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8嬰幼兒急救知識大全:關鍵時刻可救寶寶一命

2018嬰幼兒急救知識大全:關鍵時刻可救寶寶一命

1 人贊了文章

電梯夾人、墜樓、溺水、燙傷、誤吞異物、車內窒息……兒童傷害從未遠離我們的視線。

伴隨著寶寶的成長發育,從翻身、坐起、站立、到走路等等,不可避免會發生一些意外傷害。為了防止意外造成的傷害,家中危險的物品都要收好,放到寶寶夠不到的地方。面對各種防不勝防的意外傷害,家長最好也要掌握一些嬰幼兒急救常識。

下面,嘟嘟君為大家總結一下常見的嬰幼兒急救知識:

嬰幼兒急救常識一:氣管異物

氣管異物多發生在5歲以內兒童,尤其以剛學會走路到3歲之間的小孩多見,死亡率高。寶寶喜歡將瓜子、花生米、果凍、紐扣、硬幣等放入口中,在哭、笑或者吸氣時很容易吸入氣道。如果氣管異物正好卡在聲門處或聲門下頭,堵塞氣管時,非常容易發生窒息。

癥狀:誤吞後,寶寶臉色青紫、憋氣、呼吸困難,或出現劇烈咳嗽、哮鳴,可能提示物品進入氣管。

急救措施: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適用於3歲以下寶寶:

(1)家長馬上把寶寶抱起來,一隻手捏住寶寶顴骨兩邊,手臂貼著寶寶的前胸,另一隻手托住寶寶後頸,讓寶寶臉朝下趴在家長大腿上,且頭部稍低於軀幹,在寶寶背部兩肩胛骨間拍打1-5次。

(2)讓寶寶仰卧背貼在家長的大腿上,用中指和食指,放在寶寶胸廓下和臍上的腹部,快速向上壓迫1-5次。

(3)循環進行背部拍擊和腹部按壓,直到異物衝出為止。

海姆立克急救法之背部拍擊

海姆立克急救法之按壓

適用於3歲以上兒童:

家長從背後抱住小孩,一手握拳,頂住寶寶上腹部,另一隻手手掌壓在拳頭上,雙臂用力向上、向內緊壓,有節奏地一緊一松,直到將異物衝出。

嬰幼兒急救常識二:食道異物

食道異物多發生在食道上端開口處。食道異物如果不能及時取出,可能引起食道周圍炎、縱膈炎和膿腫,嚴重時可能引起食管瘺,或穿破大血管引起大出血。

癥狀:

如果誤吞後寶寶沒有面色改變,呼吸平穩,不咳嗽,表明物品沒有嗆入氣管,已經進入食道。多表現為吞咽困難、異物感、疼痛、唾液增多等癥狀。

急救措施:

1、保持安靜,切忌再進食,以防將異物推向深處,加重損傷。

2、如果是光滑小異物,通常經過2-3天時間就能夠隨大便自行排出,可以讓寶寶多吃富含粗纖維的蔬菜,如芹菜、紅薯等,但不要導瀉。

3、如果是大異物或者尖銳異物,如棗核、縫針等,容易引起食道和胃腸穿孔,應儘快去大醫院,用兒童胃鏡取出。

嬰幼兒急救常識三:誤食毒物

撥打急救電話,聯繫醫生

告訴醫生誤食毒物的種類、數量、時間,以及寶寶現在的情況等,然後聽醫生指示。因為有些藥品不宜催吐,不能任意處置。

緊急催吐

這些東西可以催吐:

化妝水、染髮劑、樟腦球、葯、肥皂、酒精類、香煙、咖啡。催吐後,讓寶寶多喝水分以稀釋毒性,然後帶他去醫院。

催吐方法:

家長可以用勺柄、筷子、手指等直接刺激寶寶的咽喉部,誘導寶寶出現嘔吐。催吐時間越快越好,嘔吐得越完全越好。藥物在體內的吸收速率多為指數變化,早1秒催吐,就有可能截斷藥物的吸收高峰。

儘快送往醫院洗胃

如果吞入毒性較大的物品,應儘快送到最近的醫院洗胃。最好將寶寶誤食的毒物的包裝和說明書,以及嘔吐物(裝入塑料袋)一併帶上,以便醫生做針對性的治療。

這些東西不可催吐:

1、強酸、強鹼製品:如廁所所用洗滌劑、管道洗凈劑、漂白劑、去油劑等。

2、石油製品:如家庭用燈油、汽油、揮髮油、稀薄劑、指甲油、去光水等。

3、農藥類:如殺蟲劑、除草劑、生石灰等。

4、危險的固體:如圓釘、別針、玻璃等。

寶寶誤食藥品,家長如何應對?

