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教育:學習是為了什麼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用來概括中國的傳統教育的思想最合適不過了,這句話出自《論語·憲問》,意思是古代人讀書是為了提高自身修養,現在的人讀書是為了給別人看。所謂「為己」是說學習的終最終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做一個真正的人,為了自己德行的提升。所謂「為人」是指學習是為了做給別人看的,取悅於人或追名逐利。
說到中國古代教育,就不得不提起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魯國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
孔子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是儒家學派創始人。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並不是「學以為己」這項觀點的唯一倡議者,孔子認為孔子之後的思想家,包括許多不屬於儒家傳統的思想家,都應持續堅持這種觀念。
繼續傳承並發揚孔子的思想的是孟子,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他強調的重點是更傾向於獲得學習的樂趣:「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這句話中孟子比較重視的是學習必須能為個人帶來樂趣,而不是個人道德因學習而能夠獲得的進益。
孟子雖然改變了強調的對象,但其中的本質未變:教育的價值首要早個人的自我滿足,接著才是對社會的效用。孔孟二人對教育的重視,和他們只關注現世的思想也正好相輔相成。個人唯有完成學習,在社會上的地位才有意義。
儒家還有一位重要的思想家荀子,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荀子對教育的觀點與孟子完全相反,不過,荀子是全神貫注於教育議題。他重申孔子的名言:「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孔孟荀這三位思想家都強調教育的個人重要性,可見儒家思想乃至中國傳統都認為,個人道德的完善與由此得到的喜悅,即是教育的主要目標。
教育對個人發展的價值,一直是儒家傳統中的重要思想,但這項理論並非儒家獨有。道家也提倡類似的觀點,道家代表莊子(約公元前369年),經常以委婉的方式探討學習學習行為,偶爾還挖苦。不過雖然他公然嘲諷知識,實際上卻著迷於知識的本質和獲取知識的過程。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己。」這句話譏諷的對象並不是知識的價值,而是人看待知識的方式。他心目中追求知識的正確之道:唯有悠然自得的態度看待自己的學習對象,才能獲取真正的知識。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
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
從《庖丁解牛》中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學習的真正成就,就是與個人追求理解的對象融為一體,而得以悠然其間。任何人讀到這則寓言,不可能不注意到其中的美學特質,莊子的用意也是正要從美學的角度解析知識。
朱熹(1130-1200),他是中國教育理論數一數二的重要人物,一再倡導儒家思想中為學習而學習的觀念。他認為,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與知識合而為一。朱熹大概是公元1200年後長達八百多年間最具影響力的儒家思想家,一般公認他是理學運動的領袖。他指出,追求知識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達到個人道德的完善,他創立的書院,就是讓追求知識的夥伴能夠互相砥礪、共同完成教育目標的地方。
在這裡,不禁想到因朱熹的提倡而取的經典地位的《大學》。《大學》中提出道德培育的八大步驟: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家有多麼重視個人的道德品行與社會及政治和諧之間的關係,過去兩千多年來一直被中國人反覆強調,,並化成他們心中天經地義的觀念。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已經成為每個學者心中的圭臬,古代每個學習的人都在踐行這一準則,從把修身放在第一位可以看出,中國古代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簡而言之:學以為己。
推薦閱讀:
※大家都是為什麼購買泰國房產的?
※今天的中國,有一個可怕的現象:全民富二代!
※你真的懂孩子嗎?
※永州市優秀教師和先進教育工作者擬表彰公告
※幼兒學習編程真的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