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艾滋病毒感染者

採訪艾滋病毒感染者

7年前,一次採訪歸來,寫完稿子,感觸頗多,寫了這篇隨筆,如今再次讀來,往事浮現,不知這些曾經的受訪者過得還好,特別是那位可愛的小女孩。

採訪艾滋病毒感染者

2011-12-1

他們有著開朗的笑容,有著儒雅的舉止,有著比我強壯的身體。如果不是他們自己說,我很難相信他們是艾滋病患者。

11月30號,晚十點鐘,龍泉之星酒店內,我見到了大華、小金、小迪還有小迪的男友灰灰。他們都是海南艾滋病患者志願組織——心海家園的志願者,也都是艾滋病患者。

大華,今年41歲,可是看起來才二十多歲的樣子,談吐平靜。他現在是心海家園的負責人之一。小迪和他的男友灰灰都很沉默,整個採訪過程,總是一言不發,特別是灰灰帶著眼鏡,書生氣十足。小金,則是一個開朗的人,說話豪爽。一個多小時的採訪,他們盡量告訴我,他們所知道的。我起初有些顧忌,不過,面對他們的坦誠,我逐漸放開了。

小金有一句話,讓我甚感榮幸。他說,現在他們有兩個生活圈子,一個是在心海家園,大家坦誠相待,另一個則是在日常生活中,卻總是帶著一個面具,今天,他們在我面前摘下了面具。

12月1日。在海口皮防中心,我見到了紫玲、雨貞、李彬、曹姐。他們同樣擁有著笑容,男人溫和,女人愛美。跟我交談起來,並沒有多少生疏的感覺。她們笑著問我:「你怕嗎?」我搖搖頭。

說實在的,我不怕被感染,但是害怕自己沒有能力去幫助他們解決呼籲社會公平,讓他們感到失望。

我知道,在他們爽朗的笑容背後,還有許多苦不堪言的忍受:不僅要與死忙賽跑,還要與社會歧視進行戰鬥。就醫、就業所面臨的那種歧視,是常人無法想像的。他們希望媒體能夠宣傳,消除社會歧視,作為一個小記者,我害怕自己無能無力。

雨貞,三十多歲的樣子,是兩個孩子的媽媽。讓她感到非常痛苦的不是感染到了艾滋病,而是自己像個「皮球」樣被人踢來踢去。今年10月份,她和她6歲同樣感染上了艾滋病毒的女兒,因為在海口市皮防中心檢測到白細胞異常,需要到綜合醫院治療。

她們來到省城某醫院挂號時,被推介到內科治療。為了方便醫生用藥以及保護醫生的安全,她向醫師坦言了自己和女兒是艾滋病毒攜帶者。這時,醫師的態度開始轉變,讓她挂號去兒科。於是,她又帶著女兒到兒科,但兒科醫師又讓她們到傳染科。重新挂號時,工作人員告訴她,傳染科不接14歲以下的患兒。

最後,經過海口市皮防中心的協調下,她們在某醫院為SARS病毒感染者準備的隔離室里接受了治療。

我見到了她的女兒,可愛的小臉蛋,梳著兩個馬尾辮,總是笑著跑來跑去,跟叔叔阿姨們撒嬌。

雨貞告訴我,她已經感染艾滋病毒已經7年了,可是直到去年她生第二小孩的時候,才發現。讓她慶幸的是,兒子及時進行了母嬰阻斷沒有被感染。她說,如果生女兒時醫院就能夠檢測出來的話,或許女兒也不會被感染。但是,沒有如果。

她現在最糾結的是,如何向女兒解釋什麼是艾滋病。「得了艾滋病,你的抵抗力就會降低,但你不要在外面說這個病啊。」雨貞總是這樣告訴女兒。但是女兒很天真很好奇地問媽媽:「問什麼不能說啊?其他的孩子得病都能說啊!」這話把雨貞給噎住了。

12月1日,她帶著女兒來參加艾滋病日活動,她告訴女兒,如果記者叔叔要拍照,不要面對叔叔啊。但女兒卻倔強地說:「那以後你給我拍照片都背對著你!」

或許,雨貞應該慶幸,孩子沒有那麼早就懂得感染上艾滋病意味著什麼。這樣她就能夠擁有一個快樂而天真的童年。

同樣,就業歧視也普遍存在。小迪告訴我,心海有一個會員叫小K,單位知道了他是艾滋病患者,給了他非常「高」的待遇:不要來上班,工資照發。

他們是堅強的。正如紫玲,說的一樣,我們不需要同情,只希望大家能夠像對待常人一樣對待我。

紫玲、李彬是艾滋病感染者,他們沒有自暴自棄,並且在工作之餘組建了關愛艾滋病患者的社會團體——海南心海家園和海口碧海家苑。如今,組織已經成為一個和睦相處、自主自愛的大家庭。

心理學家說,大部分人都過著無意識的生活。芸芸眾生,可能只知道要活著,卻不關心為什麼活著。意義,愛,不是簡單的成本計算,也不是數學邏輯推理。對於我是誰,我來自哪裡,我將去哪,這些哲學終極命題,早已被眾生用日常生活中的雞零狗碎、小資情調、或者憤世嫉俗,抑或同流合污給消解掉了。

我想,紫玲想過人生問題,李彬也想過,大華、雨貞、小金等等他們也想過。即使雨貞可愛的6歲女兒還不懂得去想,我想終究有一天,她在明白自己的不同之處的同時,也能明白:活著不是為了活而活。

我喜歡跟他們談話、聊天。因為,他們擁有社會缺少了東西。真誠、親切、貼心!對,還有——感恩!


推薦閱讀:

感恩的彼岸是幸福
「散文」永駐童心,放飛感恩/簫笗
12個感恩的挑戰
專家| 抑鬱康復中的三隻攔路虎(二)
願你們懂得慈悲、懂得人生,願佛光永遠照耀著你們,讓每個人活在佛光普照之下受到佛光加被,與大家共勉,感恩大家!

TAG:艾滋病 | | 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