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聽不得批評,怎麼破

孩子聽不得批評,怎麼破

來自專欄育兒降妖記2 人贊了文章

眾所周知,這世界上有兩種人:

一種是聽不得批評的人。

還有一種是死人。

人但凡活著,就必然對「批評」一事深惡痛絕。

有的人遭遇了批評後還能面帶微笑,並不是真的「聞過則喜」。他們只是比較擅長控制面部肌肉而已。

你不會知道他們在心中默默複習了多少遍MMB,也不會知道他們後來向什麼人發泄了情緒。

所有人都討厭被批評。無論年長或年幼,外向或內向,富有或貧窮。

然而,幾乎所有人都能從批評他人中獲得快樂。不管你承不承認,在背後議論他人,的確是件令人心曠神怡的事情。

結果是,只要你活著,你就會被批評。

這便是人生所不得不面臨的悖論。

如何應對批評?

這特么根本不是一個早教問題。

這是個人類學問題啊。

1.

一如既往,上述內容和正文沒什麼聯繫。大家習慣就好。

現在我們開始討論點嚴肅的事情。

孩子聽不得批評,表面上這是一個問題,實際上是三個問題。

它首先是個安全感問題;

然後是教養手段問題;

最後是個社會適應問題。

安全感這玩意大夥都知道:人格建構的核心元素。一個人只有感到自己是安全的,才會忠於自我,才會談笑風生,才會探索世界追尋夢想拯救人類。一個覺得不安全的人只會被焦慮圍繞,畏畏縮縮地活著。

所以養孩兒的第一位是培養安全感。孩子的安全感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受到父母的無條件關愛,二是對自己的能力感到自信。

而小孩子是沒有能力評價自己的,所以他們對自己的看法基本取決於他人的評價。你老批評他,他就覺得自己很糟糕,安全感就沒有了。

所以他們當然怕批評。這和他們怕火怕高怕壞人一樣正常。

「2歲的孩子,聽不得批評,怎麼破?」

根本不需要破。

這個歲數的孩子根本不需要批評。

很多時候,我們批評別人,並不是因為這個人需要批評。

而是我們需要找個人去批評,來發泄心中淤積的情緒。

當然,我們也沒錯。負面情緒總是要發泄。

但發泄的對象,最好不是孩子。

2.

當然,「批評」也不是一無是處。它畢竟是種重要的教養手段。

如果你光給孩子愛與自由,讓他們事事順心,他們很容易就「熊」掉了。

如果孩子不用管就能長好,那山裡的野孩兒應該比誰都知書達理。

所以,等到孩子長到3、4歲了,基本建立起安全感、愛生活愛祖國了,那就可以適當地批評批評。

但批評不能瞎批評,要講究方法。

首先,批評不要帶有情緒,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批評要是帶著情緒,那它就不再是批評,而是宣洩個人情緒,對孩子百害而無一利。

其次,批評時要顧及孩子的感受,凡事應讚揚為主、批評為輔,讓孩子覺得他大面上是好的,只是有些細節需要調整。其實這個方法咱們都挺熟悉的,平時工作中給同事提意見時咱就都是這麼乾的。

第三,不能光批評,還得指出改進方法。少談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多談他做得好的地方,以及他將來要怎麼改進。

這樣的批評就是有建設性的批評。它對孩子的自信心和情緒的損害能能降到最低,也能讓孩子知道自己前進的方向。

3.

有建設性的批評,說著容易,做到卻很難。

因為它需要家長改變自己。

但是,如果你能克服自己的弱點,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冷靜、客觀、友善的批評者,你就會覺發現:

其實它也沒什麼淡用。

因為吧,就算你能成為一個有建設性的批評者,孩子周圍還是會充斥著無數情緒化的批評者。

他們簡單粗暴的一句咒罵,就能讓你的努力化為烏有。

而且,隨著孩子長大,接觸社會變多,會遭遇越來越多的無理咒罵。這些咒罵對他們的身心成長都極其有害。

但你能怎麼樣?

這就是社會。

孩子要長大,就必須得經受這些。

所以,接受批評,本質上是個社會適應問題。

你想在社會裡活著,就得忍著它的糟粕。

4.

你對孩子批評得多,他們的自我評價就很會很低。一走上社會,再被牛鬼神蛇們罵上兩句,他瞬間就能崩潰給你看。

你對孩子批評得少,或者批評得很有方法,結果孩子沒見過簡單粗暴的批評,一走上社會,突然被來上那麼一下,他又瞬間崩潰了。

綜上所述,批評多一些、少一些,並不是核心問題。

核心還是要讓孩子內心強大。

內心強大,就是要自信。

自信的基礎,就是多做事情,而且要把事情做成。做成的事情多了,遇到什麼情況就都不怕了。這時候遇到幾句批評,縱是心中不爽,也不會太以為意。

最終,還是要磨鍊自己的問題解決能力。

這個道理,對孩子,對成人都是一樣的。

本文的中心意思是:內心強大的人,才能經受批評。

所以,誰要批評我,我就死給你看。

請點贊。

推薦閱讀:

1-3周歲孩子的啟蒙認知,有這款小程序就夠了
北京早教機構排名2018:為什麼家長要和孩子共同早教?
科學早教的規律
會說話就會說英語(二十五)
新生兒早教

TAG:兒童教育 | 早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