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營銷大坑,室內設計師經常自己跳進去

這個營銷大坑,室內設計師經常自己跳進去

13 人贊了文章

室內設計師所做的工作,是「商業設計」。

既然牽扯到商業,就必然存在營銷的問題。設計師無論能把設計做得多麼NB,如果不把服務賣出去,一切都是鏡中月水中花。

在「談買賣」的過程中,最常聽到的兩個詞:「營銷」和「談判」。這二者有區別嗎?有!而且是極大的區別!而正因為沒有分清楚營銷和談判的區別,導致一大半的設計師(也包含市場人員)一開始就跳進了坑。至於到底是什麼大坑,等我們區分清楚營銷和談判以後,再來詳細描述。

營銷和談判的區別,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

一個人逛街,進了服裝店,發現有件衣服挺漂亮,於是就問老闆:老闆,這衣服多少錢?

殷老闆的回答是:先別說價,你要喜歡就先試試,合適了,再談價,不合適談了也沒意思。試衣間在那裡,你穿多大的?我給你找一件。

譚老闆的回答是:那件是出口轉內銷的,800一件,如果再買條褲子,還可以打九折。

聽出區別來沒有?你說誰更容易賣出這件衣服去?

殷老闆就是在做營銷,而譚老闆就是在做談判。

談判是針對局部利益的爭奪,最常見的,就是價格談判,俗稱砍價,接刀。其他談判類型也有,比如條件談判:如果你今天就確定能交定金,我現在就可以去跟你申請保留本次活動的名額。

營銷是包含了讓客戶喜歡,然後讓客戶為這種喜歡買單的全過程。這個解釋雖然不夠學術,冒著一股子土腥味兒,但絕對夠接地氣。

那接下來的問題就來了:是談判大於營銷,還是營銷大於談判呢?

見過那種門口掛著「謝絕講價」牌子的店鋪沒?可見,未必一定非要談判才可以達成交易,不談判,照樣可以成交。但無論如何,你可以謝絕講價,你還能謝絕讓客戶真的喜歡上你的商品嗎?莫非有誰見過類似「本店衣服謝絕試穿」之類的牌子?非但如此,越是品牌服裝,反而越發注重試衣間的設計。(好啦,擦擦口水,我沒說優衣庫)

因此,營銷,是從見面,到成交的整個流程的,而談判,只是營銷中的一個環節而已。

這就不得不說到本文題目所說到的「設計師最容易自己跳進去的大坑」了:拿談判代替營銷。在裝飾行業里,這種情況在裝企里比比皆是,不信,看看下面的例子:

客戶來到一個裝飾公司里,最常問的問題是什麼?幾乎99%的客戶都會問一個問題:我這房子XXX平方,要簡約點,溫馨點,大氣點,……點,要多少錢?這不就是完完全全的逛服裝店的翻板嘛:連試穿都沒有過(連到底裝成什麼都不知道),張嘴就問多少錢。(公裝略有不同,但基本思路都差不多)

而一大半設計師,或者業務員的回答呢?基本就三大類:

第一類幾乎就是譚老闆的翻板:像您這個房子,按我的經驗,只要XX萬就能搞定。或者諸如此類的回答。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感覺不說個價格,就根本沒法讓客戶滿意似得 。

第二類:先半推半就,說兩句諸如「不知道您家裡裝成什麼樣,不好報價」或者「不知道您使用的材料,不好報價」之類的,然後在客戶一再追問下,硬憋了個價格出來,

第三類算是死得最慘的:咬死沒說,但客戶已經在心理嘀咕了:這家怕是價格高,不敢說吧。信任度已經大打折扣。

以上三類回答,幾乎可以說,是覆蓋了80%以上的裝企營銷人員的。

這種回答方式最糟糕的負面影響就是:如果你一旦說了價格,那麼,後面看你任何問題,客戶都是戴著「這個裝修價值XX萬」的眼鏡去看的,一旦客戶帶上了這個「價格的有色眼鏡」,看什麼都偏色。這會給設計師的營銷帶來巨大的麻煩。而如果你咬死不報價,但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那麼客戶又會自動戴上另一幅有色眼鏡——這個公司的價格八成很高,一直不敢說。

無論戴上哪副價格的有色眼鏡,市場人員和設計人員都已經給自己找了不小的麻煩。

那麼到底要如何回答才好呢?如何才能讓客戶心服口服的接受你的解釋,不去追問價格,而是願意先去試那件衣服呢?我就看這篇文章的點贊量或者回復量吧,如果能有點兒量的話,日後我就開個免費課講解。保證你腦洞大開。

特別說明的是:這樣的課,我甚至歡迎業主朋友也來聽,這不是一堂怎麼「對付」業主的課,而是一堂很講道理的課。一堂可以讓裝企和業主都能點頭認同的課。


推薦閱讀:

中國傳統宅院,獨一無二的氣質
2018最完整室內家裝傢具尺寸大全
谷居 | 設計師:什麼才是高效率的談單
這些大師一直用的家居配色,其實傻瓜到哭!
作為一名女設計師是腫么一種體驗?

TAG:室內設計師 | 設計師 | 營銷策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