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化的設計產品和標準化了的設計
來自專欄建築,藝術相關的雜文集6 人贊了文章
商品化的設計產品和標準化了的設計
原文發表在 本義建築公眾號,發表於2018年8月4日。
作者:王青
上海的建設用地已經飽和,這兩年大量的建設項目從原來的新建轉變成改建。充分利用零碎的城市空間變成了這兩年的主題。城市微更新,這一新的口號被市政府落實引導為一個個具體的項目。說是微更新,其實只是和之前的大拆大建相比來說的。其建設規模從一個市民角度來說,從一個使用者個體來說,還是很巨大的。以單位個體使用者而言,日常的使用面積都是以百平方米為單位的。與這些微更新相比,一條一公里長的街道,幾千平米的橋下空置空間,還是十分巨大的。當然,從動不動幾十萬平米的開發建設體量來看一個設計,到以幾千平米的尺度來看一個設計。確實是拿著顯微鏡來觀察了。這一點上,設計的精細度是在提升的,設計與人的關係是更緊密的。只不過決策者是否能快速轉換思維,從大規模標準化的設計中轉換評判設計的眼光,這是一個考驗。
傳統的設計教育和設計手法,大多是一些約定俗成的「套路」。套路用的是否熟練,是否高效,是大多數學校和設計院公司的一個潛規則。如:一個設計,首先要從設計任務書入手。那什麼是設計任務書呢?簡單來說,就是把一個含糊的真實世界中的複雜問題簡化成幾個項。具體說,如果你作為一個使用者,想要一個稱之為「家」的地方來容納你的生活。這個「家」在任務書中就被切分成了「客廳」,「餐廳」,「卧室」,「衛生間」。每個被剛才這些名稱定義的空間,又被進一步細分,進一步定義。最終每一個定義都變成了若干個解決方案。如卧室必然有床,床必然根據人數分為單人床和雙人床。一個睡覺的需求,就被最後物化成了對床的選擇。這個過程在傳統的設計套路里,是行之有效的。因為用一個可控的模式來限定住了一個不可控的具有無限可能性的設計探索。從此,睡覺的需求不再需要去思考什麼是睡覺,睡眠分幾種,睡眠的質量又是如何和環境空間發生關係的,每個人的睡覺習慣又是如何的。這一切的一切都不再需要被考慮,只需要選擇一個叫「席夢思」的東西,然後選擇單人雙人,歐式還是日本式。從商業角度和工業化來看,這樣的流程是完美的,是進步的,是要被歌頌的。但作為一個設計師,看到的則是一個個被商品物化的生活,一個個沒有設計的「設計」。
我們的生活正是被這樣的「商品」定義著,物化著。作為一個現代人,已經無法擺脫這樣的限定。但作為一個設計師,如果對自己每天的設計工作的認識停留在上面所說的任務書的定義之中。這顯然是一個巨大的錯誤,背離了設計的本意。而這樣的錯誤幾乎存在於從學校教育到現實社會上。不但存在,而且佔主導。不但佔主導,而且幾乎被認為唯一正確的方式。我無意討論這樣現實存在的歷史路徑,不想一路討論現代主義,功能主義,蘇聯模式的影響等等等等。我想說的是,無論歷史是怎麼過來的。重要的是,我們現在已經在這裡了。站在了歷史的最前端。我們能否擺脫對「設計」套路的慣性思維,重新審視設計本身的價值,重新發現尋找更好的設計方法,這對每一個設計師來說,才是真正的設計考驗,而不是更快速的排出符合人防和防火規範的地下停車庫平面。
在每一個經手的項目里尋找一套量身定做的設計語彙和設計解決方案,是一件富有挑戰但十分有趣的事情,特別當這個項目本身就具有特殊的獨特性,正如最近接觸的一個項目:虹橋中心花園的橋下空間入口。
橋下空間本身的空間獨特性加上作為公園入口的功能重疊,為這個項目帶來了不一樣的難度。而設計也是從這兩個方面展開。從對進入公園的主要人群根據不同時間段的不同,分析出不同的功能需求。
而不是從任務書中羅列的一些常規功能進行分配面積。事實上,很多時候設計任務書中給出的功能需求都是沒有經過調查,只是想當然的所謂常規功能需求。這樣的結果對於之前的常規追求速度的項目而言,是效率的體現。而對橋下空間這樣的特殊項目,會帶來巨大的設計結果與實際不匹配的結局。事實上這種不匹配,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幾乎每個人都能從自身的日常生活中體會到這樣的事情。在這個項目中,區分了不同人群不同時間段的需求,在時間和空間上劃分了大致的區域,讓有些需求可以利用時間錯開空間使用。
由於公園連接地鐵站,有大量的人流穿越公園。對於通勤的人流,又根據不同的速度區分出上下班的快速人流和日常進入公園的人流。避免了傳統公園入口設計成開放式的大通道入口,既浪費空間又造成人流通行的不同方向的衝突。
在設計語彙上,現有橋下空間大量的圓柱形支撐柱是一個顯著的空間支配語彙。巨大的混凝土圓柱支撐其整個梁,由梁托起橋面。這個清晰的空間與力學結構關係是橋下空間的空間基調。
基於這個特點,設計語彙用了大量的市政設施常用的PVC管來作為設計的基本元素,通過大小不同的排列組合,空間切割。形成了功能需求的各種空間:燈具,花壇,座椅,休息區,涼棚,封閉的功能空間如廁所。
這些不同的經過切割的圓管形成的空間多樣性十分迷人,但同時又保持了設計語彙元素的統一性,為整個入口橋下空間帶來統一的視覺元素。
設計結果的與眾不同,是從項目不同的解讀出發的。對於任何一個項目的不同解讀,才導致了不同項目的設計結果。一個新的設計結果必然是從一個不同的解讀開始的。巧的是,與這個橋下空間不同,我之前還真設計過橋樑。多年前當我還在上班的時候,設計過上海徐匯西岸的龍騰大橋。當時的設計任務書要求是配合2010世博沿江景觀帶設計一個景觀橋。
常規的設計套路一定是,先確定橋樑採用的結構類型,然後再在這個結構類型基礎上做造型美化,取得有別於其他橋樑的「景觀「效果。這是由於橋樑設計常規上是由橋樑工程師主導的」結構「設計,和建築師的設計邏輯是完全不同的一種設計。與這次的橋下空間的設計路徑類似,當時從分析需求使用出發,分析了周邊未來使用人群的需求,把橋分為上下兩層。
利用人流和車流的速度不同而對跨江的弧度要求不同,設計了上層緩和的弧度跨越更大的長度作為車流同行,下層更劇烈的弧度和更短的跨度作為人流和自行車的同行。
人車完全分流,互相都見不到對方的存在。這樣的好處是,下層的人流通行空間完全變成了一個跨江觀光遊樂的休閑空間。
設計任務書是標準化商品化的設計流程產物。與之配套的是流程化的設計思維模式。這個在上面已經說了很多了。流程化的好處是效率。但效率不再成為必須的時候,重新思考設計任務書,是找到新的解讀項目的一種方法。
文 | 王青
? 本義建築| 獨家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授權請聯繫 office@origin-architecture.com
原文發表在 本義建築 公眾號
推薦閱讀:
※中國最年輕的省會城市
※世外桃源竟存在於中國!連老外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關於汕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浪子情感教育:你身邊的女人層次,取決於你所在的城市
※邯鄲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