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篇:如何在短時間內,快速成為某個領域的高手?

第124篇:如何在短時間內,快速成為某個領域的高手?

來自專欄創業商機與敗局復盤4 人贊了文章

上一篇文章當中,我舉了好幾個例子:

王興的美團 Vs 騰訊和Groupon合作的團購項目高朋網

滴滴打車 Vs 美團打車

美圖秀秀 Vs 可牛影像

一個老外的婚介網站(免費模式) Vs 眾多收費的婚介網站

Hao123網址導航 Vs 中小網站與搜索引擎

……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共同的現象:同樣的項目,差不多的做法,有的團隊做成了,有的團隊卻做失敗了,而且,最終做成的,往往並不是當初技術最牛、錢最多、資源最多的那個團隊。

既然不是技術最牛、錢最多、資源最多的團隊勝出,那是什麼原因決定了誰勝誰負呢?

上篇文章中,我粗略地指出,是不同CEO對同一個事情的理解不同造成的。

CEO對項目的理解不同,就會制定不同的戰略方向,就會造成不同的結局。

基於此,其實我們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

那麼為什麼有的人理解就是深刻一些,有的人理解就是膚淺一些呢?

或者說,為什麼有的人,他們看問題總能看得比其他人更加透徹呢?

是運氣嗎?

不是,因為很多創業者是連環創業者,能夠連續多次把多個不相關的事情做成,這就不是運氣了。

是因為經驗不同嗎?

有部分是,有部分不是。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上面列舉的很多創業項目都是新事物、新行業,誰都沒有這個新行業的經驗,都是從0開始的。

當然了,萬事萬物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創業者在其它行業裡面的經驗,有很多也可以應用到新的項目裡面來,比如王興之前創業過好多次,都失敗了,充分汲取了教訓,肯定有助於美團的創業成功。

所以,我覺得只能說,部分是,部分不是。

既然是這樣,那麼,他們對同一個項目的不同理解深度,最根本原因是什麼呢?

我覺得,最根本的是快速學習的能力。

而且,是在沒有人教的情況下,自我探索、快速學習、快速成長的能力。

這種能力非常重要,能讓一個人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成為某一個領域裡的高手。

既然是這樣,那麼,我們普通草根創業者可以擁有這種能力嗎?

如果可以,那麼,怎麼樣才能擁有這種快速學習能力呢?

或者說,怎麼樣才能讓自己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為某一個領域裡的高手呢?

1. 我們要讓自己時刻處在「刻意練習」的狀態,而不是「低水平重複」的狀態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說過,中國象棋,我可以盲棋1對2。

但是,人貴有自知之明,我的水平其實不怎麼樣。

要是我和一個就算只經過1年專業訓練的職業棋手下,我肯定會被虐得很慘。

1年專業訓練的哦,就1年,我就干不過了。

要知道,我也算是有十幾年業餘棋齡的了,但是,隨隨便便一個剛入行的職業棋手,也許是一個小孩,就可以狂虐我。

(當然了,我還沒有真和職業棋手下過,但是,料定上述結論,無疑。)

為什麼呢?

因為我是業餘選手,純的。

我下棋都是野路子,儘管都下了十幾年了,但是,基本上一直處於「低水平重複」的狀態。

我下棋,完全是為了消遣娛樂,是為了爽,是為了獲得一種「贏」的快感,所以,我經常會找水平不如我的人下,比較少找水平比我高的人下。

換句話說,我經常讓自己待在舒適區,很少做刻意練習,因為刻意練習很辛苦。

比如,整天研究棋譜,多枯燥?

比如,你和水平和你一樣或略高於你的人下,勝率就會下降,經常受挫。

而職業選手呢?

他們每天都處於「刻意練習」狀態。

所以,他們每天都在進步,時時刻刻都在進步。

哪怕他們只「刻意練習」了1年,他們也比我玩玩打打練了10年的人厲害。

我喜歡打撞球。

以前教書的時候,空閑時間多,有事沒事就和同事一起去戳兩杆子。

那個時候戳得多,現在少了。

以前純粹是為了娛樂,為了消遣。

如你所料,我這等於是一直處於「低水平重複」的狀態,所以,撞球水平一直上不去。

要是誰曾經跟過教練,學過十來個小時的,來跟我打,那我對他而言就是小菜一碟。

沒辦法,就算我這樣玩玩打打練個10年,也沒用。10年的「低水平重複」也許只等於人家「刻意練習」十幾個小時而已。

馬上又要高考了。

這讓我想起以前讀研的時候和同學吹過的一個牛。

當時我是怎麼吹的?

我說,如果讓我穿越回去,哪怕讓我在家裡自學,哪怕只自學2年,可能也可以考個***以上的分數。

這個牛逼吹得有點大,我現在寫出來都臉紅,所以用*號代替了。

但是,那個牛,我也不是毫無根據、胡亂瞎吹的,我是根據我當時掌握的做事的方法論來吹的。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

高中時,成績特別好的,往往並不是最用功、最賣力的那種學生。

是那種經常打打籃球、看看小說、聽聽音樂,閑得有點蛋疼的學生,看上去他們好像在玩玩打打,但是每次考試,他總是全年級第一。

他們這種人的存在,曾經一度讓你嚴重懷疑自己的智商。

其實,你完全不用懷疑自己的智商。

因為,這裡面存在一個嚴重的思維誤區。

備戰高考,這絕對是智力活,不是體力活。

我這裡不是指「學知識、做題目」這樣的智力活,而是指備戰高考的策略,屬於智力活。

你需要有一個非常好的備考策略。

但是,很多高中學校根本沒有什麼備考策略,甚至,他們都有把這個事變成一個體力活的傾向。

當然了,我這裡絕對不是否認勤奮的重要性,我只是想提醒,不要盲目地勤奮。

備戰高考,完全要用巧勁,而不要用蠻勁。

試問,你讓學生把已經會了的題目重複做1萬遍,除了浪費他們的寶貴的青春之外,還有別的用處嗎?

