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塑造的警察形象,有何特別之處?
來自專欄龍影大象觀4 人贊了文章
@龍影大象觀【品味成龍電影,探索小人物的大世界】今天本號來跟各位聊一聊成龍電影里的香港警察。
01
通過動作喜劇中的民初功夫小子形象成名之後,自《A計劃》開始,成龍塑造了一系列的香港警察形象。
1983年推出《A 計劃》,時隔兩年後又推出《 警察故事》。隨後,成龍以這兩部影片為龍頭,又陸續拍了《A計劃續集》,及《警察故事》系列,此外還有《威龍猛探》《 重案組》等。
在這些影片中,成龍的角色都是以警察形象出現。可以說,在1980-1990年代成龍的創作,基本以警察電影為支柱。
而且,成龍電影的優 秀作品也基本出自警察電 影。
從功夫小子,到香港警察,成龍角色擺脫了過去所遊走的鄉野村 鎮,進入了城市。
——成 龍「進城」了!這一形象的轉變,具有一定的文化意義。
02
雖然《A計劃》的故事背景,發生在清朝末年。但成龍所展示的香港,已經是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的近代化都市。而在《警察故事》里,成龍則提供了一個完全商業化的現代香港。
大家都知道,1980年代初期,香港經濟成功起飛,新生代香港人成為了社會的中堅力量。
經濟繁榮所帶來的財富,使香港人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他們由此判斷出自己是一個不同於其他華人社群的特殊集體。
因此,新生代香港人需要認知自己的特定文化。
港人新生代「香港出生、港英教育並加留洋歐美」的背景,使他們在建構香港本土文化的時候,逐漸淡漠了鄉土中國的影響,直接把香港想像成為一個飛速成長的近代港口、現代都市。
於是,新生代香港人,以一種超前的姿態傲視其他華人社群。
在這種文化潮 流下,電 影如果繼續講述一些他處的鄉間野事,已不能引起香港人的關注興趣。
所以,成龍的人物們回到都市香港,講述香港人自己的故事。《A計劃》、《A計劃續集》,這些影片成功地想像了香港開埠時候的港人社 會。
這正好契合了新生代香港人的觀影期待:「我們是這樣成長起來的!」
03
更為重要的是,成龍飾演的香港警察馬如龍,勇猛無敵,智勇雙全。雖效忠港英當局,但堅決奉行「保護香港人民利益」的行動準則。
凡是危害香港人民安危的一切力量,他都會進行強有力的回擊。
所以,馬如龍一會兒抓海盜、一會兒打流氓,最後還與滿清政府信親王帶領的大內密 探進行決鬥。因為這些密探威脅到了香港的安定,馬如龍是香港警察,服務於香港人。
只要香港人民的利益受到侵害,馬如龍便會拼上性命去維護。面對王爺,照樣開打。
至於後果,讓港英當局和滿清政府去交涉,那就不是他這個香港警察所要考慮的問題了。
而對於一心要推翻滿清政府的革命黨人,馬如龍也表現出了絕對的港式態度。
《A計劃續集》里有一段馬如龍和關之琳、呂良偉飾演的革命黨人的對話,體現得非常典型:
關之琳角色:難道你還回去做警察嗎?
成龍角色馬如龍:我不做警察做什麼?
呂良偉角色:加入我們革命行列,挽救中華民族。
成龍角色馬如龍:我不會參加你們的 …… 其實我很佩服你們,因為你們才是做大事的人。我也明白打倒滿清,要千千萬萬的人拋頭顱灑熱血,不怕犧牲。可是,我不敢叫人這麼做。因為我不知道叫那麼多人出生入死之後,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所以我很滿意當警察,因為我覺得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很重要,我要保障每一個人安居樂業。就算一個四萬萬人的國家,也是由每一個人組成的。如果不喜歡自己的生活,哪裡還有心情去愛自己的國家呢?
