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學術】SCI論文可以不先寫標題?名師自有套路!

【天光學術】SCI論文可以不先寫標題?名師自有套路!

通常來說,一篇SCI應該包含標題、摘要、前言、方法、結果、討論和參考文獻等內容。那麼,在寫SCI論文時,該按照論文格式順序先寫標題嗎?關於這個問題,作者還是應該從個人習慣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當然,從經驗上來說,SCI論文寫作從序言部分開始寫會比較好。

先從論文的序言(Introduction)部分說起。

在序言中應該包括以下四方面內容:你所研究的問題的領域和簡明軛要的背景知識、概述在這個領域前人的工作、你在本工作中想要研究的問題、以及你得到的主要結果。

作為審稿者,首先看你是否熟悉文獻(前人做過的工作),其次看你是怎樣從已有的工作中發現你的研究問題(research question)。

通常的情況是,你發現以前的文獻中有相互矛盾的地方、以前的工作中有遺漏的因素、過去研究方法上的缺陷、或現在研究手段的攺進和提升等等,這些都會是合乎邏輯的說法。

在序言的最後部分,應概述你在本文工作中得出的主要結果,會使人有興趣繼續讀完你的文章。

論文的第二部分,通常用「方法」作標題。

這一部分應包括如下方面的內容:1)實驗設計、2)實驗對象或材料、3)數據採集方法、4)統計方法。

作者必須記住的一點是,你所報告的實驗結果必須能被其他任何一個實驗室重複,這樣你的工作才有價值。所以在論文的這一部分你應提供詳盡的資料,以便他人可以驗證你報告的結果。

另外,記住審稿者往往是你這一領域最有經驗的專家,你在研究方法中的任何一點瑕疵,都是有可能被他們發現出來的,所以這要求你在著手科研的時候,就要把各方面的問題都想到,不然到寫文章時,便有點晚了。

論文的第三部分是「結果」(Results)。

如果在一篇論文的「前言」 中談到本工作所要研究的問題時,提出過你的研究假設的話,那麼在這個 「結果」 部分便可以與這些假設對應起來,告訴讀者你的實驗結果如何。

記得這一部分是以「數據」 說話,不要攙和自已對實驗結果的理解,以及這個結果的意義等等(這可以留在下一部分 「討論」 中去表達)。

為了把研究結果表達清楚,往往需要籍助表格或圖形。這兩者各有優勢,採用哪一種,要視具體想表達的內容而定,目的是用最簡潔的方法把研究結果講清楚。

在 「結果」 以後,便是「討論」部分,有時也用 「結論」 作標題。

在這一部分,應包括如下內容:在本工作中你得到什麼結果?這些結果說明什麼問題?本文的結果與前人的結果有何不同?你的工作有何不足之處及局限性?

在這部分的最後一段中,應該總結性地敘述你的主要發現,並且指出進一步的研究方向。

審稿者除了看你是否有新的結果,更注意的是你對於自已的工作成果的討論,是否站在一個客觀的立場?有沒有將你的研究結果放到一個恰當的位置上。

在正文之後,還有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參考文獻」。

每家刋物對於如何在文章中引用參考文獻及在最後如何列出這些文獻的格式都有不同的規定,最好是仔細閱讀它們的規定,還有一個實用的辦法是找最近幾期的你想投稿的刋物,看看在已經刋出的文章中是如果處理所引用的參考文獻的。

最後是文章的標題與摘要。

在文章寫完後,寫摘要便比較容易,所以這裡便不再多講。

確定標題的關鍵一點是要給讀者提供關於本工作的具體特點與信息,避免空洞的內容。在剛剛起步寫科研文章時,往往會把標題取為:關於XXX的研究(A study on XXX),這種泛泛的標題顯然除了你的工作屬於哪個領域以外,沒有告訴讀者任何信息。


推薦閱讀:

成為ssci的reviewer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論文 | SCISSCI | 學術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