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看到我留學發的胖,卻不知道我留學受的苦!
「十個留學九個胖,還有一個在準備胖的的路上」
經常聽到有同學說,留學十分艱難,除了害怕掛科,還有很難不發胖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聽說過美國的高熱量食物以及隨處可見的肥胖人群。
的確,老美們吃東西沒有節制,一片方包恨不得抹一兩黃油,華夫餅上撒的糖多的連餅都看不到,連薯片的size都是國內家庭裝的量........
美國是世界上肥胖率最高的國家,成年人總體肥胖率從2007年的33.7%上升到了2016年的39.6%。其中,男性肥胖率為37.9%(2007年為32.2%),女性肥胖率為41.1%(2007年35.4%)。
看到這些數據,就問你怕不怕?!
所以發肥,真的不怪留學生,不管你抵抗力多麼強大,在留學面前都是負隅頑抗!
「身高167,出國前體重105,沒想到出國後短短半年就長到了150斤。」曾經苗條的你突如其來又無處安放的45斤脂肪,在朋友圈疾呼減肥妙招。
「我嚴重懷疑國外的風水不行,出國後,身邊的中國同學們一個個都像吹氣球一樣膨脹起來。」
這位同學的質疑並非空穴來風,這是幾乎每個出國留學的中國學生都會經歷的困惑——為什麼出國後我迅速地變胖了?
無處安放的「窮」
在國外,瘦是一件很昂貴的事情,而胖卻很容易。
相對水果蔬菜來說,國外的肉和糖可便宜多了,而且更容易獲得,超市裡一大桶可樂只要1美元,超大包裝薯片2美元,而最常見的西紅柿,1磅要3美元。
貴的東西買不起,而便宜的食物熱量都很高,對買什麼都要折算人民幣的留學生來說,想不胖都難。
美國的dollar menu,上邊大部分的食物只要1美元
「在法國讀書的時候,我每天都會去家附近的一個超市買吃的。一般都是傍晚的時候去,買的大多都是最下層貨架的東西,因為最下層貨架最便宜。」同事Maggie說:「這樣一次性就能解決我的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又省錢又省時。」
學業壓力太大
「我學數學的,平時又要做作業,又要上課,又要打工,日常壓力都挺大的,然後就特別想吃高糖高油的東西,半年就胖了30斤。」
國外有一種說法叫「stress eating」,形容的就是這種壓力越大,高鹽、高油和高糖等「comfort foods」食物攝入越多的現象。
零食種類豐富價格低
吃各種高熱量高糖的零食是一種國外男女老少普遍都有的習慣,而且這些食物太容易被獲取到了。
「我們這裡上課可以吃零食。每天大部分人都會帶巧克力或穀物棒,餅乾點心,薯片,然後上課時十分正常地開吃。一旦有人吃了,看的人也會忍不住阿,所以引誘了更多的人帶零食。
搞各種活動時,也總是會有零食……運動比賽,音樂劇,喜劇表演,頒獎會,一切你能想到的學生家長聚在學校的活動,總會有一個各種各樣的零食,主要以糖果、膨化食品類為主。」
食物超大份
「我在國內食量算是很大了,但來到這邊分分鐘被驚嚇到飛起來好么!剛來的時候不懂事,隨手就點了一份被他們列為breakfast 的burrito……25厘米長,半徑大概5厘米左右,裡面包著肉、肉,和更多的肉,以及土豆泥、土豆泥,和更多的土豆泥。郭德綱有個相聲是「大餅卷米飯就是花捲吃」, 就是這種感覺……但一般的美國人都是把它當早餐的,隨便拿手裡吃完,隨便去上課,隨便中午再吃一個……「
以上是知乎網友潭音初到美國留學時的觀感。同樣的經歷,留學君的同學Jason也有過。「剛到的美國的時候,漢堡比臉都大,還好幾層肉夾好幾層cheese,5-6刀就能點一個套餐,裡面還有飲料有薯條。剛開始一頓吃一個吃不完,現在輕鬆吃一個沒問題。
你肥我也肥,大家都不減
在國內,每個人的學生時代可能都有一個外號叫「小胖」的同學,TA體重不見得多高,可能也就處在微胖的邊緣。
但只要稍微多那麼點肉,就逃不開被叫「小胖」的命運。
但如果在國外,隨隨便便叫一個人「fatty」,可能會惹上歧視和校園欺凌的大麻煩。多數地方對過度肥胖者的容忍度很高,因為大胖子已經司空見慣了,沒有人用異樣的眼光看他們。
而且各類公共設施和服務也對「胖人」很友好,比如超市有電動助動車,服裝可能沒有XS碼,但一定有XXXL碼,甚至XXXXXL碼......
大家從小被養成的中國胃,在美國被突然換成沙拉、漢堡、薯條、牛排、各種花式冰淇淋、奶製品等高熱量食物......
再加上剛到美國生活沒規律,吃飯免不了飢一頓飽一頓,不僅很容易導致內分泌失調,假期回國時長個十斤膘真的不是夢。
對很多愛美、希望保持苗條身材的同學來說,在美帝要保持身材真的超大考驗。
推薦閱讀:
※終於「栽培」出常春藤名校高材生,但怎麼孩子非但沒「成功」,反而感到痛苦不已?
※The Rise of Masters Programs in Data Analytics and Related Fields
※申請分享 | 哈佛、耶魯、斯坦福……名校收割機如何煉成
※留學理財最易陷六大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