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雜記 8.4
1 人贊了文章
1.十年之前和十年之後
如果時間可以倒退回十年之前,你的命運軌跡會發生變化嗎?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會完全不一樣。
如果可以讓我回到十七歲,我會告訴自己很多東西。比如這個世界很精彩時間很寶貴經不起消磨,比如遇到一個好女孩不容易請千萬珍惜因為一旦錯過就真的再也沒有回頭的機會了,比如要自信不要活在別人的評價里,比如你現在就可以開始做很多事情世間大道遠遠不止書本上的數理化,比如不要那麼調皮爸媽很不容易就不要再惹他們生氣了……
如果我當時能懂其中的任何一條,我的命運軌跡將會完全不一樣,那也是我那個年紀里最需要的,對世界的完整、準確、成熟的認知。但很可惜,當時沒人可以教我,我也不聽任何人教。我不會去思考十七歲的自己能教會七歲的自己什麼,我想著的只是隔壁班女孩手感好到爆的頭髮,圍牆邊馬上要盛開的茶花,用最快速度到達巷子深處網吧的行動路線,還有百無聊奈的無窮無盡的幻想。
那真是個一塌糊塗的年紀。丟了所有現在認為最珍貴的東西。
那現在呢?我是不是也正在丟失珍貴的、而不自知的東西?十年之後的我會怎麼看現在的自己,又會給出什麼樣的建議?
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但在你做某些決策之前,不妨想想這個問題。
2.神魔論
我們每個人都有控制欲,希望世界能按照我們的想法來運行。實現控制的方式有兩種,神和魔。神的方式是獲取崇拜和認同,魔的方式則是威脅和恐懼。
就我自己而言,本能地會傾向於魔的方式,這和我成長的經歷相關。因為在農村長大,不管是村莊還是學校,都缺乏良好的秩序,到了中學,所見暴力事項更是大大增加,因為自己曾經經受過威脅和恐懼,這種感受烙在了心裡,又反過來影響我的思維方式。
而現在很多的網路快餐小說又很好地迎合了這一種思想,在無形之中對其放大,比如主角小時候經歷坎坷,受盡世間冷眼,最終武功大成,把所有的巴掌狠狠地扇回去,又或者主角特意扮豬吃老虎,先讓敵人嘲諷裝逼裝個夠,最後展現真正實力。這些情節都迎合了魔的思想,以暴制暴,以力服人。
但是在現代社會裡,這種規則並不適用。恰恰相反,我們應該以神的方式來思考和處理人事關係和矛盾,核心理念是溝通和認同。
現代社會是法治社會,講究的是民主和平等,不會有小說里的眾人如螻蟻,你也不可能把膀子一露就把其他人都嚇得虎軀一震。
所以,在絕大多數場合,我們不要想著以力服人,而要以理服人,以利服人。
3.麻煩
世間事,大都麻煩;世間大事,都麻煩。
所以,一個怕麻煩的人,我認為是註定成不了大事的。從某個角度來說,執行力就是在面對麻煩時能堅持把事做好的能力。
另外一個則是,怕麻煩別人的人,往往都是自己怕麻煩。
我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比如有時候和一個陌生人相談甚歡,心裡想和他留個聯繫方式,都往往都會對自己說,算了吧,多麻煩別人啊。
但其實這真的會麻煩到別人嗎?這只是個怕麻煩到自己的借口而已。即使一個事情真的會麻煩到對方,給與相應的補償就是了,重點是我們自己心裡隱藏的,對麻煩到別人感到反感和恐懼的心態在作祟,歸根到底還是怕麻煩了自己。
所以,下次在怕麻煩別人時,先靜心清醒清醒。
4.未知和恐懼
未知讓人恐懼。這也是現代社會信用成本如此之高的原因。
那如何降低信用成本?對於個人而言,應該有清晰的人生目標和明確的價值觀,並且將其踐行於生活,成為你顯眼又真實的個人標籤,一方面可以防止被別人用各種方式解讀,一方面可以對人坦誠相待,儘可能減少未知項,降低信用成本。
對於企業或者團隊,則應該儘可能將相關制度完善和明確,減少模糊區域和不確定性,給員工安全感。
5.快而不急
我走路的步子一向很快,即使在深圳,我也走得比大部分人都快。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引以為豪。我認為這充分展現了我清晰的目標和高效的行動,因為知道自己的終點在哪裡,所以才能目不斜視,健步如飛。
後來我知道了,快和急,本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走得急的人,雖然似乎步子快,但容易走彎路和踩坑裡,接近目標的速度並不快,而且我們評估的時間長度越大,這一點就越明顯。
只有不急才能真正快。
行動要迅速,思想要從容,思想和行為一張一弛,才能真正高效。
思想如何從容?心中要有章法,有計劃,要自信和自律,還要信命。信命,是要找准自身定位,擺脫那些不切實際的幻想;自信和自律,則是內心力量的基石,自律給人自信,自信讓人從容;計劃,是指導具體行動的方法論,是保證行為能整體達到高效的前提。
以我自身為例,我自認為是一個學習能力很強的人,我理解每一個概念記住每一條定理的速度都很快,但是我發現自己最終的學習效率並不高,究其原因,就是學得太急,太想表現自己和認可自己,這種心態上的急於往前,會讓我更傾向於關注「學習了」哪些知識,而非「吸收了」哪些知識,不斷地看下一本書,卻缺少複習、梳理、反思、框架化等這些必須的步驟,把自己學成了一個漏斗,一頭進一頭出,最終效率並不高。
所以,請快而不急,高效而從容,讓思想和行為一張一弛。
另外,對於學習,多思考、多做筆記,看自己吸收了多少,而不是學了多少。
6.溝通與能量
能量是一種很玄乎的東西,當然人的精神系統本就是一種很玄乎的東西,所以這裡先假設一個前提,能量是存在的。
網路上有很多和「能量管理」相關的文章,我自己也曾經從中受益,比如其中的觀點有:我們不只要管理自己的時間,還要管理自己的能量;當能量高時,我們的思維和行動都更加積極,做事更加高效;某些行為可以補充能量,比如運動、禪修、聽一場音樂會;某些行為會消耗能量,比如無所事事、爭吵、玩遊戲;我們要遠離負能量者,接近正能量者……
如果用系統論的觀點來看人的精神系統,那麼能量可以看做是這個系統的協同能力的抽象,在對各種信息進行加工時,它決定了系統對於其中元素的漲落的協調能力,放大該響應的,抑制該忽略的。所以高能量者,會因小事而欣喜感動;而低能量者,會因小事而暴躁不已。(本段純屬瞎掰……切勿當真)
正是因為能量於我們而言如此重要,所以能量是有價值的,我們應當儘可能產生能量,而不是消耗能量。
在人際交往中,好的溝通方式可以產生能量,不好的溝通方式會消耗能量。好的方式並不是「好說話」,而是當下情況最合適的、最能達到你溝通目的的溝通方式。或者說,溝通的本質是傳遞信息,溝通的目的是對方能完整接受到我們想要傳遞的信息,而不是我們表達了多少信息。
所以,平時應以笑意待人。我們面對這個世界的態度,應該溫柔而堅定。
推薦閱讀:
※認知科學——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交叉點上
※孩子是否越早接觸音樂越好?— 是的!
※孩子是怎麼學會數數的認知模型 | 枝蔚論文庫0513
※報告偏見之:腦成像研究中的性別差異
※正確認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