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About face 4 交互設計精髓》筆記

《About face 4 交互設計精髓》筆記

4 人贊了文章

《About face 4 交互設計精髓》是交互設計領域的經典書籍,是交互人必讀的聖經。作為一枚交互小白,前段時間我斷斷續續啃完了這本書,說實話感覺有點懵逼,於是又去各大設計網站和論壇抱大腿,經過一段時間的探討和學習,總算對這本神書里的部分內容有了一些理解。 本書之所以難理解有一個原因是裡面的例子國外居多,所以我用國內常見的例子來講述一下其中的一部分內容以及自己的見解。

本書的第2部分「設計行為和形式」講述了良好的產品所具備的行為基礎和原則,總結成以下幾點。

1. 好的產品會在用戶操作無結果時提供相關信息。

2. 不把危險按鈕和普通按鈕放在一起。

刪除聊天記錄等是非常危險的操作,「同步聊天信息」則相對是普通的操作,沒有危險性且為可逆操作,二者在視覺上做強烈區分,避免誤操作。

3.產品不因自己的問題加重用戶負擔。

產品因為未知的錯誤而返回用戶無法理解和操作的界面,加重了用戶負擔。

4.及時通知用戶。

往往體現在操作結果上,比如刪除操作的操作結果。

5.不要問過多的問題。

有些操作沒有必要讓用戶再次確認,例如這個刪除成功。

6.即使失敗也不失風度。

即使出錯或者因為某些原因無法進行下去,也要為用戶提供解決的方法和鏈接。最典型的就是登錄註冊過程中的「忘記密碼」功能

7.知道什麼時候調整規則。

增強計算機的人性規避能力。例如日期的格式10.17和10月17日

8.承擔責任。

在這一條我要吐槽印表機的壞體驗,印表機在在任務執行時如果點擊停止操作,實際上並沒有停止,而是繼續列印,這是很不負責任的做法。印表機操作應改進為及時響應命令,如中途停止

9.幫助用戶避免犯低級錯誤。

在某些操作過程中加入必要的提示會使得操作避免不必要的錯誤,比如微信的分享給朋友功能,分享界面上提示了發送給誰、發送什麼內容,這樣用戶就可以放心發送了,避免了因為不確定發給誰而取消操作去重新確認發給誰。

10.利用計算機的空閑時間。

很多操作是可以提前進行的,提前猜測用戶的想要做什麼,這樣可以及時地給出答案,避免等待,例如Mac的搜索操作,並不是在回車時才進行查詢,而是在用戶輸入過程中就一直在做查詢 11.預測用戶需求 最典型的是搜索引擎和輸入法。

11.預測用戶需求。

最典型的是搜索引擎和輸入法。

第二部分是關於流的原則:

什麼是流?全身心投入某種活動時,會對周圍的事情視而不見,從而產生更高的效率,進入一種高效、愉悅的心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沉浸式體驗」。 那麼如何保持用戶的流狀態?

1. 遵循用戶的心理模型,盡量少與用戶預期發生偏差,才可以讓他順利的使用產品。

2. 少就是多。

3. 讓用戶指示而不是討論。

4. 慎用對話框。

這是一個小技巧,對話框會打斷操作流程,打斷沉浸式體驗,並且有質疑的嫌疑,不友好。

5. 讓必要的工具近在咫尺。

常用的功能擺在旁邊,使得操作流程不被打斷,變得流暢。

6. 提供非模態反饋。

模態與非模態是兩種相對的狀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對話框,對話框是一種模態操作,模態操作往往打斷整個流程。所以要盡量提供非模態反饋。例如這個刪除後的反饋,真的沒有必要提示。

7. 可能性不等同於概率。

很多時候我們被提出質疑,別人提出的一個簡單的可能性操作就會擾亂我們的思路,這個時候交互設計師不能被帶到溝里,有些可能性確實是發生,比如保存,確實會有撤銷保存的概率,但這個概率是非常小的,我們點保存往往就是為了保存,所以沒有必要為「取消保存」提供出路,因為他的概率太小了,沒有必要為了這個小概率而把產品做複雜。

8. 可視化顯示數據。

9. 反應對象或者產品狀態 例如未讀消息。

10. 避免不必要的報告。

很多錯誤報告用戶根本看不懂,容易造成非技術用戶的驚慌失措。

11. 為用戶提供模版或者示例。

最典型的是新手引導,最近發現一個功能網站引導做的非常到位,大寫的服。

12. 區別命令和設置。

13. 確認危險按鈕。

如清空回收站、清空列表。

14. 為響應優化,但容許延遲。

15. 適度的動效。

動效能創造強烈的心理模型,但動效不能突兀,要做到順暢絲滑、讓用戶注意力要集中的所做的事情上。

以上僅為個人理解,如有不對的地方,歡迎各路大牛批評指正。


推薦閱讀:

網頁 UI 設計模型探析
好的交互設計是怎麼產生的呢?
醫療產品設計_核磁共振機設計的情感化
交互設計學習清單:3本書,2個播客,6門視頻課程,8個網站
交互技能樹10 | 選擇適合你的原型工具

TAG:交互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