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父母的焦慮該何去何從

中國式父母的焦慮該何去何從

6 人贊了文章

前段時間回國聽了一場關於矯正「熊孩子」行為的講座,自己也開展了一個促進3-8歲親子關係的工作坊。中國家長願意花時間去聽此類講座,而不是陪孩子去五花八門的補習班,這樣的改變本身反映了非常值得令人欣喜的國民素質的進步。

講座和工作坊之後的提問時間,家長們紛紛見縫插針地問了關於孩子成長的各方面的問題。大部分的問題和講座的內容無關:

「我的孩子老是注意力不集中。看電視倒是可以看很久,求他學英文真的要把我累死!怎麼辦?「

「孩子現在學習跟不上,周圍很多人都報了學習班,怎麼辦?「

「我兒子人是聰明的,可是從小做作業的習慣沒養好,成績老是上不去怎麼辦?「

「家裡和孩子爺爺奶奶一塊兒住,他們老是要干預對孩子的教育方法,怎麼辦?「

「我的女兒老是喜歡玩男孩子的玩具怎麼辦?「

。。。

對於中國新一代家長來說,成績和高考的重要性深入骨髓,而如何在更新迭代如此迅速的社會環境下養育多孩卻需要自己探索,所以你們是完全有理由,甚至理所應當該為了孩子如此焦慮。

家長為毛坦廠中學考生送行(圖片來自搜狐)

如此程度的焦慮是中國的特有國情嗎?

我在美國接觸到的需要心理干預的家庭一般分為三類,以三個真實案例為代表:

1、John是個9歲的男孩,智商測過非常高,學習成績也非常好,可是行為衝動且有暴力傾向,經常擅自離家去鄰居家要錢去買冰淇淋,或是在學校因為遊戲和同學起爭執。家長希望能針對這些衝動行為有所干預。

2、Sam是個八歲的男孩,有多動症和閱讀障礙的癥狀,家長希望給孩子一個全面的測評來幫助他在校的教育得到改良。

3、Anne是個三歲的女孩,自從父親今年被診斷為白血病在醫院治療之後,便開始經常做噩夢,醒來就哭鬧。母親希望心理干預能幫助孩子用健康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負面情感。

總結來說,美國家長在孩子出現行為問題、學習能力有重大缺陷、和情緒障礙時會尋求心理測評和干預;而中國家長在孩子僅一方面沒有達到「別人家孩子」的標準,或者中上游水平時就已經開始焦慮了。這種標準是以對比為基礎的,且模糊和不定的,是家長焦慮的最佳溫床。即使通過努力孩子達到了的標準,家長通常還沒來得及慶祝就會探測下一個未達標的方向,或者把原有的標準再提高

這樣直接對比美國和中國家長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不公允,畢竟兩組家長的具體訴求和情況不同。那麼在這兩種不同教育體系下成長出來的孩子單在精神狀況上有什麼不同?

我在美國接觸過的需要接受心理干預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大多因為患有焦慮症,抑鬱症,和(或)強迫症。對於美國學生來說,這些心理疾病的根源大多和家族病史,或者和他們兒童和青少年時期遭遇過的不幸和創傷有關,如家庭暴力,性侵,校園霸凌等。而患有類似心理疾病的中國留學生似乎都經歷了同一種噩夢:

「我小時候成績還行,但是中考考砸了沒去成想去的高中,我爸媽雖然不說但是可以在言語中感覺的出來他們特別失望...班主任老師生氣起來指著全班罵說我們是扶不上牆的爛泥,我覺得就是在說我...到了大學因為父母也沒有選擇我喜歡的專業,工作之後也是混日子,雙休日就算醒了也不想起來了...現在就特別沒有自信,就算知道我該做什麼也沒有決心去改變什麼...「

雖然這些留學生所代表的只是一部分家境條件小康以上的中國家庭,但他們所經歷的中國式家庭教育是耳熟能詳,甚至是可以和沒有留學經歷的中國學生相互替換的。也就是說,這一代中國大學生所經歷的家庭教育和美國學生遭遇的家庭暴力,性侵,校園霸凌等創傷對心理健康造成的影響是具有可比性的。

而新一代中國孩子的家庭教育和這些大學生之前所經歷的真的有任何實質性的區別嗎?也許也只是加多寶之於王老吉。


中國式父母的焦慮根源

考上了舉國歡慶,考不上如喪考妣

大部分中國父母的「怎麼辦」的問題背後的目的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什麼是成功?考進高知名度的大學和將來的高收入來鞏固或是提升社會地位。

