父母們,努力掙錢,以求將最好的資源放在孩子面前。

可是,孩子需要的,真的是這些嗎?

02為人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的。

還記得前一陣子的新聞,主持人謝娜在生下雙胞胎女兒後,火速在上海為兩個寶寶購下價值過億的豪宅學區房。不僅如此,謝娜張傑夫婦在北京和洛杉磯也分別入手了高檔學區房,從小學到大學一路安排齊全,引起無數網友感嘆。

圖片來源:網路

雖然張傑謝娜身價不菲,但在孩子還那麼小時就開始了對教育的規劃和準備,不得不讓人感慨身為父母的良苦用心。

其實不僅僅是謝娜張傑,明星夫婦為孩子教育斥巨資的情況,早已見怪不怪。

趙薇的女兒在香港學費最貴的九龍塘耀中國際學校就讀;

李湘夫婦豪斥千萬在深圳買房,只為女兒王詩齡在香港讀書。李湘在接受採訪的時候還說過:曾經也考慮過讓孩子在北京讀書,可是北京空氣不好,所以讓孩子來香港上學了。

普通人當然不能像明星一樣,動輒花費上千萬為孩子買學區房,但是看到電視上,那些明星的子女,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隨便吐露幾句英文,也是驚艷全場,怎能不著急啊!

去年,有一個詞被人們反覆提起——「原生家庭

每個孩子都會感受到,原生家庭影響著他們的生活習慣、經濟支持、教育環境、成長經歷,而這些因素也將成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決定因素。

兩手空空的孩子也許會在拚命奔跑,頭破血流的奮鬥之後獲得幸福,但這個過程也充滿著艱辛與曲折。

因此,中國的父母都在為此而努力,他們拼盡全力為自己的孩子鋪好前路,希望他們可以一帆風順。可以跳出父輩們所在的生活圈,不再活得如此辛苦,輕鬆獲得成功和幸福。

03沒有一個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拼了命把最好的全都給孩子。

圖片來源:網路

就拿「遊學熱」來說吧,大部分的父母都希望拓寬孩子的視野,即使不能很好的理解國外的文化,能儘早融入國外的生活環境和語言氛圍也是好的。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在微博下面,就有家長評論道:

曾經送孩子參加過類似的遊學活動,前前後後花了五萬左右,結果等孩子回家之後,除了一書包的紀念品,其他的一問三不知。過早的讓孩子出國遊學真的有意義嗎?還不能完全自理的孩子真的能通過短短十幾天的出國旅行增長見識嗎?

我很理解家長們的焦慮,但教育孩子,應該掌握方法。

1、 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很多家長看到別人家孩子多麼優秀,就迫不及待地希望孩子變成這樣。可是每個人的DNA,性格、喜好都是不一樣的。有的時候,最貴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因材施教,才能讓每個孩子都能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

2、 欲速則不達,教育孩子需適當引導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也沒有辦法一天長大。很多家長看到別人家孩子的優秀,卻沒有看到別人家孩子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你希望孩子一天練成一首鋼琴曲,顯然是不現實的,耐心教導,適當引導,更有益於孩子的成長。

3、 切忌攀比,每個孩子都是最優秀的

家長們聚在一起,總是喜歡攀比自己的孩子。實質上,大都是家長的虛榮心在作祟。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因為攀比,迷失了教育孩子的方向。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是最優秀的,是不可替代的。

04 教育孩子,應該掌握方法,因材施教。

前一陣子,遇到鄰居蘇姐,我們聊起孩子。她和我抱怨現在養育孩子的壓力很大,自己焦慮到整晚失眠,大把大把掉頭髮。

她說:「別人家的孩子都太優秀了,小學三年級就在國際演講比賽上拿大獎,外語說的比外國人都溜,瞅瞅我們家小孩,整天就知道玩。」

圖片來源:網路

一邊細數給孩子暑假裡報的英語班、奧數班、鋼琴班……,一邊不停發愁自家「不爭氣」的小孩和「別人家孩子」的差距。我看著她眉頭緊鎖的樣子,一時不知該說什麼。

沒過幾天,我又在大堂里碰見她們母子,小孩哭得一臉鼻涕眼淚。我走過去問他:「小胖怎麼啦?又讓媽媽生氣啦?」孩子看了看媽媽臉色,抽抽嗒嗒地說:「媽媽我不想去奧數班,我太困了……想睡覺……」

看著孩子可憐兮兮的樣子,我心裡五味雜陳。

「別人家的孩子」幾乎成了所有家長的口頭禪,但學習這件事,真不能著急。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曾經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

它是一個「慢」的過程,不是揠苗助長,而是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是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而家長所要做的,除了靜等花開,就是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方法和老師,少走彎路,因材施教。


推薦閱讀:

教育孩子從溝通開始(二十一)
為什麼家庭教育是任何教育取代不了的?
李安:我已不再教小孩要孝順父母了
房樹人|懂事的孩子,被忽略以後……
父母用錯誤的方式教育我,未來我會以錯誤的方式孝敬父母嗎。?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