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八章詳解,做人的最高境界!
08-20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詳解,做人的最高境界!
推薦閱讀:
來自專欄國學智慧1 人贊了文章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今譯】
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和萬物相爭,停留在大家所厭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居處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待人善於真誠相愛,說話善於遵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處事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掌握時機。
只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怨咎。
【引述】
本章用水性來比喻上德者的人格。水最顯著的特性和作用是:
(一)柔。(二)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滋潤萬物而不與相爭。
老子認為最完善的人格也應具有這種心態與行為:「處眾人之所惡。」別人不願去的地方,他願意去;別人不願意做的事,他願意做。他具有駱駝般的精神,堅忍負重,居卑忍辱。他能盡其所能的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但不和別人爭功爭名爭利,這就是老子「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思想。【互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與世人爭一時之長短,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水,在這裡是喻指與世無爭的聖人。避高趨下是一種謙遜,奔流到海是一種追求,剛柔相濟是一種能力,海納百川是一種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種毅力,洗滌污淖(wū nào)是一種奉獻。
你從本章內容收穫多少呢?歡迎發表你的觀點!
文章說明:內容參照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