誠然,就像白岩松在紀錄片《高考》中所說:

「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這事非常事實的東西。但是另一個角度,我能不知道現在高考有多少毛病和問題嗎?恢復的不是高考,恢復的是不知道多少代中國人的公平,尊嚴,夢想等等。」

高考是中國學子所需要的制度,這種制度下必然造成父母為子女學習成績而焦慮。可是孩子考入名校就能為成功之路板上釘釘嗎?清華大學才女蔣方舟曾在《圓桌派》中提及很多清華的畢業生對母校的態度是:

「今日我以母校為榮,明日我還以母校為榮,後日我依舊以母校為榮」

考入名校成了眾多學子的「人生巔峰」,可是巔峰之後的60年該怎麼過?

山東大學自殺預防研究中心在2015年發表的研究中表示,有16%的中國大學生考慮過自殺之前的家庭教育並沒有幫助這些曾經的優秀學子適應畢業後在工作上和生活中的落差,也沒有教會他們如何在沒有考卷的人生中取得「好成績」

反向來看,沒考入名校是不是就註定是人生輸家?沒上過名校也晉級為成功人士的,除了馬雲和演藝圈明星,很可能還有你班上曾經的「搗蛋鬼」和「差生」。他們當年在你用功做題時花在鬼點子上的經驗可能奠定了他們現在創業的基礎;他們和老師打過的「太極」很可能造就了出色的溝通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以,名校不是光耀門楣的保障,考不上也不是只剩下破罐子破摔。而在這兩個極端時間還有著無限的人生的可能性。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根據2015年美國農業局的不完全統計,美國普通中產階級家庭把一個孩子養到17歲需要$233610美金,其中16%是花在託兒所和教育的費用上,也就是$37378美金,約26萬人名幣。而根據《2016中國家庭教育消費者圖譜》,消費水平在中間段的中國家庭每月為孩子教育產品支出1000元,這還不包括孩子學費本身。如果按7歲上小學開始為孩子報補習班來算,孩子上大學之前的教育產品共需13.2萬,加上從學前到高中的學費20萬,一共33.2萬。

大部分家長其實心裡也明白,大部分此類教育產品對孩子的學習能力和成績可能沒多大幫助,可是看著別家的孩子都在上,不幫自己的孩子報就有一種「輸在起跑線上」的天然危機感。那麼,中國家長在教育產品上花的錢到底是為了培養孩子,還是給自己買一個一時的心安?如果是後者,那每一筆花在補習班上的錢很可能就增添了孩子對家長的一點怨念,減少了一次孩子和家長親密互動的機會,同時資助了笑開了花的呈野蠻生長形態的各類早教輔導類機構。


中國父母需要做些什麼

照顧好自己,給孩子一個好榜樣

每次回國和媽媽們一對一的聊天,一開始都會就著孩子訴苦甚至生氣,但大多都會以媽媽們為自己流的淚水結束:

「我已經好久沒有不帶孩子,自己出去和朋友吃飯和旅行了...生了二孩以後更加沒有自我了,家裡我要管的事情太多了,睜開眼就開始操心...我付出這麼多我家小孩還這麼不聽話!「

中國家長的無私換來的不一定是懂事的孩子,還有可能是孩子對婚姻和生子的恐懼。邁阿密大學心理學副教授Dr.Doss在2009年發表的研究中指出,孩子出生到8歲之間對父母的婚姻質量有持續性的負面作用。根據《2015年中國幸福婚姻家庭調查報告》,全國平均結婚年齡26歲並在持續走高,而我母親在25歲時已經生下了我。

如果孩子的眼裡看到的結婚生子只等同於著要犧牲掉個人的生活和婚姻,那中國新一代父母的焦慮還得持續到孩子大學畢業,甚至結婚之後。

日劇《最高的離婚》中的對白

提高孩子的基礎能力,而不是學習成績

未來者不可期。我在2007年出國的時候心理學還是個冷門,而出國讀經濟,金融的中國留學生無論在什麼大學都是一抓一大把。而如今這些從前熱門的專業門可羅雀。經濟學家們從來沒有準確預測過之前的經融危機,眼前又有AI,環境污染等多重難題,誰能給家長勇氣能夠預判孩子長大後社會的形勢?

如果未來不可預測,父母又大多比孩子先去極樂世界,那作為父母在死前是想教會孩子考試的能力,還是作為一個社會動物在未知且變化速度極快的世界裡快速適應和生存的能力?

