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三號原食??
來自專欄原始飲食41 人贊了文章
之前「腦營養」的文章中我們提到,酮體是腦的燃料,更是重要的建材——為此,在腦部快速發育期,人類嬰兒一直處在生酮狀態,無論給他喂多少糖。
近些年,關於生酮飲食與各種急性、慢性神經性疾病(癲癇、多發性硬化、阿茲海默)的許多研究,也見證了生酮與人腦之間的友好關係。
也早有人類學家認為,正是生酮的能力支持了人腦的進化。
……
原始人生酮飲食的可行性?
那麼當原始人類長大成人後,離開了「無條件生酮」的福利期,有沒有可能靠飲食(而非飢餓)保持生酮狀態呢?
如果人類最終是在海邊完成了最終的進化,那麼在當時的非洲濱海區,有沒有穩定、豐富的脂肪來源呢?
……
貝里雖然有充足的DHA,但是整體的脂肪含量還是偏低——即使在冰河期,想來也難以達到「生酮」標準。
陸獸的脂肪含量也很低(除非在高緯度地區)——大型陸獸的脂肪會多一些,比如猛獁、河馬、犀牛,但這些動物只有在智人出現之後才成為穩定的食物來源,因此沒有參與人類的進化;至於其油脂豐富的骨髓,也很不可能成為支持人類進化的食物(如上一篇文章所述)。
海獸的脂肪含量應該高一些——在濱海的人類遺址里的確有海豹殘骸,但是出場率很低……
海鳥(比如企鵝)同理(然而海鳥蛋還有可能)……
根莖類一般只是含有碳水化合物,但有個例外——油莎豆(又稱「鐵荸薺」「虎堅果」,英文為tiger nuts,是非洲油莎草的地下塊莖),其乾重的25~35%都是脂肪(其中超過一般是單不飽和脂肪酸,脂肪構成接近豬油和橄欖油),但也有50~55%的澱粉和糖……有人類學家認為,240萬年前~140萬年前生活在東非的一種傍人(Paranthropus boisei)就以油莎豆為主食。但是首先,這種傍人並非人類的直系祖先,其飲食選擇對智人進化並沒有直接的意義;其次,這種高糖高油、且糖比油多的組合應該還是不能幫助生酮……
據估計,因為熱量極高,當時的傍人每天只需花費2.5~3小時挖掘和咀嚼油莎豆,就能獲得2000大卡的熱量。
……
堅果呢?
確實有一種生長在海邊的堅果——椰子。
椰子
椰子是棕櫚科椰子屬的果實,我們吃的是其中的「巨型種子」(其「果肉」是一層厚厚的纖維,不能食用),帶有堅硬的木質外殼,是已知最大的堅果。
作為「單子葉植物」的椰子生長在海濱,高度木質化,高高(甚至可達30米)的樹榦朝大海一側傾斜——其成熟的果實會掉進海里,可漂流3個月之久,直到碰到海岸擱淺,再紮根生長。
因此雖然發源於亞洲東南部,但椰子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飄洋過海,佔領了從非洲東部到美洲西部的熱帶、亞熱帶海岸。
椰子很難留下化石,目前只在澳大利亞找到過一個硅化的椰子,可以追溯到200萬年前——說明至少在200萬年前,椰子就已經完成了其全球的殖民大業。
椰子可以隨著洋流,從非洲東海岸一直漂到美洲西海岸(然後出芽生根)。
椰子整年都能結果(沒有季節之分),在果實結出半年左右時,椰肉較軟(此時的脂肪含量只有2%,纖維也少,但糖含量有8%),椰水較甜;之後外殼逐漸變硬,椰肉越來越厚、硬、油,同時椰水中的糖分降低;在一年後完全成熟時,椰肉中至少33%的重量是脂肪,9%是纖維,6%是糖分(還有3%的蛋白質),而椰水中的糖分會降到3%以下。
據估計,全球的亞熱帶、熱帶海岸,每年共能產出200億顆椰子。
未成熟的椰子一般稱為「椰青」——主要用來喝甜甜的椰水。成熟的「老椰子」,剝掉果實的表皮後,被稱為「毛椰子」;再剝掉厚厚的纖維狀「果肉」,拋光種子的外殼後,被稱為「椰皇」——主要用來吃油油的椰肉(烤完後更有十足的堅果風味)。如果椰子開始出芽,被稱為「芽椰」,風味和「毛椰子」「椰皇」差不多,只是其芽是苦的(可能有毒)。
成熟椰子的脂肪中,有近90%是飽和脂肪(另外有4.2%是單不飽和脂肪,所以整體上非常穩定)——其中0.6%是己酸(6∶0),7.0%是辛酸(8∶0),5.6%是癸酸(10∶0),44.3%是月桂酸(12∶0),17.5%是豆蔻酸(14∶0),8.5%是棕櫚酸(16∶0),5.2%是硬脂酸(18∶0)——「富得流油」的熱量,可以供椰子幼苗生長一年以上。
椰肉的纖維中有很多的菊粉,是極好的益生元來源。
椰子水與人的體液的滲透壓(電解質密度)相等,是自然中極好的補水飲料。椰子還是不錯的硒、銅和錳的來源——另外因為生長在海濱,所以其礦物質含量比較穩定。
椰子是靠大海而非動物幫助播種,因此發展出了不可食用、但可漂浮的纖維狀「果肉」。作為巨型堅果,椰子主要靠物理防禦(和大量有抗菌性能的中鏈脂肪酸)來保護自己,因此沒有典型的「種子的詛咒」——其中沒有什麼皂苷,凝集素和植酸的含量也很少。
試驗發現,椰子中的植酸幾乎不與礦物質結合,因此不影響人類腸道吸收礦物質。
對堅果過敏的人,大多數還可以安全地食用椰子。
於是:一個成熟的椰子(一般超過1公斤重),其中的椰肉和椰水總共含有超過150g的脂肪,接近50g的糖(還有50g的纖維)——而只需要攻克其木質鎧甲,就能獲得超過1500大卡的熱量……
來到海邊的原始人類,會吃這種「能量炸彈」嗎?
