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習得性無助」:教會孩子,不要同情自己

拒絕「習得性無助」:教會孩子,不要同情自己

來自專欄愛麗絲與奇妙豆:北美幼兒教育22 人贊了文章

最近在重讀《挪威的森林》。裡面的男二號永澤,絕對是個段數極高的「優質渣男」。他英俊瀟洒、才華橫溢,卻壓根不把忠貞和感情放在心上,向來只考慮自己,將真心愛他的女朋友初美傷得體無完膚。

但是,這個讓人恨得牙痒痒的「渣男」,說過的許多話都甚有道理。

比如,男主角渡邊問他,是否也會偶爾對人生產生恐怖感。永澤說:「理所當然。但我並不把它當作前提條件……我要百分之百地發揮自己的能力,不達到極限絕不罷休。想拿的就拿,不想拿的就不拿,就這樣生存下去。不行的話,到不行的時候再另行考慮。反過來想,不公平的社會同時也是大有用武之地的社會。」

「我並不是仰臉望天靜等蘋果掉進我嘴裡,我在盡我的一切努力,在付出比你大十倍的努力。」

永澤在刻苦學習後通過了外務省考試,入職外交部。他對渡邊說了一段話,大意是說,每當自己看到那些不努力卻怨天尤人的蠢材,就氣不打一處來,既然不努力,憑什麼抱怨命運呢?他在分別時衷心告誡渡邊:

「無論如何,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的勾當。」

以前我還不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在進入社會很多年以後,再回味這句話,竟然突然有了種頓悟之感。

從一名兒童教師的角度來看,「自憐自哀(Self-pity)」確實是種最糟糕的情緒。「自憐自哀」的情緒會毒害人的心靈,很容易讓孩子陷入一種「習得性無助」的怪圈。我寧願遇上十個大哭大喊的孩子,二十個調皮搗蛋的孩子,也不願意見到一個對自己完全氣餒,成日自我同情的孩子。因為,完全氣餒的孩子常常以一種無助的「受害者」姿態出現,想要鼓舞他們、贏得他們的合作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些孩子由於某些原因,變得膽怯退縮,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力量,不信任自己值得被愛,對生活完全放棄努力,既不肯競爭,也不願合作。遇到這樣的孩子,我最頭痛,因為幫助他們是一件艱苦卓絕的工作。首先,要找出他們如此消沉的原因,改變環境以幫助他們跳出「天生受害者」的循環,逐漸建立「我可以」的信心。這類孩子的轉變,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否則非常難以完成。

我記得曾經遇到過一個這樣的孩子。他之所以消沉無助,是由於他有一個過於成功的大哥。哥哥比他大10歲,當他還是個脆弱的孩子的時候,哥哥顯示出的能力和野心已經讓哥哥自己顯得「像是個男人了」。父母對於哥哥的成就寄予厚望,同時對於孱弱的小兒子多少表現出失望。孩子心裡明白,自己再怎麼死追活攆,也無法在「男性化氣質」方面超越大哥,所以乾脆徹底的放棄。在學校,他遇到一點挫折就哭,就連鞋帶扣不上這類很小的事,也可以讓他完全陷入絕望的深淵,躺倒在地默默抽泣著,什麼也不做,等著同伴或者老師來幫他系鞋帶,再關切的扶他起來。

父母對小兒子的「習得性無助」,顯示出完全的放棄和不耐煩。他們寧願直接包辦他所有的生活瑣事,也不想好好去面對和解決小兒子的心理和情緒問題。這就導致父母習慣於把更多的鼓勵、獎賞和期望放在大兒子身上,導致大兒子有了更強的變優秀的內驅力,而最需要鼓勵的小兒子卻得不到關注和鼓舞。

當我意識到這一點以後,我開始阻止別的孩子給予他特殊關照。特殊關照,意味著他和別人不一樣,他比別人更弱更無助,需要更多關懷,而我希望他不要這樣看待他自己。當這個孩子又一次坐倒在地,抽泣著說「我拉不好衣服拉鏈」,我並沒有給予他及時的回應。他等了半分鐘,又一次哼哼唧唧的哭訴起來,我用眼神制止了想要上前幫忙的別的孩子,只是溫和的對他說:「我相信你知道該怎麼做。」

那孩子愣住了。接著,他又試了一次,還是很笨拙,沒能拉好拉鏈。我鼓勵他,說「這種情況下,你覺得怎麼辦比較好呢?」他開始將求助的眼光投向其他孩子。他們七嘴八舌的給他建議,有的說「再試一次」,有的說「換一件外套」,還有的直接用自己的外套演示怎樣拉拉鏈。那孩子想了想,告訴我,他打算不拉拉鏈,敞開外套和朋友們一起玩,我平靜的接受了。他看起來心情變得平和愉快了。這就是自主決策的力量:他沒必要把每件事都做對,但是,他開始明白自己有做出決策的能力,而且即便是失敗(拉不上拉鏈)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是什麼世界末日。同伴和老師都平靜的接納了他的失敗,這對他擺脫長期形成的「習得性無助感」來說很重要。