如果是後者,你需要教給孩子的還有很多,包括:

1、情商

Christopher Langan被視為美國最聰明的人。他的智商在190-210之間(愛因斯坦的智商約為160)。如此天選之人卻兩次輟學未能本科畢業,當了20多年的建築工人。提及輟學的原因,Langan回憶說因為當年的教授和教導主任不同意他換課,而讓他覺得大學不是一個培養學生的好地方。他還回憶當時覺得教微積分的教授講課太過古板,便當面質問他為何講得如此枯燥,卻完全沒有討論關於微積分的任何問題。顯然Langan因為情商的欠缺,讓當年的教授和主任遲遲沒有發現他們損失了一個天才。

回憶起童年,極度貧困的家庭環境讓家裡人除了在生存邊緣摸爬滾打之外無力給Langan任何有意義的社交機會。試想如此的天才如果早早得到了賞識,會對他的人生軌跡產生如何的變化?

2、思辨能力

留學十二年對我最大的打擊就是因為中國教育體制所缺失的思辨能力。所有題目都有且只有唯一標準答案,正確答案有且只有一種唯一解釋。可畢業了之後,面對無數種就業選擇,工作上需要創新的壓力,正確選擇又在哪裡?

我所接觸的接受心理干預的中國留學生都持有明顯的非黑即白的思維慣性:

「如果我不能留在美國那人生有什麼意義?我為了出國花的時間,經歷,金錢就全都白費了!不如死了算了「

如果當年語文課本里除了「閱讀並背誦全文」還有「多角度分析作者此處想表的觀點」,這些背井離鄉的學子們會不會笑著和我說「美國待不下去了,哥兒們定了去克羅埃西亞的機票,想想就激動!」

3、毅力

不論什麼行業,優秀的人才在成功之前都積累了至少1萬小時練習的基礎(1萬小時定律)。無論是富二代比爾蓋茨,還是草根Beatles,在成功之前都日復一日地練習,才能把握轉瞬的成功機會。

為何是1萬小時?

人類大腦的基本構成單位叫神經元,每個大腦中約有一千億個神經元,每一個又都和大約1萬個其他的神經元相連接。這些神經聯結就是腦內信息和信號的傳遞渠道。

孩子從胚胎髮育時起,大腦中便具備了其發展所需要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當他和外界開始接觸,比如光、聲音、氣味等以及和父母的日常互動,大腦中的神經元便不斷的和其他神經元建立連接。這種聯結是孩子學習一切的基礎。隨著孩子活動範圍的擴大,經歷和體驗的增多,他們大腦中的神經元的連接越來越多,密度越來越大,而密度越大智力就更高。

當然,神經連接並不是一旦形成就會一勞永逸的。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神經元便自行修剪。那些不斷被使用和強化的神經元連接被保存,而那些不再活躍的神經元被修剪了。(意譯自Dr.Song宋博士知乎Live文章片段)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1萬小時去鞏固和最優化自己的特長。

一萬小時有多久?如果每天練習一種技術4小時(對孩子來說已經很多了),就需要大約7年的時間才能讓一個孩子準備好面對一次機遇的挑戰。有多少中國家長面對孩子7分鐘就失去了耐心?

你想讓孩子長大後有怎樣的童年回憶?

如果讓新一代中國家長回憶自己的童年,有多少可以舉例出具體的和自己家長之間溫暖幸福的瞬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我們的下一代成人後只記得做過的試卷和補習班上偷偷談過的戀愛,而匱乏和父母互動的記憶,那這一代父母的焦慮該如何被消化?


聲明:文章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謝絕轉載!

References:

Doss, B. D., Rhoades, G. K., Stanley, S. M., & Markman, H. J. (2009). The effect of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on relationship quality: an 8-year prospective stud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6(3), 601.

Gladwell, M. (2008). Outliers.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Lino, M., Kuczynski, K., Rodriguez, N., and Schap, T. (2017). Expenditures on Children by Families, 2015. Miscellaneous Publication No. 1528-2015.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Center for Nutrition Policy and Promotion.

Tang, F., & Qin, P. (2015). Influence of personal social network and coping skills on risk for suicidal ide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PLoS One,10(3), e0121023.

2016年中國家庭教育消費者圖譜:img.eduuu.com/edu/js/tm

推薦閱讀:

我那「不爭氣」的內向性格
75條心理學
著名心理學家
愛情應該是一件功利的事
改變丨我想嘗試用文字邀請你進入一種4D生命體驗,要不你先試試!

TAG:焦慮 | 心理學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