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孤獨漫步者的遐想》--幸福篇(一)
來自專欄讀書筆記
說到幸福,總覺得是一個很大的概念,是個比較虛的東西。所以在開始之前,有必要說明下在我看來,為什麼應該思考一下關於幸福的問題,一般看來,我們沒有明確的追求幸福,而是以其它更為具體的東西為目標:金錢,權利,旅行等,但是不可否認我們在追求那些更為明確的目標時,在某時某刻,都會體驗到幸福,從這一點來看,也可以說我們都在追求幸福;
因此,就像我們旅行一樣,我們需要知道選擇怎樣的交通方案才合適,我們需要選擇什麼交通工具、避開哪些路段等;同樣,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我們也應該關注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前人已經有了不錯的看法):物質上的滿足真的是我們的最終目標嗎?如果因為種種原因我們暫時失去幸福,就要一直患得患失,怨天尤人嗎?我們所在意的事情真的那麼重要嗎?我們應該怎麼尋求自己的幸福?等,或許你對這些問題有了答案,但不妨看看前人在這方面(但不限於此)的見解。
我們能得到持久的幸福嗎?
「世間萬物都處在不息的波動中,沒有任何東西能保持永久、確定的形式,所以我們對外界事物的感情,必然會和這些事物一樣消亡變遷。我們的感情不是超前,便是落後,或追憶不復存在的過去,或去預想常常不太會發生的未來,總而言之,其中沒有什麼實在的東西可以作為心靈的依託。因此,塵世中只有逝去的快樂;而持久的幸福,我懷疑是否存在過。」
「幸福是一種過於恆定的狀態,而人則是一個變化無常的客體,因此兩者合不來。」
--盧梭 《孤獨漫步者的遐想》
首先以我的角度解釋一下為什麼我們感情不是超前,便是落後,舉個例子:人的每一秒的狀態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我們每時每刻都是處於變化之中,雖然不明顯;同理周圍的事物也一樣;所以當在某年某月某日,乃至時分秒,我的感情對象是一個人的時候,我在腦海里產生了對那人一個的印象,不過下一秒,那人的狀態其實已經變了,所以我的感情對象其實就是落後了,如果我對那人有點看法,覺得他在某件事上一定會怎麼樣怎麼樣,那我的感情對象就是超前,或是「可能不大會發生的未來」。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其實只要我們印象中的感情的對象保持不變,那麼便可以一定程度上的保持我們對它的感情,但世事難料,昨天你還崇拜的偶像,今天可能就鬧出緋聞;也許正是因為經歷了這些變故,盧梭才以上的感想。
另外不得不說一下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該理論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這些需求按順序由低到高排列,理論的基本思想是當滿足(或是一定程度滿足)低層次的需求後,才會有對更高層次需求的慾望,比如一般來說,人在能夠很好存活下來(生理需求)之後,才會考慮自身安全等問題;
在做寫一步論述前,我先做一個假設,人滿足了這些需求後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幸福。這時再拿二者的理論來對比:說個最直接的例子,看看周邊在和平社會裡的人就可以知道,很少有人會因為很安全,就能幸福一輩子;
從需求層次理論來看,你只獲得了底部兩個層次的需求,你還是感到不幸福的原因是因為你還有很多更高層次的需求沒有達到;以盧梭的觀點來看,安全感是我們對外界事物的感情,隨時間推移,安全感以及我們對安全感的要求等都會變化,一直處在安全環境里的我們,對安全感的需求慢慢下降,更不用說那些極限運動愛好者崇尚驚險刺激了,所以它帶來的幸福是不長久的,這不正像我們對待很多其他事物的感情嗎,就拿暗戀來說,暗戀一個人,心心念念腦海里那人的形象,但對方呢,就算他在那段時間沒有發生「變化」,但讓對方與你內心形象一直保持同步,幾率很小,所以用盧梭的話來說,就是我們的感情「不是超前,便是落後」,或者說用現在的話來說,我們的感情其實不是「在線」了,而是「單機」。
那是不是意味著按著需求層次理論的來,按著需求的階梯一個個去實現後,我們就能獲得幸福呢?也沒那麼容易,理論本身關於層級的定義就有點模糊,尤其是在自我實現這一層,你可以搜索一下它的定義就明白我的意思了。
那麼能得到持久的幸福嗎,對此盧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在說完上面第一句話後不久,他寫下了下面這一段話:
「假如真有這麼一種狀態我們的心靈[1]在那裡能夠找到堅實的基礎,達到完全休息,把整個生命集中起來,用不著緬懷過去、跨入未來;時間對心靈已經失去意義,此時此刻可以永遠持續下去,看不出它的綿延,又沒有一絲更替的痕迹,心中沒有別的感受:沒有失去,沒有享受,沒有快樂,沒有痛苦,沒有慾望,也沒有恐懼,唯一感到的是自身的存在,而且單憑這個感覺就能完全充實我們的心靈;只有這種狀態持續著,處在其中的人就能自稱是幸福的,那不是生活樂趣給我們帶來的存在缺憾、貧乏、相對的幸福,而是一種充分、完滿、豐盈的幸福。這就是我在聖皮埃爾島,躺在隨波漂流的小船上,坐在波濤洶湧的湖畔,或是在景色秀麗的河邊,看著流過砂礫的潺潺流水,獨自一人浮想聯翩時所處在的常態。」
