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瑁:你只是從我的世界路過
公元740年十月十一日,對當時大多數人來說,不過是尋常的一天,和平時的日子也沒有什麼分別。但對李瑁而言,是個終生難忘的日子。這一日,他的王妃,時年21歲的楊玉環,被他的父親唐玄宗以為玄宗生母竇太后祈福的名義,敕書假借楊玉環自願出家為道士,號「太真」。
這樣醜惡不倫的一幕,堂而皇之的書寫在史書上,李瑁的心上傷痕有深?只有他自己知道。父親毫無理由的奪走了自己的妻子,日後大張旗鼓的封為貴妃,不啻於在天下人面前狠狠的扇了他一巴掌,尊嚴蕩然無存。
啞巴吃黃連再苦,也不及李瑁苦。他的奪妻之恨無仇可報,無冤可申,無苦可訴。千般惱怒,萬般憤恨,也只得收藏在心中,即使流淚,也不敢在人前。萬一被人告到他父親那裡去,他的下場,說不定和某些兄長一樣,死於非命。虎毒不食子,只是對於尋常百姓家而言,生於帝王家,父母兄弟子女,稍有不慎,結局悲慘。他從來不敢看重自己在父親心中的位置,畢竟,他還有二十幾個兄弟,而且,父親若然心中有他,斷乎不會做出這樣厚顏無恥之事。
不知他有沒有想過,若是沒有與楊玉環相遇,一切該有多好啊。
公元715年,李瑁在姐姐咸宜公主的婚禮上見到楊玉環,一見鍾情,不思量,自難忘。他的母親是當時得寵的武惠妃,做母親的當然了解兒子的心情,於是,不久後唐玄宗就下詔冊封楊玉環為壽王妃。
他們二人,一個因為母親養了幾個兒子都夭折,不得不寄居在伯父家中,成親之前才回到母親身邊過了幾日;一個父母早逝,同樣寄人籬下,伯父母待她再好,也彌補不了缺少父愛母愛的遺憾。有了這個共同點,他們十分懂得珍惜彼此。
李瑁的養父寧王李憲也是一代風流人物,他本來是皇太子,後來讓位給弟弟李隆基,恭謹自守,不妄交結,不預朝政,平日喜詩書,亦精音律,過得逍遙自在。在他的熏陶之下,李瑁也是喜愛音律的翩翩公子,與精通音律、擅長歌舞的楊玉環更是情投意合夫唱婦隨,過著神仙眷侶般的生活。
二人過了五年恩愛甜美的日子,都以為是彼此的終身依靠,可以攜手到白頭。誰知,武惠妃死後,他們的好日子也到頭了。
唐玄宗早期是個有作為的君主,後來,因為自己的成績不錯,就驕傲起來,開始縱情聲色。武惠妃死後,雖然有後宮佳麗三千,可是沒有一個能懂他,於是,便四處物色佳人。有人對他說壽王妃天生麗質,他便按捺不住,在華清宮召見壽王和壽王妃。一見之下,驚為天人,礙於父子之情,也不顧父子之情,才沒有當場露出醜臉,頗費了些心思才奪了楊玉環過來。雖為君王,總算他有些許羞恥之心,為堵住攸攸之口,他先是命楊玉環出家,五年後才冊封她為貴妃。但無論如何,李瑁的屈辱不會減少半分。
失去妻子及尊嚴的壽王如同木頭人,渾渾噩噩的過了兩年。後來,他借著養父病逝的時機,自願守孝三年。此時,母親已逝,養父母亦先後逝去,兄弟姐妹和他疏遠,他成為天底下最寂寞的人,去到幾乎被人遺忘的境地。所有的委屈堆積到一起,直到這日,他才可以痛快的流下忍了多年的淚水。
三年後,守孝畢,唐玄宗也迫不及待的想名正言順和楊玉環在一起,於是將左衛勛二府右郎將軍韋昭訓的二女兒韋氏冊封為壽王妃,然後,急不可待的將楊玉環封為久廢不用的「貴妃」。
曾經的妻子成了母輩,和自己越來越遠,築起了一道無法逾越的牆,再痛苦也無計可施。多年過去,他已經學會將悲痛藏於心底。不然,還能怎麼樣呢?天大的一頂帽子,他早已戴定了的,何況,與尊嚴比起來,性命還是重要些的。好在也沒有人敢在他面前非議,畢竟給他帽子戴的那人,是天下至尊的皇帝。