這樣的「低水平重複」根本沒用。

學學那些輕輕鬆鬆考高分的學生吧。

他們牛叉,只不過是因為他們的學習方法牛叉。

怎麼個牛叉法?

他們時時刻刻讓自己處於「刻意練習」的狀態,而已。

他們一步一個腳印,每一步都能夠踏到實處,每一步都在進步,沒有浪費時間做什麼無用功,所以,他們才能輕輕鬆鬆地贏。

這與他們智商的關係,其實不大。

(寫到這裡,我在想,我是不是應該趁著高考來臨之際,蹭一下熱點,寫篇類似《高考之前,看看此文,提分10分以上》文章?別笑,我真能幫很多人提分至少10分,考場不光是做題這樣的戰術技巧,還有整體戰略上的應對策略。只不過,我這篇文章的主題不是高考,所以這裡只能略過。)

仔細想想,「低水平重複」與「刻意練習」可以解釋很多常見的現象:

為什麼你寫字寫了20年了,字還是寫得這麼難看?而隔壁9歲的小朋友請了個書法老師,幾個月之後,他寫的字比你好多了。你慚愧不慚愧?害羞不害羞?

為什麼你說普通話說了十幾年了,沒見你說話越來越溜,而小明同學報了個普通話培訓班,練了好幾個月,聲音就像播音員了。

做同一個工作,為什麼有的人工作了2年,就比工作了10年的同事還牛逼?

你打羽毛球打了十幾年了,為什麼一個毛頭小伙,請了個教練,訓練了短短3個月,他就可以打得你「滿地找牙」?

2. 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保持好奇心,多問自己問題

一直以來,都是家裡、學校、工作單位讓我們學,我們才學,這屬於被動的學習。

要想迅速成為某個領域的高手,持續不斷地精進,我們要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要由「要你學」變為「我要學」,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主動求知。

這需要你有足夠強烈的求知慾。

(說到求知慾,我想起了一個事情:上周末,我給《從0到1》的讀者答疑。我讓他們提問,我好集中所有問題,錄製視頻集中答疑。但他們非常不認真,我強烈地批評他們求知慾不強。作為創業者,求知慾如此不強,學習如此被動,只想舒適,那還怎麼搞?求知,肯定是需要你自己有足夠強烈的動機,發揮主觀能動性的。)

求知慾強的人,在生活中也好,在工作的時候也好,在閱讀的時候也好,遇到什麼情況,他會刨根究底,問個為什麼的。

而問題往往就是答案。

問自己高質量的問題,就會得到高質量的答案,獲得高價值的知識,就會更快的提升自己。

3. 持續微改進、快速迭代、及時反饋、反省、復盤

今天想起寫「低水平重複」與「刻意練習」這個話題,是有原因的。

我最近在學個東西,好一陣子了,都沒有什麼進步,我有點煩悶。

於是我反思了一下,發現自己懈怠了,陷入了「低水平重複」的狀態,而不是在「刻意練習」。

要知道,「刻意練習」是有一點點小痛苦的,就像鍛煉身體一樣,有效果的時候,你是難受的。

而人都是懶惰的,都想待在舒適區,所以,會不自覺地又回到「低水平重複」的狀態當中去了。

這是人性,沒法改變。

所以,你必須做好吃點苦的打算,而且,你需要時不時地反省一下,不然的話,你不自覺地又回到了「低水平重複」狀態了,可能你還沒意識到。

當然了,「刻意練習」是有點辛苦的,特別是做難度有點大的事情。

所以,我們應該但求持續微改進,但求每天都有微進步,集跬步至千里,不求一口吃個大胖子,不求一蹴而就。

總結:

簡單來說,「低水平重複」,就算你做了100年,也沒用。

因為你不過是在原地踏步,100年之後,你還是老樣子。

而「刻意練習」呢?

「刻意練習」表示你時時刻刻都在刻意提升、校正自己,表示你時時刻刻都在進步。

所以,「刻意練習」可以讓你在極短的時間內,飛速進步。

可以讓你工作2-3年,就可以超越普通工作了8-10年一直在「低水平重複」的同行。

只是,知道不等於能做到。

首先,你需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由「要你學」變為「我要學」。

其次,你需要能吃苦,能長時間忍受「刻意練習」帶來的辛苦,因為就算你做的是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單調乏味的反覆「刻意練習」也是毫無樂趣可言的。

再者,你需要持續不斷地微改進,及時反省、復盤,當發現自己不自覺地又回到「低水平重複」狀態中去了的時候,及時地把自己調回到「刻意練習」的狀態中去。


推薦閱讀:

[每天三件事]——度過第一個100天,我收穫了什麼?
突破思維邊界,才是最有效的學習
??讀了這麼多書依舊過不好這一生?《精準學習》閱說書#20
音讀vs默看。科學說話,效果哪個好、最適合記憶的各是哪種內容?
分析(1):推理高手是如何看新聞的?

TAG:學習方法 | 高效學習 | 職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