另外摘錄盧梭是怎麼體驗隨波漂流的小船的,可以設身處地想像一下,在你疲勞之時,也許收穫更大:
「獨自跳上一條小船,如果風平浪靜,就把船滑到湖心,我直挺挺低躺在船上,仰望天空,任小船隨波蕩漾,有時一連幾個小時沉浸在千百種朦朧、甜美的遐想之中。遐想雖然沒有明確、一貫的目標,照我看來,卻比所謂人生樂趣中最溫馨的感受還要好上幾百倍。」
很明顯,沒有經歷過他的人生,我們很難認同這個答案適合我們其他人,就像那句話,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別人的幸福,不一定是你想要的,你羨慕的可能只是他們的外在表現;不過我們不妨看看這樣一個偉大思想家,他處於幸福時是怎樣的狀態。
我們再把句子中的一些話咀嚼一下:
「用不著緬懷過去、跨入未來」
這和我在另一本書上看到的一句話的思想不謀而合,大致意思就是,當你對過去的事情擔憂,比如做錯了什麼事等,或是擔心未來的事,比如房車問題等;那麼此時此刻,你就無法得到幸福,總之就是想太多,注意我沒有說考慮過去未來的事不對,而是單就此時此刻的幸福而言,考慮這兩者是不利的。
「唯一感受的是自身的存在」
這裡在我看來,作者的意思應該不是反思自己,因為我想到另一段關於幸福的話:
「但是幸福的獲得,在極大程度上卻是由於消除了對自我的過分關注。像別的受過清教徒教育的人一樣,我曾有反省自己的罪過、愚行和缺點的習慣。...漸漸地,我學會對我自身缺點的漠不關心;懂得將我的注意力日益集中在外部事物上:世界的狀態,知識的各個分支,我所喜愛的個人等等。的確,對外界事物的關心也有可能帶來各自的痛苦...然而這些痛苦不會摧毀生活的本質因素,而那些由於對自我的厭惡產生的痛苦,則往往會給生活的本質方面帶來滅頂之災」
--羅素 《幸福之路》
我想當你了解盧梭的生平後,應該能夠理解為什麼他訴諸於大自然,訴諸於自己來得到幸福,因為他的思想與當時主流思想家們(也是它的摯友)的分歧,導致他的一生顛沛流離,飽受磨難,艱難的流亡生活和巨大的精神壓力使得他經歷交瘁,他幾乎懷疑每個接近他的人,認為人人都在處心積慮地羞辱、謀害他。而對自由的嚮往也驅使他回歸自然,平靜的度過自己的餘生。所以應該正確對待兩者觀點的差異。
羅素在幸福這個問題的看法,其實就是強調我們關注自己不要走向極端,比如一些人特別看重自己的長相,或者說一個人覺得自己特別懶等自己的缺點的時候,他們淪陷於對自己的自責中,即使別人不這麼看他,即使他們做到了別人沒做到的事,但是他們注意不到,一張白紙上的黑點被他們無限放大,進而產生對自己的厭惡,也就是羅素說的「給生活的本質方面帶來滅頂之災」;那麼這時候就別指望他在外部事物上有多大造詣了,對自己拿不出信心的人,對外界事物也不會有多少信心拿得出手;所以他建議我們應該多關注外界的事物,我們可以學英語,學編程,學籃球等等,也許英語沒學好,沒事,我對自己能力有信心,我們在外界事物上的失敗,不會影響到我們對自己—生活本質,的評判。
再回到盧梭那句關於幸福的觀點上,盧梭認為生活樂趣給我們帶來的幸福,都是有缺憾的,而他自己的幸福,不依靠外界事物,則能夠獲得更完善的幸福,無論這種方式是否對你有效,但試著去體驗他所描述的場景,我覺得會有一番風味;那麼對於文章開頭問題的答案還沒有著落,我想再借花獻佛,引用白岩松老師在《白說》里的一句話來回答:
「也許我們喜歡的不是成熟,而是走向成熟的過程;同樣,也許我們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追求幸福的過程...幸福就像「百分之百」得黃金,沒有絕對的抵達,但可以無限靠近。」
最後我想說的是:我所引用的之言片語代替不了原書的全部,讀者能夠因此去品讀原著,那麼我寫這篇文章的一個目的也算是達到了。
注釋:
【1】:在這本書中,或者說盧梭的思想里,心靈和肉體是有很大區別的,從書里的幾句話也許能看出盧梭對待他們的看法:
「對我來說,我的肉體只是一種累贅、一種障礙,我將儘可能早日擺脫它。」
「我不願意把想像力用在令人痛苦的事物上,於是就讓我的感官沉湎於周圍給人輕快而甘美印象的事物中。」「一切牽扯到我軀體需要的東西都使我悲哀,都使我的精神墮落,只有在把肉體的利益完全拋棄之後,我才能尋到真正的精神樂趣。」
在盧梭看來一個人是分肉體和心靈兩部分的,而且在他看來肉體是可鄙的,為什麼呢,肉體需要吃喝拉撒睡,有各種需求,心靈就好多了,僅僅作為一個主觀的存在,省去了肉體客觀存在所必要的麻煩,而作為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它的心靈追求的自然是真善美的事物,是他所真心嚮往的地方。不過他對於肉體的態度偏激,希望讀者辯證思考,這裡不展開說明,有興趣可以查找「具身認知」的相關資料。
推薦閱讀:
※幸福感呈U型
※做個「笨」女人 婚姻更幸福
※李佳航李晟公開戀情引熱議"錯位夫妻"的幸福生活揭秘
※幸福是奮鬥
TAG:幸福 | 讀書筆記 | 盧梭JeanJacquesRoussea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