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AI的大規模應用是否會造成大規模失業

AI的大規模應用是否會造成大規模失業

《經濟學人》雜誌的封面報道將人工智慧對世界的影響和 19 世紀工業革命聯繫起來,文章提到工業革命時人們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機器問題」(Machinery Question),意思是機器的大規模應用是否會讓工人大規模失業。而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這個問題又被人提了出來。從最初的屢屢失敗,到現在的朝氣蓬勃,人工智慧會導致大面積失業甚至讓人類滅絕嗎?或許歷史會給我們一些有用的線索。

來看看還處於萌芽時期的工業革命。以針織襪業為例,新織襪機剛投入使用時就遭到了手工工人的破壞(單單一次暴動,被毀掉的機器就超過1 000台),廠房被燒毀,機器發明者們受到威脅而被迫逃命。直到最後出動了軍隊,並把暴動領袖們流放或絞死以後,秩序才得以恢復。從暴動者們的角度來看,想到他們的明天乃至於更遠的將來,他們抵制機器的行動是理性的。威廉?費爾金(William Felkin)在《機器針織和花邊織制商歷史》(History of the Machine-Wrought Hosiery Manufactures;1867年)中告訴我們(儘管他的陳述聽上去令人難以置信),在採用機器後的40年里,英格蘭的50 000名做針織長襪的手工工人和他們的家庭,大多數最終都沒能從饑寒交迫的悲慘境地中解脫出來。然而,暴動者們相信,無疑地他們中大部分持此看法,機器會不斷地取代人力,他們卻是錯的,因為到了19世紀末,針織襪業所僱用的勞工人數,比該世紀初的時候反而增長了至少100倍。

在經濟大蕭條期間的1932年,把失業問題歸罪到機器頭上的把戲再次上演。短短几個月內,一群自稱技術統治論者的人提出的理論象森林大火一樣席捲全美。1941年3月,科溫?愛德華(Corwin Edwards)代表美國司法部在美國臨時經濟委員會(TNEC)作證時,圍繞這類實踐列舉了大量實例。例如,紐約市的電氣工會被指控拒絕安裝紐約州以外的企業生產的電氣設備,除非那些設備在安裝現場拆解後重新組裝才行。在得克薩斯州的休斯敦,管工工會要求,在施工現場,預製管道一端的螺紋必須鋸掉,重新切削螺紋,才准安裝。各地油漆工會的分會則紛紛限制使用油漆噴槍,只准用效率低下的油漆刷,主要是為了「製造工作機會」。美國卡車司機工會的一個分會,要 求進入紐約市區的每一輛卡車,除了原來開車的司機,還必須多僱用一名當地的司機。許多城市的電氣工會要求,建築工地如果要使用臨時照明或臨時用電,必須僱用一名全職的維修電工,但不準安排這個電工參與電氣施工工作。愛德華先生說,根據這個規定,建築工地「往往僱用一名終日無所事事的人,整天翻報紙、玩紙牌,全部的工作只是在上下班時撥一下電源開關」。

在其它許多領域,也都存在這種憑空「製造工作機會」的做法。甚至,美國第32任總統夫人埃莉諾·羅斯福(Eleanor Roosevelt)寫道:「發展到今天,省力裝置只有在不使人失業的情況下,對我們才是有利的。」類似這樣的錯誤理論,在邏輯上從來都站不住腳,但一旦有人相信,就貽害無窮。因此,我們需要設法弄明白:隨著技術進步和省力機械的採用,到底會發生什麼事。

初看上去,這似乎是很明顯的就業損失。但是,機器本身需要人工去製造,由此帶來原本不存在的工作機會,是沖抵損失的工作機會之一。因此,有人看到風險,有人洞見機遇。投資者正在不斷湧入這個領域,科技巨頭們則在不斷收購人工智慧創業公司,並爭先吸引學術界最優秀的研究人才。

根據數據分析公司 Quid 的研究數據,在2015年,人工智慧企業的成本創下85億美元的記錄,幾乎為2010年的四倍。投資公司 Playfair Capital 的 Nathan Benaich 說,2015 年人工智慧企業的投資輪數比上一年多16%,而與此同時科技產業整體投資輪數減少了3%。

Playfair Capital 是一家基金管理機構,該公司在人工智慧的投資組合達到 25%。「XX+人工智慧」取代了「XX行業的Uber 」,成為創業公司默認的商業模式。谷歌,Facebook,IBM,亞馬遜和微軟都想方設法在雲端建立人工智慧服務的生態系統。「這項技術將會用在各行各業中,只要這個行業有任意種類的數據,圖像,語言等數據類型都可以。」MetaMind 的創始人 Richard Socher 說,「人工智慧將遍地開花。」MetaMind 是一家人工智慧創業公司,最近被雲計算巨頭 Salesforce 收購。

其次,新的就業並不取決於對某種具體產品的需求彈性。假設說,工業化的生產使得大衣的價格下跌了幾乎一半(比如說從原來的50美元降為30美元),且總銷量跟以前相比持平。其結果將是,消費者和以前一樣都有一件新大衣,而不一樣的是,每位消費者節省下了20美元。因此,他將把這20美元用在其它的什麼東西上,從而增加了其它行業的就業。

面對這項新科技的崛起,需要探索它對工作,教育,政策的潛在影響,思考它在道德和監管方面的作用。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在天津召開,大會的主題是「智能時代:新進展、新趨勢、新舉措」劉東強在開幕式上發表主題演講,他表示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並不會導致大規模失業,相反技術的發展能夠把人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國家也可以通過理髮的手段縮短人們工作的時長,然更多人有時間陪伴家人,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AI發展的到有意識、有自我、創新思維等的強人工智慧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就需要眾多科學、技術方面的專家,讓它不斷成長。總之,整體而言,機器、技術改進、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並不會使人失去工作。

推薦閱讀:

編譯安裝OpenCog
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嗎?
卷積神經網路「失陷」,CoordConv 來填坑
011智能倉儲物流自動化行業的「中國芯」
AI科普| 漫畫版 「極簡人工智慧史」,人人都能懂

TAG:人工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