……
但因為椰子難以留下化石,我們還找不到直接的證據……
人類母乳的啟示?
在人腦進化的過程中,有一個關鍵的環節——「早產」,即把胎兒在完全沒有自主能力時就生下來,然後再哺乳、悉心照顧,讓其身體(主要是腦)在子宮外完成發育——這樣可以讓人類的腦容量,擺脫女性產道的大小限制,大幅發展。
為了滿足產後的腦部發育需求,一方面,人類嬰兒有極高的體脂率和「無條件生酮」的狀態;另一方面,母乳中的中鏈脂肪酸(主要是月桂酸)水平在哺乳期間會持續上升……
一般哺乳動物的母乳中,月桂酸含量都在整體脂肪含量的5%以下。
馬科動物的乳汁中,卻有著能與現代人類相媲美的月桂酸含量——8%左右……
中鏈脂肪酸和常見的長鏈脂肪酸不同,它們不需要膽汁就能被人體消化吸收,並有很強的抑制細菌、病毒和真菌的能力——因此非常有利於嬰兒稚嫩的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
另一方面,月桂酸在人體內基本不能儲存,會優先被肝臟(還有心臟、腎臟)燃燒,並在此過程中(在肝臟內)生成酮體——此過程不受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響。
也就是說,中鏈脂肪酸能夠促進生酮,無論吃了多少糖——而我們知道,酮體是腦重要的建材……
研究發現,無論是給成人還是嬰兒補充中鏈脂肪酸,都能顯著提升其血液中的酮體水平。
中鏈脂肪酸可以提升早產兒(這裡是真的「早產」——相對於其他人類嬰兒而言的,而不是相對於其他動物幼崽而言的)對脂肪、蛋白質、鈣、鎂的吸收(相比於控制組,鎂吸收率可以增加80%)——他們排便的頻率和總量都明顯減少。給早產兒供給中鏈脂肪酸,可以加速其體重增加到正常水平。
當然,母乳中的實際脂肪構成,會受到飲食中的脂肪構成的直接影響——但在中鏈脂肪酸方面卻沒有那麼被動:
人類的乳腺可以利用葡萄糖合成月桂酸(和其他中鏈脂肪酸),所以即使飲食中沒有月桂酸,只要碳水化合物攝入足夠,母乳中的月桂酸水平依然會在產後逐漸升高(從4%到8~10%)。
根據調查,歐洲和中東地區居民的母乳中,月桂酸的含量接近8%;而在某些現存的、極高碳水化合物飲食的非洲原始部落里,母乳中的月桂酸水平能超過10%。
但這些都比不上在海邊吃椰子的:
非洲Chole(臨近坦尚尼亞地區)的原住民,以椰子和海魚為主食,其母乳中的月桂酸可達到20.17%……
中鏈脂肪酸中,抗菌能力最強的是辛酸和月桂酸,其次為己酸、癸酸,而主食椰子的Chole人的母乳中,恰恰是辛酸和月桂酸水平最高,因此具有最強的抗菌能力。
如此高的月桂酸水平,也許在整部人類進化史中都並非常態——但這有沒有可能反映出,作為自然界最豐富的月桂酸來源(再考慮到:碳水化合物在舊石器時代其實比較稀缺),椰子曾經通過直接提升人類母乳中的月桂酸水平,激發了人類嬰兒體內與腦部發育相關的某些基因表達?
或者:有沒有可能(由於月桂酸的直接生酮特性),椰子輔助人類進化出了給腦供應酮體的能力,從而間接參與了人腦的發展?
以至於在沒有椰子的年代裡:
人類母親們仍然在用葡萄糖辛苦地合成著月桂酸——雖然可能沒有以前多,卻也遠超其他哺乳動物(除了馬科……)?從而能繼續支持嬰兒的腦部發育?
或者:盜取了生酮秘密的人類(嬰兒)還能用傲視群獸(崽)的體脂率,繼續發展並支持碩大的腦?
目前,這一切都只能猜測……
……
來到海邊的原始人類會不會吃椰子?
很可能會的。
椰殼也可能是人類最早的廚具之一。
那麼椰子對智人有沒有進化意義?
還遠不能確知……
……
希望以後,我們能找到更多的證據(或反證)。
椰子的致敏性雖然比其他堅果都低,但是仍然會有少數人會對椰子有不良反應。
椰肉中的脂肪含量,尤其是月桂酸含量過高,突然攝入太多,可能會造成脂肪瀉(需要慢慢適應)……椰肉中的纖維含量過高,突然攝入過多纖維可能會讓腸胃不適——比如會有腹痛、腹脹、便秘(可通過榨出椰漿(或稱「椰奶」)解決)……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原始飲食」(PaleoLife)(有些其他資源,比如菜譜和一個辭彙量上千的應答系統……)
歡迎關注我的知識星球「原人部落」(其中主要是我平時閱讀、實踐的收穫,以及網友的日常分享)
推薦閱讀:
※【享瘦行動】第七天:87.2公斤,減重0.6公斤
※【享瘦行動】第三天:減重1.4公斤
※【享瘦行動】第二十三天:83.9公斤,減重0.25斤
※收藏!如何檢測生酮飲食產生的酮體?看這篇就夠了!
※生酮飲食與腫瘤治療:你不知道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