他只好假裝已經忘記從前。一個人想要保護自己,就一定要忘記不應該記得的事情。
可喜韋氏的溫婉柔順較楊玉環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她的陪伴下,他漸漸走出了往日的陰影,開始專心過好自己的生活。雖然被父親日益疏遠,而且皇位繼承已絕無他的份,他也不介意。天下人雖多,他不過想得一知己耳。韋氏的存在,讓他切切實實感受到人間還有溫暖。
上天畢竟是公平的,奪走了他的一些,又還給他一些。他和韋氏陸續生了五個兒女,他的空虛漸漸被填滿。生活似乎從來就是這麼一回事,你在意它,它偏不讓你好過,你看開了,它就放過你了。
雖然李瑁是被冷落的皇子,但如果他想,美女,還是要多少有多少的。可是有了韋氏以後,再不曾有過其他妃子。他是對的,他父親與他的眼光相若,要是再讓同一個人給他戴上另外一頂帽子,他還用得著做人嗎?
此時的楊玉環,已經將他這個前夫忘得一乾二淨,在唐玄宗的專寵之下,楊家雞犬升天。她是對的,既然已經回不去了,不如努力現在,彌補過去五年孤苦凄清擔驚受怕的日子。兩個人又沒有孩子牽絆,相見不如懷念了。
他或她,都是從彼此的世界路過,揮一揮衣袖,什麼都沒有帶走,也什麼都沒有留下。從此,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誰也不曾想到,後來的李瑁,日子絕對過得比他的父親順心。
公元756年六月,安史之亂進入最高峰,唐玄宗匆忙逃出長安,途經馬嵬坡,太子李亨一直飽受楊國忠之苦,一手策划了兵變,楊國忠被殺,楊貴妃隨後唐玄宗迫不得已賜死。唐玄宗這麼寵愛她,視她為解語花,最後,她還是死於非命。三十七歲的前妻死在自己面前,而且是被自己的父親親自下令處死,這種戲劇化的結局,李瑁已然麻木。確實,曾經最親近的人,狠狠地捅了他一刀之後,他也實在無須念舊情,上演悲痛萬分的戲目。而那一刻,他也終於釋然,原來對於他父親而言,還是自己的性命要緊,已經七十二歲了,仍然不捨得交出去,寧願犧牲任何人。
後來,唐玄宗回到了長安,已經由皇帝變成了太上皇,身邊的人經過唐肅宗清洗,親信全無,不可謂不凄涼。五年後,他形單影隻的在西內神龍殿逝世。
這個時候,父奪子妻這一齣戲隨著其中兩位主角的逝去,另一個主角李瑁所有的冤屈都煙消雲散。經過安史之亂,沒有誰有空記得楊貴妃曾是他妃子這件事。真沒想到,是安祿山幫他報了仇。
而且,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後來的李瑁,日子安然,朝堂再亂七八糟,也與他無關,他是最無害的一位皇子,在亂世中,他彷彿局外人,所有紛爭與他均無關係。異母皇帝兄長唐肅宗忙著鞏固位子收復失地,侄子唐代宗急於平定天下蕩平餘孽養民生息,朝臣忙著爭權奪利,誰也沒空來打擾這位早已被人忽略的皇子。他安安穩穩的做著他的壽王,平平庸庸碌碌無為毫無建樹無風無浪,日子過得比他的養父寧王李憲還要無壓力。
亂世中,只有他的心境是平靜的,和韋氏相依為命,最後安然逝去。
一代悲劇人物,人生跌宕之中,安樂收場。而曾經顯赫風光不可一世的皇帝最後愁雲慘淡眾叛親離孤單逝去。不得不說,命運有時也很公平。
推薦閱讀:
※殘荷點評網人絕句
※《新文學評論》:高昌訪談錄
※沈從文先生的氣性,及他與汪曾祺先生的不同
※讀《失樂園》
※你去過瑪格麗特小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