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怎麼就成了Gay icon?

王菲怎麼就成了Gay icon?

來自專欄李澈學長18 人贊了文章

點擊上方藍字 李澈學長 關注公眾號,以後再也不用辛苦找資源了。(文末有資源)

三天一更 12:40推送

轉載請聯繫授權 | 李澈。(微信訂閱號ID:CheLeeboys)

1王菲和李澈的故事

第一次接觸王菲的時候,是98年的春晚。

王菲和那英站在舞台上,身段輕盈、妝容前衛、洒脫自在地唱著《相約九八》。

彼時澈澈在讀小學,沒有追星意識,也不認識屏幕里的人,只是單純地感知到,那個頭髮扎著兩個「紅球」的女歌者,眉宇之間一副睥睨眾生的神態,她好個性,看起來很不好惹的樣子。

澈澈平日聽的歌不多,只有兩首歌讓我聽了第一句,便有直擊心靈,時空停滯的感覺。

一首是王菲的歌,另一首是fool』s garden的《Lemon tree 》。

記得特別清,初二的暑假和堂哥去外省旅遊。夜晚在列車上,哥哥強迫我聽周杰倫的「哼哼哈嘿」,對於這種直男歌曲,澈澈這樣的矯情gay怎麼聽的進去?

我回到自己鋪位,隨便打開Mp3,無心地播放同學幫忙下載的歌曲。

突然···

「沒,沒有蠟燭,就不用勉強慶祝;沒,沒想到答案,就不用尋找題目······」

我無法用文字準確地描述當時聽到《笑忘書》的感覺,只記得聽了前兩句後,我被驚住了。

澈澈立刻按了暫停鍵,深呼吸了好幾口氣,方有按下播放鍵繼續聽這首歌。

怎麼會有這樣的聲音,輕盈、透徹、似乎將人世的溫熱與上帝的悲愴都融了進去,耳機里播放的女聲,有何等的神奇力量,能讓聽者將自己肉身凡胎所在的世界,全部拋之腦後。

怎麼會有這樣的旋律,即使我不懂樂器,僅僅依仗著旋律,眼前便浮現出芸芸眾生的畫面。這圖畫中有人間的瑣屑,也有輪迴的孤寂。

怎麼會有這樣的歌詞,情竇未開、不諳世事的澈澈幾乎都無法理解文字要表達的含義,卻能體會出這歌詞是在傳達一種悲傷,這種悲傷有著命運的力量,這種命運又是每個人都逃不掉的劫難。

後來,從同學朋友和大眾媒體中獲取了越來越多關於她的消息。

她叫王菲。

於是去找她的老歌聽,一首一首聽,越聽越愛,越聽越信。

在我喜歡上她的時候,她甩了一張名叫《將愛》的專輯,退隱歌壇。

澈澈記得,《將愛》的封面上,她一身似蝴蝶的裝扮,在花叢之間,在雲霞之中,在水墨之隙回頭凝望。

她是要化蛹為蝶飛進新的生命,還是如靈花一般感應到自己將要枯萎,我不得而知。

倘若硬要強拉王菲和澈澈有什麼故事,想到好多夥伴問澈澈是什麼學校畢業的,我只能恬不知恥地說一句:「王靖雯差點成了澈澈的校友and學姐。」

2王菲怎麼就成了gay icon?

坊間有句玩笑話,說王菲的歌迷「十男九基」。

這話雖然沒有考證,卻多少能表明王菲在gay群體中受歡迎的程度。

gay的思維,多數具有」雌雄同體「的雙性思維。

因為要生存、要發聲、要活出自我,這便需要能助力事業成功的理性思維;然而燈光交錯的街頭,gay遇見命中的那一個人或幾個人,又是「飛蛾撲火,不愛不休」的感性思維佔主導。

這種對事業的追求,對情感的執著,王菲都具備。

王菲的聲音極富有特色,空靈慵懶,冷冽溫柔,辨識度高,難以模仿。

也因為難以模仿的緣故,王菲傳唱度很高的歌,並不多。

不同的是,其他歌手傳唱度高的歌,類似於《可惜不是你》、《倒帶》等口水歌,換作其他的演唱者,指不定也能火。

說直白點,他們是在為歌服務。

但王菲不一樣,她的歌里有她的性格,她的歌是在為她服務。

少了王菲腔調的《紅豆》,沒有為愛將名利風光全然拋下的經歷,定然唱不出「等到風景都看透,也許你會陪我看細水長流」的期許和悲涼。

王菲不是歌姬,不需要去迎合大眾市場;

王菲不是藝人,不需要去恭維唱片公司;

王菲不是戲子,不需要去討好媒體關係;

