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羞恥心會讓你停滯不前和如何克服?
6 人贊了文章
題目:為什麼羞恥心會讓你停滯不前和如何克服?
我們的內心深處有一種很邪惡的情感,它束縛我們的手腳,綁架我們的行動,讓我們每秒都覺得活在被別人的指責當中。
這種情感叫做羞恥心。它被心理學家榮格稱為「吞噬靈魂的情感」。
羞恥心最可怕的地方,是讓我們沒有辦法做自己而一輩子在逃避批評和指責當中。
我從自身經歷中深深體會到了這點。
我長在很嚴格的家庭里,父母的要求很高。除了要考試成績好, 也要學習別的才藝。我當時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好,看小夥伴們開心的玩,我還挺慶幸自己「自覺性高」,沒有「浪費時間」。
從學生到職場,我都對自己要求很高。什麼事情都要求自己要一次就做好,也要做得比別人好才可以。
我外表很光鮮。學歷不錯,工作一直得到別人的肯定;長得好看,追求者也不少。即使在香港這種人才濟濟的社會裡,我看上去也還是混得挺好的。
但沒有人知道 ,我內心是極度空虛、恐懼的。
因為追求完美,我做事總是慢手慢腳、顧慮多多;心裡有很多想做的事情,卻從來不敢付諸行動,怕做錯之後很丟臉。在感情上面,我也是要求自己要盡善盡美,總覺得不夠優秀就吸引不了喜歡的人。最邪惡的是,我因為對自己要求高,對別人的要求也很高,所以能跟我聊得來的朋友少之又少。
我一直也沒覺得「清高」有什麼不好,空虛、寂寞和因為追求完美而帶來的苦和累,如果能換來任何結果,我覺得是可以忍受的。直到有一天我縮在沙發上,雙手抱著腿,眼淚一直流。那時一段很努力追求的感情結束了,用了很多心血建的一個博客也沒有成。我不停地哭,心裡想著: 我到底做錯了什麼呢?這麼會落到這樣一個窘境呢?我一直很努力的呀。
就在那時,我聽到了一個微弱但清晰的聲音,他說:其實你並沒有那麼特別。
一股強烈的感覺向我襲來,我像被電擊一樣,全身都不能動彈。這種感覺很熟悉,就是我每次犯錯被批評就會遇到的感覺就是羞恥心。
羞恥心是什麼?
心理學上,羞恥心是一個人的自我批判,羞恥心強的人總覺得自己有缺陷、不夠好,進而變得自尊心 、自信心低。外界環境其實是我們內心的反映,當我們自我批判時,也會覺得外人都在批判我們。而我們應對的方法就是追求完美,減少讓外人批判我們的機會。
但這樣是有代價的。當我們活在別人的眼光底下或是追逐別人贊同的時候,我們會不知不覺失去了自我。
比如說,你很想成為一個作家,但每當你想開始寫的時候,你內心就有一把聲音在批判你,說你沒有天賦、肯定成不了氣候。為了逃避這樣「我不夠好」的感覺,你要不就直接放棄,要不就得參考、模仿很多範文才能下筆,雖然能寫成一篇文章,卻沒有了自己的聲音。兩個選擇都沒有辦法能讓你成為真正的自己。
羞恥心是怎麼來的?
羞恥心是後天學來的。和其他各種心理創傷相似,羞恥感是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中國父母大多數不知道小孩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而把自己的想法和願望加之於小孩的身上。而當小孩提出的想法和需求和自己不同的時候,父母就會斥責甚至懲罰小孩。
被拒絕了的我們,感覺到不被父母理解和愛的同時,也會把原因內在話,覺得是因為自己有缺陷、不夠好,才會造成父母對我們的嫌棄。這就是羞恥感的由來。
每一次當我們的願望無法實現或想法被拒絕,這種「我不夠好」、「不值得被愛」的羞恥感都會進一步加深。為了逃避它,我們只能放棄自我的需求、而用很多力氣令自己變成被父母或被社會認同的樣子。
如何對待羞恥心?
羞恥心是沒有辦法抵抗的。
英文有句諺語叫做:What you resist persists。意思是你越是逃避或反抗一件事物,它就越有力量回擊你。羞恥心也一樣,當你追求別人的認同以此逃離羞恥心的時候,它反而變得更有力量,不斷以你身邊的人和事物告訴你需要為自己感到慚愧,直到把你打敗為止。
而在追逐別人的過程中,你也可能一直在放棄自己真正的夢想和想要的生活。
對羞恥心的認同與包容
如果不想一直被羞恥心綁架你的人生,你只能選擇面對它。
面對羞恥心其實不難。我們逃避它是因為我們常把它歸類為負面情緒。如果你能把羞恥心當做一種正常情緒的話,你抵觸的心理就會減低。
當你下次要面對羞恥感的時候,不要推開它。停下你手中的事情,讓你的注意力放在當下,深呼吸幾次,允許自己去感受什麼是羞恥。
這樣做開始可能會不舒服,但這種不適的感覺會慢慢消失。當積壓很久的羞恥感逐漸散去,你會發現自己的思想也會變得更自由和輕鬆,各種阻礙你前進的借口和自我懷疑也會減輕。
這樣你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追求你的夢想和屬於你的生活。
結語
沒有人能夠阻擋你去追求你的夢想,除了你自己。
我們都有自己的包袱,可能是小時候爸爸媽媽給的,也可能是經歷生活的考驗中不斷被加上去的。
但我們是有選擇的,我們可以選擇繼續扛著它們而不去做真正的自己,也可以選擇不再去拋棄這些包袱、輕鬆上陣。關鍵在於我們是否願意直視我們的羞恥心和別人的非議和評判。
選擇沒有對與錯,我們該問自己的是:我對自己誠實了嗎?
推薦閱讀:
※心理學:這三種人們常說的「情商」,其實都是「偽情商」
※從白百何出軌看男女擇偶婚配心理本質
※心理學家:讚賞伴侶最增進感情
※認識發生論:主體與客體的分界
※32本心理學、養生保健電子書籍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