1、誤食一般性藥品,劑量較少

如維生素、中成藥,可讓寶寶多喝水,使藥物稀釋並儘快從尿中排出去。

2、誤食有毒性、或副作用大的藥品

家長須迅速催吐,再給寶寶喝大量茶水、肥皂水反覆嘔吐洗胃。然後可以讓寶寶喝幾杯牛奶養胃解毒。

3、誤食腐蝕性較強的藥品

不要催吐,建議可以服用適量牛奶、蛋清,並迅速送醫院治療。蛋清和牛奶可以覆在胃黏膜上,減少強酸腐蝕性物質與胃消化道黏膜的接觸面積,起到稀釋、隔離的作用。

4、誤食碘酒

立即飲用米湯、麵湯等含澱粉的液體,然後催吐,反覆進行,直到嘔出物無碘酒色為止。

嘟嘟君提示:如何預防寶寶誤吞異物

1、不要給幼兒吃花生、瓜子、豆類、果凍等不容易咬嚼的食物,帶核的食物要先把核取出。

2、糾正寶寶把小玩具含在口中玩耍的不良習慣。

3、可能吸入或吞下的小玩具,不要給寶寶玩。

4、培養寶寶安靜進食的好習慣,不要邊吃邊說。

5、寶寶進食時,不要讓他吵鬧跑跳,家長此時也不要逗樂、訓斥、驚嚇寶寶。

6、不要強迫喂葯,寶寶哭鬧時不要硬向他口中塞。

7、寶寶活動範圍內不要存放小物品或危險物品,如硬幣、瓜子、花生、小紐扣、圖釘、藥品等。

嬰幼兒急救常識四:頭部摔傷

如果寶寶撞到頭之後立刻大哭,不久後恢復正常,通常不必太擔心。如果寶寶撞到頭之後不哭不鬧,臉色發青、嘔吐、痙攣時,必須馬上送醫院急救。

寶寶撞到頭部後,即時當時沒有任何癥狀,也要觀察至少24小時,48小時則更為安全。如果寶寶出現嗜睡、手腳無力、哭鬧或頭痛等異常情形,應該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急救措施:

1、情況危急時不要搖晃寶寶的身體。

2、不要揉搓淤青處,反而會使皮下出血。

3、頭部腫起大包,可用冰袋或濕毛巾冷敷。24~48小時後改為熱敷。

4、觀察是否有局部的骨板凹陷。如果有,則可能是顱骨受外力衝撞導致破裂或下陷,需要及時送醫院進一步檢查。

嬰幼兒急救常識五:皮膚擦傷出血

皮膚損傷可分為皮膚擦傷和皮膚破裂傷兩種。

(1)皮膚擦傷

皮膚擦傷後會出現局部紅腫、青紫、疼痛。可用溫開水清洗乾淨,在患處塗碘酒,幾天後會自行癒合。對於青紫、腫脹面積較大的擦傷,先用毛巾浸冷水濕敷,24~48小時後改用溫開水熱濕敷。

(2)皮膚破裂傷

皮膚破裂傷除疼痛、傷口破裂外,還有出血較多、較急的特點。出血顏色鮮紅而且不易停止,多為動脈出血,常見於嚴重的外傷,比較危險,須立即止血。出血持續、緩慢、顏色暗紅,多為靜脈出血,常見於撕裂傷或切割傷,一般比動脈出血容易控制。血一滴一滴向外滲,為毛細血管出血,一般會自行凝結停止。

急救措施:

(1)止血方法

方法一:指壓法,用手指或者止血帶用力按壓傷口處5-10分鐘。

方法二:包紮法,用消毒紗布或者乾淨手帕直接壓在傷口處,再用繃帶或者毛巾包紮。

如果兩種方法還止不住出血,應緊扎傷口,抬高傷部,迅速送完醫院治療。

(2)小傷口如只傷及皮膚,用紅藥水塗抹,保持乾燥,避免沾水,幾天就會癒合。如果傷口較臟,立即用消毒生理鹽水或冷開水輕輕擦洗乾淨,否則會影響傷口癒合。

(3)大傷口內部用生理鹽水擦凈,注意不要塗藥,再用消毒紗布包紮。傷口周圍用75%酒精消毒,先由傷口邊緣開始,逐漸向外擴大消毒區。切忌不要用臟棉花、衛生紙、灰土等覆蓋傷口,以免感染。凡臟污的大傷口,都要迅速送往醫院處理。

嬰幼兒急救常識六:燒燙傷

燒燙傷一般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

(1)輕度表皮燙傷,皮膚會有發紅且疼痛的現象。如果能在燙傷後馬上沖水冷卻至少20分鐘,一般2~3天可獲得改善。

(2)中度燙傷,表皮潰爛併產生水泡,可能深及表皮下方的真皮層,一般2~3周可痊癒。

(3)重度燙傷,燙傷直達皮下組織,皮膚髮硬、發黑或局部碳化。中度和重度燙傷都必須送醫院治療。

應急措施:

發生燒燙傷後,應該第一時間給皮膚降溫。這是因為80%的燒燙傷的傷害來自於餘熱的蔓延。

(1)從流動的冷水緩慢沖洗傷口二十分鐘左右,水流要從傷口的中心向四周蔓延,以防止感染。

(2)保持傷口清潔,皮膚上起的水泡不要撕破,不要自行塗抹任何藥物,以防造成傷口感染,影響癒合。

(3)用保鮮袋保護傷口,送醫院就醫。在傷口部位套一個保鮮袋,不用包紮,也不用捆,輕輕覆蓋即可。

(4)如果衣服和皮膚有粘連,不要強行剝離,可用剪刀剪掉周圍沒有粘牢的衣服,用清潔被單輕輕覆蓋,送醫院就醫。

(5)如果燒燙傷部位在顏面、頭頸部、會陰部等特殊部位,即使傷口面積不大,也可能出現併發症,這時除了冷水緊急處理外,可以給患者喝些淡鹽水以防休克。

嬰幼兒急救常識七:溺水

溺水並非在戶外才會發生,由於寶寶的骨胳與運動神經的協調能力尚未成熟,只要容器中的水高度達五厘米左右,就可能對寶寶構成威脅,包括浴盆、浴缸、馬桶等。如在家中溺水常發生在寶寶洗澡時,大人未加以看顧;或是寶寶們在玩耍時不慎落入水中所致。

很多家庭用澡盆給嬰兒洗澡,有時候洗到一半,家長將寶寶獨自留在澡盆里,雖然水很少,可是這對沒有翻身能力的嬰兒已經非常危險了。

急救措施:

1、用手將溺水寶寶口中的嘔吐物、污物取出,解開衣服,保持呼吸順暢。

2、寶寶不小心溺水,可按壓寶寶的胸部,或讓寶寶保持頭低腳高的位置將水排出。

3、檢查溺水小兒是否清醒,可呼喚或拍打其足底,看有無反應,並用耳朵仔細聽其是否有自主呼吸存在。對於已經沒有呼吸的小兒,須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預防方法:

1、幫寶寶洗澡時,不可單獨把寶寶留在浴室,哪怕幾秒鐘時間。

2、避免使用太滑的磁磚,亦可在浴室放止滑墊,防止寶寶跌倒。任何可裝水的容器應加裝蓋子,或把容器倒放,廁所馬桶蓋也應蓋上。會走路的寶寶,不要讓他們單獨在湖邊等有水的地方玩耍。

嬰幼兒急救常識八:墜床或撞傷

寶寶睡覺時從床上摔落,即使寶寶當下沒有哭鬧,也不代表寶寶安然無恙;寶寶在玩耍的時候也有可能因為摔倒或者碰到傢具,而導致頭部受到撞擊。

可能出現的癥狀:

如果撞到頭之後立刻大哭,不久後恢復正常,通常不必太擔心,但要觀察寶寶是否有痙攣、半邊手腳無力、歪斜或是兩邊瞳孔不一樣大的情形,如果有,必須送醫診治;如果撞到頭之後不哭不鬧、臉色發青、頭痛還有嘔吐、痙攣現象,必須立刻送醫急救。

急救措施:

1、在情急之下不要搖晃寶寶的身體。

2、撞傷、碰傷、夾傷時可在傷處採取冰敷,一次10分鐘,一天後改為熱敷,一天3次。

3、盡量不要在瘀青處搓揉,這樣反而會使皮下出血。若要使用藥物止痛,建議盡量以外用藥膏為主。

4、觀察是否有骨折,若有要立即就醫。當腫痛範圍擴大時,表示情況嚴重要由醫生處理。

預防方法:

1、家中的陽台、窗檯應加裝欄杆,避免讓寶寶接近。

2、家中擺設盡量簡單,以免東西太多增加寶寶碰撞到的幾率。

3、傢具當中有尖角的地方建議加上安全防護膠套,包括桌角、椅角等都可以做一些處理。

嬰幼兒急救常識九:脫臼

大人單手牽起寶寶或是抱起寶寶時,這個動作會因為單邊施力的緣故,容易造成寶寶手脫臼、扭傷或骨折。

可能出現的癥狀:

當發現寶寶兩邊的手臂不對等、寶寶單邊的手臂不動、活動手臂卻有疼痛感,或是寶寶自己會避免某部位的肢體動作時,就要懷疑寶寶是否已經脫臼了。

急救措施:

1、若寶寶的手臂單邊不動但沒有疼痛感,則可用三角巾或布,將脫臼部位稍做固定,然後立刻送醫;但若寶寶活動手臂時會有疼痛感,或手臂無力垂下,則需立即送醫急救。

2、當寶寶脫臼時,別隨意移動寶寶患肢,避免移動的過程中造成寶寶患部的二度傷害,先固定患部後施以冰敷,儘速到醫院治療即可。

預防方法:

大人們在跟寶寶互動時,避免做單邊的拉提動作。要特別留意的是,若寶寶一旦發生過脫臼,就會多次反覆地發生,所以寶寶有脫臼的病史的話,家長跟寶寶玩耍或是進行身體接觸時,都要避免在相同部位用力過大。

嬰幼兒急救常識十:昆蟲蟄傷

除了夏天發生頻率很高的蚊蟲叮咬傷,各個季節寶寶都有可能被一些小昆蟲叮咬,而且這個過程很難被家長發現。寶寶被叮咬後,會引起局部的疼痛、發炎、紅腫、出血等癥狀,這些毒性反應只是局部的發炎現象,很少會持續擴大甚至造成全身的反應。

急救措施:

1、如有毒刺和毒囊遺留,用消毒過的針或小刀挑出螫刺。避免用鉗子取出。

2、在患處塗一些氨水,如患處腫脹,可進行冰敷。不要使用創可貼等包裹傷口。

預防方法:

寶寶的身體、衣物要清爽乾淨,家中整潔乾淨,空氣新鮮。垃圾及時處理以免蚊蟲孳生。

嘟嘟君提示:其實很多危險都是因為大人的一時疏忽造成的,家長給寶寶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是讓寶寶健康成長最重要的關鍵。

(本文選自微信公眾號「兔兔嘟嘟」)

關注微信公眾號:兔兔嘟嘟(ID:tutududu_),我們每天推出實用、有趣的兒童故事和專業、前沿的育兒資訊。每晚八點與你不見不散~

weixin.qq.com/r/wTjB2QL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男人健康長壽的十個有趣的建議
癌症到底有多痛苦?
健康、好喝、心境、隨流?你究竟為什麼愛上茶?
健康飲食指導 不宜空腹吃的7種水果
得了尖銳濕疣不要慌,教大家如何面對和治療

TAG: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