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龍討封
1 人贊了文章
蛟龍討封
蛟龍據說為魚蛇等水中族類所化,是化龍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古代志怪小說《述異記》中有記載:「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足以說明蛟化龍之不易,足要千年之久。
而在許多民間傳聞中,蛟欲化龍,除了要修行千年外,還得度過天地人三劫,天劫便是雷劫,蛟化龍,須得登天,承受天雷焚身之苦,承受得住,即可化龍翱翔於天際,承受不住,便灰飛煙滅,千年道行毀於一旦,地劫便是走蛟之劫,魚鱉蟒蛇之類可在江河之中化蛟,然蛟化龍卻非在海中不可,於是蛟便會在道行圓滿之際,自河道或江道之中順流而下,入海化龍,但由於蛟龍自帶三尺浪,所以一路上會捲起千層巨浪,很容易造成江河決堤,給人類帶來洪災,所以人們便會在江河的橋樑上懸掛一把刀劍,走蛟最忌刀兵之氣,這樣蛟便不敢前行了,但也有一些蛟會驅水淹沒橋樑,然後從橋上跨過。
而人劫便是俗話說的討封了,據說走蛟時,蛟龍遇到的第一個人若給蛟說句封正的話,比如「這條龍真大啊!」或者是「哪裡來的一條龍啊!」那蛟便可以入海化龍,若不給封正,比如說:「這蛇真大啊!」那蛟龍便會化龍失敗,而蛟也會報復那個不給封正的人,今天這個故事便是關於走蛟化龍的故事。楓江村中有一江穿流而過,名為楓江,楓江波瀾壯闊,源遠流長,途經多個州縣,滾滾江水直入東海,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楓江村的人皆以在楓江中捕魚為生,因此楓江也被稱為母親河,但如同黃河一般,楓江也經常決堤,不僅房屋田地被毀,有時洪水來的急,村民們性命都有危險,村中老人常說這楓江之所以經常發生洪災,是因為這是一條蛟道,是蛟龍入海所經之路。對此鬼神之說,開始時村中多數人都嗤之以鼻,直至後來發生了那間轟動全村的事後,村民才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村中有一老漢,姓王,是個漁夫,平時以捕魚為生,一日他像往常一般去楓江中捕魚,剛把漁網撒下沒多久,忽聽前方傳來轟隆之聲,抬頭望去,頓時被嚇得臉色煞白,前面巨浪翻騰,滔天洪水席捲而下,向著王老漢奔流而來,王老漢被嚇蒙了,怔住過了許久才反應過來,划船就往岸上趕,卻已經來不及了,那洪水掀起千層巨浪,頃刻而至,天色隨之變暗,無端颳起狂風,王老漢慌忙伏身趴在船上,希望船夠結實,能夠躲過這一劫。 王老漢趴在船上,感覺船搖晃的厲害,如汪洋大海狂風驟雨中的一葉孤舟,隨時都有沉沒的危險,過了許久,才感覺情況好了一些,王老漢慢慢爬起來,抬頭一看,眼前的一幕頓時將王老漢嚇得魂飛魄散,只見一條巨蛟橫亘在江中,渾身被簸箕一般大小的龍鱗覆蓋,十多丈的蛟身露出水面,蛟首上兩顆銅鑼一般的眼睛正注視著自己。風平浪靜的江面上,一切好像沒有發生過一般,王老漢站在江中的船上,感覺像是做了一個夢,他回去後將此事告訴村中鄰里,鄰里們對此事半信半疑。
當天晚上,王老漢夢到一個鬚髮皆白的威嚴老者,他向王老漢作揖道謝,王老漢不解,那老者說自己便是昨日的江中之蛟,托王老漢吉言封正,現已渡劫化龍,王老漢聽後恍然大悟,心中卻又有些忐忑,不知這老者來找自己所為何事。那老者又道:「封正之恩,無以為報,唯有留下龍鱗一片,聊表心意。」那老者說罷,便消失了。
王老漢從夢中醒來,本以為自己只是做了一個虛幻的夢而已,卻不曾想第二天竟真的在屋門口發現一片龍鱗,那龍鱗閃著金黃色的光澤,大如簸箕,厚重的很,王老漢費了好大功夫才將那龍鱗搬入屋中。 待天亮之後,王老漢向鄰里們講述了昨天所做的夢,並讓鄰里們看了那龍鱗,鄰里們皆驚嘆不已,這時一老者對王老漢說道:「龍鱗乃是神物,可辟妖邪,懸於橋樑之下,可讓走蛟易道,庇護村子無洪澇之災,我想若是王老弟肯捨得將這龍鱗懸于楓江橋樑下,定是造福村子的一大善事!」 王老漢聽罷哈哈一笑,說道:「我拿這龍鱗也沒有什麼用處,既是可以讓村中免災,我又有何不舍。」 那老者對王老漢作揖,以示感謝,隨後想讓人在龍鱗上鑿開一個小口,好穿過繩索,懸掛於橋下,卻不曾想那龍鱗堅固如鐵,甚難鑿開,請了鐵匠廢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穿了一個小孔,穿上繩索,懸掛于楓江橋下,楓江果然多年未曾遭遇過洪澇之災。 直至百年之後,朝代更迭,世風日下,禮樂崩壞,村中人也不可避免的變得利欲熏心,重利喪義,那龍鱗價值連城,自不可幸免於難,不知被哪個宵小之輩竊走,楓江自此後便又經常決堤了。",?
推薦閱讀:
※唐山ll眾多人文自然景觀,讓歷史如此清晰
※劉備臨死前,一語點破為何不用趙雲,只有四個字!
※從財政角度看孫承宗、王在晉之爭
※以「負責」來答覆生命。《活出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