她不是王,不是妃,她就是王菲罷了。

她活得洒脫又有溫情,她性格尖銳又仗義,她有突破主流的勇氣,也有顛覆規範的實力。至於這種勇氣和實力,都不是她刻意為之的結果,只是她任由天性發展的附帶結果。

這種勇氣和實力,是gay群體最需要的,甚至是很多性少數群體窮極一生所追求的結果。

勇氣這東西,很多時候是和實力掛鉤的。

金星有句話說的對:「我承認我在拚命地追求事業上的成功,因為只有我先成為一個成功人士,大眾才有可能接受我的與眾不同。」

王菲用她的實力征服了那些質疑她生活,質疑她情感,質疑她性格的人。

而許多性少數,也只等有了相應的實力,才有勇氣告訴世界,我有一個深愛的同性。

作為一個gay,此生的道路註定比常人更難走,這條難走的路更可能是自己獨自走完。所以為了更好地過完這段人生,很多gay要比常人努力很多,才能獲得世俗的接納。

王菲的性格中,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不在乎他人評價,「愛誰誰」的態度。

記者追問王菲離婚手續有沒有辦妥,她冷臉回答「關你什麼事?」

日本記者提問王菲:對日本唱片市場是否感興趣?她乾脆直接地回復:「沒什麼興趣。」

金曲獎上獲獎,王菲的獲獎感言是:「對於金曲獎評委對我給予的肯定,我也給予充分肯定。」

與香港娛樂之王楊受成在奢侈品店相遇,楊老闆想買一塊表送給王菲,她回復:「幹嘛要你給我買,我又不是買不起!」

王菲既有傲骨又有能力,知道潛規則卻不利用潛規則,甚至公然踐踏潛規則。

這種反規則的態度,對於遊離於傳統觀念與社會規則外的gay,有種天然的吸引力。

王菲對於gay群體來說,甚至有一種精神寄託的意向作用。

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在《身份的焦慮》中寫道:「成人後追求的兩樣東西,愛情和事業。不過都是追求他人對自己的認可。愛情是伴侶對自己的認可,事業是社會對自己的認可。」

對於王菲來說,他人的認可都比不上自我的認可。

在她面前,名利、地位甚至愛情,都要在自我面前讓位。

王菲需要的自我肯定,由自我肯定所孕育的獨立和堅強,正是gay群體內心深處的渴望。

很多同志被社會傳統束縛,想要做真實的自己卻沒有能力,於是喜歡並支持王菲。

多數gay難以洒脫地面對周遭環境,於是偽裝自己。

性少數群體持著一副密不透風、情緒無關的面孔下,卻隱藏著一顆不羈的靈魂。他們嚮往著某一天,自己也能像王菲一樣,不顧別人的眼光驕傲地生活。

3王菲的愛情及其他

王菲的愛情之路是非常規的。

就像她自己填詞譜曲的《將愛》中寫得那樣:「風風火火轟轟烈烈,我們的愛情像一場戰爭,我們沒有流血卻都已經犧牲,掩埋殉難的心跳葬送一世英名。」

她不怕別人知道,也不怕自己受傷。

她為了竇唯住進北京的四合院,為愛人倒馬桶。

她為了謝霆鋒,在媒體追逐的閃光燈下依舊不鬆手。

她為了李亞鵬,在離婚後依舊給予對方足夠的尊重。

她的每一段愛情開始時都如火如荼,結束時冷冷清清。

這一點很像周迅,同樣在每段愛情中都毫不保留的女子。

但不同的是,周迅的結束,像是被動的、無可奈何的,是愛情出了問題。

而王菲的愛情結束,是主動的,是可以選擇的,是自我出了問題。

愛情是王菲的身心需要,但自我才是王菲的終身依靠。

這種將自我凌駕於異性之上的氣勢,太符合gay的胃口了。

她結婚,離婚,姐弟戀,分手,再結婚,再離婚。

她被詆毀,但她依舊不退讓,亦不解釋。

她腳不沾塵,目不斜視地走過眾人的非議,這種姿態和情狀,正是gay所理想的。

但王菲又用結果給那些嚼舌根的烏合之眾,反手一個巴掌。

哦不!對於那些無關緊要的人,王菲連巴掌都懶得甩。

她和前夫的家庭,和孩子們的關係非常融洽。

她讓大眾知道:她的行為不存在道德是非的問題,她只是想活的通達,活出自我。

喜歡同性,不存在道德上的是非,但一世通達,活出自我的gay又有多少?

說到王菲和gay的關係,有一個人不得不提。

這個人就是香港著名詞人,出櫃同志——林夕。

林夕和黃耀明的一段深情,在他的很多詞里都表達過。

同樣是性少數,感同身受的林夕所作之詞,也更容易打動gay。

更何況,林夕又是何等偏愛王菲。

林夕自己在採訪過也承認:「自己最好的詞都給了王菲。」

他也說,在沒有遇到王菲之前,自己不敢想像,歌詞竟然可以寫得如此抽象。

王菲和林夕的緣,重疊處是自戀和自憐,一邊性靈通透,一邊鋒利惆悵。

老天爺將最好的天賦,毫不吝嗇地賜予了一個女歌者和一個男同性戀。這兩人的相遇,表面上是際遇所致,實則是命運所歸。

最後,放一段王菲的獨白:

我挺懶,跑步堅持了兩天;我抽煙,危害健康的表現;我直來直去,得罪人成了家常便飯;愛發脾氣,不懂得控制情緒;我缺乏耐性,尤其對不感興趣的事情;我自信也自卑,矛盾得要命;面對歌迷,總覺得尷尬;我不太積極,老想要放假;我不算太聽話,父母也拿我沒辦法。我不是偶像,別崇拜我。感謝所有喜歡聽我唱歌的人,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感謝所有一起工作、相處過的人,感謝愛我的人但願有一天能做到心中的完美,讓你們為我驕傲。」

一個專註同志電影、同志圈正能量的暖心公眾號:李澈學長 ID:CheLeeboys

是微信公眾號,不是知乎號。

近期

愛你十餘年,不及你和女人啪啪幾天

在紐西蘭帥哥面前,我的安靜一文不值

自私的學弟,慶幸你終於走出婚姻

《再見,我的新郎》,讓多少同志觀眾在深夜落淚

管你是做gay號或其他,都不要想著走捷徑

投稿郵箱:1770384033@qq.com


推薦閱讀:

王菊為何會成為「Gay 圈殺手」?

TAG:同志偶像Gayicon | 王菲 | 男同性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