關之琳角色:可是,在一個腐敗的殖民地政府裡面,是不會允許好警察存在的,他們會繼續陷害你。
成龍角色馬如龍:就是因為有這些人的存在,我更要留在這裡。
馬如龍只為香港人服務的赤誠之心,在這裡表露無疑。
為了強調馬如龍香港警察的態度,成龍還為他譜寫了一首豪邁悲壯的歌:「昂首高視,滿袖清風,身心發射青春火,在這濁流俗世,發揮真我自我。」
04
其實,考察一番香港電影史,警察電影並不是從成龍開始的。
在香港電影新浪潮風起雲湧的時候,新銳導演們就已經大量利用警察形象作為主人公來創作電影。
比較著名的影片有章國明的《邊緣人》、梁普智的《跳灰》、翁維栓的《行規》等等。
但這些影片多以灰色的調子來敘寫警察,以壓抑的氛圍來寫人性的扭曲。作品雖具有一定的社會批判內涵,卻帶有強烈的宿命主義色彩。
編導們多把警察機構 當做暴力機器來描寫,敘事終結是以暴抗暴。
警察處在權力體制的擠壓和黑社會的威脅之下,心靈在正義與邪惡之間徘徊,往往得到的是悲劇性的結局,不是被殺就是轉變而為幾近匪徒的殺人犯。
比如,章國明的《邊緣人》。卧底警察阿潮被表現為社會的棄兒,警察上司逼他做卧底,打入黑社會。而黑社會的老大們又不信任他,處處提防他。
回到日常生活里,女友又對他墮人黑道不滿不理解,漸漸疏遠他。迫於安全的需要,阿潮又無法向女友說明真相。
阿潮陷入深深的孤獨之中,唯一可以交心談話的是一位和他單線聯繫的卧底警察。
但是這位警察朋友在執行自己最後一次卧底行動時,因為趕來支援的巡警不了解他的身份,開槍擊中了他。
在影片的結尾,阿潮也在執行卧底任務時,被不明真相的群眾當作歹徒,被亂棍打死,以身殉職。
以悲劇性的筆觸來寫警察的扭曲和痛苦,後來一直成為香港警察電影的一脈。
林嶺東的《高度戒備》,陳嘉上的《野獸刑警》,杜琪峰、游達志的《暗花》,都可以看到新浪潮警察電影的痕迹。
「灰色警察」電影具有描述人性的深度,往往獲得較高的認知價值,常常成為電影大獎的寵兒。但是其情緒壓抑、氛圍黑暗,難以成為電影市 場的主流。
所以在新浪潮電影運動之後,由於電影市場的主導,悲劇性的「灰色警察」很快被喜劇性的「笑鬧警察」所取代。
05
喜劇和警察電影的結合,而催生出來的「笑鬧警察」電影,比較有意思的作品如《阿燦當差》、《青春差館》、《雙龍出海》等等。這類作品的一種導入方式是寫青年警察的成長。
眾所周知,警察是一種相對神秘的職業,新手入行自然免不了鬧出各種笑話。影片以此為契機,進行適當的誇大描寫,在觀眾的笑聲中最終完成角色的成長。
「笑鬧警察」電影發展到後來,警察的所作所為是否符合警界規範,已經不再重要了。影片需要的只是警察的身份,借用警察這一特殊的身份,只是為了搞笑而已。
比如《92黑玫瑰對黑玫瑰》中梁家輝飾演的警官呂奇,身為警察,露骨的好色,又十分娘 娘 腔。呂奇像不像警察,在編 導看來,這並不重要。編導們只是想利用人物的警察身份,搞惡作劇以博取觀眾的笑聲罷了。
而成龍的警察電影,刷新了香港警察的電影形象。這也是成龍對香港電影的另一重大貢獻。
06
在警察電影急速衍變的時刻,成龍展示了自己的判斷,將「動作喜劇」與「警察電影」的進行融合,並把警察當作英雄來敘寫,推出了一個嶄新的警察形象:動作警察。
「動作警察」一登上銀幕,立即成為了香港電影市場的主流,也基本成了成 龍的專利。
從《A計劃》開始,成龍在他的電影中賦予了警察形象前所未有的健康清新氣息和嶄新內涵,使他所創造的「動作警察電影」契合了主流社會的需要。
「灰色警察」過於悲觀, 「笑鬧警察」沉溺於胡鬧,都不能算是主流社會的健康成份。而成龍在電影里,恢復了警察「社會維護者」的正面形象。
《A 計劃》中,成龍為觀 眾設計的「動作警 察」 第一次亮相,就令人耳目一新:警察馬如龍身穿制服,踩著單車飛馳而來,然後敏捷地跳下自行車,自行車則順著慣性自行駛入停車位。
後來,電影又給出幾組鏡頭:警局裡警員一個個行事幹練、動作麻利,警察方隊排列有序,精神抖擻......
為了社會秩序的穩定,為了民眾生命的安危,成龍電影里的警察出生入死,勇敢擔當,臨危不懼。
成龍在電影里,真正把警察塑造成為香港社會機器中不可或缺的一員。
這些警察也不再迴避受雇於港英當局的客觀事實,但在接受英國上司的指揮時,一點也不氣短,甚至還敢於當著英國上司的面,斥責其不稱職的行為。
因為在成龍角色看來,這些英國人和自己一樣,所作所為都是要保護香港人的正當利益。
07
成龍電影里的警察形象不再消沉、不再困惑、不再胡鬧,他們盡職盡責,面對邪惡勢力,拚死相博,竭盡全力最大限度地保護香港人的利益。
他們認識到自己和香港觀眾是不可分割的利益共同體,他們尊重香港人民的價值,他們是屬於香港人的「香港 警 察」。
這也就是成龍電影,在香港倍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可以說,1980年代到1990年代,成龍以香港警察代言人的身份,樹立起了香港動作電影的里程碑。@龍影大象觀【品味成龍電影,探索小人物的大世界】
推薦閱讀:
※亞姐選美冠軍,被成龍搞大肚子後拋棄,42歲仍單身
※巨石強森想走成龍動作喜劇的套路,面臨第三次挑戰能否心想事成?
※成龍私生女住千萬豪宅,成龍瞞著林鳳嬌給了小龍女多少錢?
※成龍:我是罵不死,推不倒的人
※看了范冰冰和成龍的這些照片,不知道李晨怎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