當然,要擺脫一個長期形成的負面心理習慣,是很困難的。不僅對於孩子是這樣,對於成年人也是一樣的。每個人活在世界上都會經歷挫折,沒有誰的日子是輕鬆容易的。但是,即便是心智堅強的成年人,每天自憐自傷的情緒也不得超過5分鐘,否則就容易變得愈來愈消沉。現代人的壓力太大了,「習得性無助」一旦處理不好,就容易演變成輕度抑鬱。

說起擺脫無助感和「不同情自己」,我最服的,還數《亂世佳人》里的郝思嘉。她經歷了初戀移情別戀、丈夫去世不得不年輕守寡、母親去世、父親破產後精神失常、家園在戰火中徹底淪陷、從富家千金變得一文不名,後來又為了生計數次改嫁等等一系列的人生挫折,讓人懷疑這個富養出的嬌滴滴的美人,命運怎麼會那樣壞。

她那雙白皙的小手,曾經只需要接受追求者們愛慕的親吻,現在卻不得不親手下田耕地、摘棉花、做各種粗活,還要照顧家裡神志不清的老父親和幾個孱弱的妹妹。她拚命幹活,為了填飽自己和家裡好幾口人的肚子。

郝思嘉在最絕望的時候也哭過,但她從來沒有放棄過抗爭。她的名言是:

「等明天吧,明天我就能想出辦法來,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像復仇女神一般緊握著雙手,站在十二橡樹莊園的滿目瘡痍中,對著天空高聲發誓:

憑上帝作證,憑上帝作證,他們休想打垮我,我一定要度過難關!當一切結束後,我再也不要挨餓,我的家人也不要。即使讓我去撒謊、去偷、去騙、去殺人,憑上帝作證,我永遠也不要再挨餓。」

問題來了:為什麼面對同等程度的打擊,有的人會變得退縮無助,而有的人則越挫越勇呢?

這不僅僅只是個人堅強與否的問題。正如我們以前說過的一樣,所謂性格塑造命運,也許只是命運塑造性格。誰也不知道「命運」和「性格」,哪個才是大前提。每個人的先天氣質和後天環境的差別都很大,有時候我們以為別人脆弱,其實說到底只不過是我們幸運。

堅強一如郝思嘉,她的成功也是有緣由的。郝思嘉從小是在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富養下長大的。從父母到家裡的奴僕再到愛慕她的追求者,誰都愛她,在那個女性被嚴重低估的時代,父親就願意把她這個長女當作兒子一樣對待,教她騎馬打獵,和她比賽,指著家裡廣闊無垠的土地告訴她「以後想嫁誰,憑你喜歡,我會把這一片珍貴的土地都贈與你」。這一切造就了郝思嘉對自己的信心。後來,在戰爭爆發、家破人亡之後,瑞特出現了,他也無條件的愛著郝思嘉,支持幫助她的每一個決定,也接納她性格里所有的陰暗面。

一個被愛得足夠的人,身心是都能夠得到滋養的。他們在遇到打擊之後,更容易爬得起來,因為他們心裡清楚,自己配得上更好的人生。

因此,當我們察覺到自己或者身邊的人開始出現心理危機,正在向著「習得性無助」的深淵滑落時,我們更要強調愛的價值。倍感無助的人,更應該好好愛自己,或者向可靠的外界求助。我們一定要明白自己值得被愛,相信自己的力量,因為充足的自我能量,才是治療內心傷痕的一劑良藥。

最後,我們不要讓自己和孩子成為無助的「天生受害者」,就從教孩子不要同情可憐自己開始。好好愛自己,對人生有信念感,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榜樣。

The End

棉棉老師有話說:

大家好,我是加拿大的兒童教師棉棉老師,國內語言學碩士,後留學加拿大幼兒教育專業,取得了加拿大幼兒教師執照和嬰幼兒教師執照。目前我在溫哥華的一所私立兒童早教學校工作,擔任兒童閱讀老師,同時也在攻讀幼兒教育碩士學位。

對我的文章感興趣的您,可能也會喜歡我的知乎LIVE作品:

《加拿大幼師教您怎樣給孩子講故事》

加拿大幼師教您怎樣給孩子講故事?

www.zhihu.com圖標

過往我的五星好評live作品在這裡:

《加拿大幼師,最想給國內父母的育兒建議》

加拿大幼師,最想給國內父母的育兒建議?

www.zhihu.com圖標

《幼教專業,如何低成本留學移民加拿大?》

幼教專業,如何低成本留學移民加拿大??

www.zhihu.com圖標

購買live內容後,隨時可以無限回聽哦^_^

如果您喜歡我的作品,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和知乎專欄:

「愛麗絲與奇妙豆」

每周更新,和您共享北美一線幼教的工作感悟,以及新鮮出爐的兒童早教案例。

推薦閱讀:

讓孩子自信的家庭教育方法
父母最大的悲哀:付出自己的全部,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孩子,你真的生無可戀了嗎?
怎樣使孩子堅持學鋼琴
媽媽帶孩子切記千萬別做錯這10件事!

TAG:孩子 | 習得性無助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