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護考高頻考點之毒蛇咬傷病人的護理

2019年護考高頻考點之毒蛇咬傷病人的護理

一、概述

毒蛇咬傷是一種對勞動人民危害較大的災害性、外傷性外科疾病。毒蛇咬傷雖然在我國南方多見,但毒蛇在全國範圍內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目前已知我國的蛇類約219種,其中毒蛇50餘種,華南地區較多,主要出沒于山林、田野、海邊等處,危害較大、能致人死亡的主要有10種。神經毒者有銀環蛇、金環蛇、海蛇;血循毒者有蝰蛇、尖吻蝮蛇、竹葉青蛇和烙鐵頭蛇;混合毒者有眼鏡蛇、眼鏡王蛇和蝮蛇。

二、毒蛇咬傷的臨床表現

1.主要表現是局部疼痛,肢體腫脹,並向肢體近端蔓延,傷口周圍有大片瘀斑、血皰甚至局部組織壞死,有淋巴結腫大表現。

2.毒蛇種類、蛇毒的劑量是影響病人出現癥狀快慢及輕重的重要因素。當然咬傷的部位、傷口的深淺及病人的抵抗力也有一定的影響。毒蛇在飢餓狀態下主動傷人時,排毒量大,後果嚴重。因此有三種具體的臨床表現。

(1)神經毒致傷的表現:傷口局部出現麻木,知覺喪失或僅有輕微癢感。傷口紅腫不明顯,出血不多,約在傷後半小時後,覺頭昏、嗜睡、噁心、嘔吐及乏力等。

(2)血液毒致傷的表現:咬傷的局部迅速腫脹,並不斷向近側發展,傷口劇痛,流血不止。傷口周圍的皮膚常伴有水泡或血泡,皮下瘀斑,組織壞死。嚴重時全身廣泛性出血,如結膜下瘀血、鼻衄、嘔血、咳血及尿血等。由於癥狀出現較早,一般救治較為及時,故死亡率可低於神經毒致傷的病人。但由於發病急,病程較持久,所以危險期也較長,治療過晚則後果嚴重。治癒後常留有局部及內髒的後遺症。

(3)混合毒致傷的表現:兼有神經毒及血液毒的癥狀。從局部傷口看類似血液毒致傷,如局部紅腫、瘀斑、血泡、組織壞死及淋巴結炎等。從全身來看,又類似神經毒致傷。此類傷員死亡原因仍以神經毒為主。

三、毒蛇咬傷的主要治療措施

立即在傷口近端環形縛扎傷肢,延緩毒素吸收擴散;儘快局部清創排毒,全身應用蛇葯、抗蛇毒血清等中和蛇毒。

四、毒蛇咬傷的急救措施

(1)冷靜並斜躺:病人切勿驚慌奔跑,以免加速蛇毒的吸收和擴散,放低傷口,使傷口低於心臟。

(2)環形縛扎:立即在傷口的近心端10cm用布條或繩索等環形結紮,並在20分鐘每隔1~2分鐘放鬆。

(3)傷口排毒:大量冷水沖洗傷口,用手自上而下向傷口擠壓。傷口沖洗後,用銳器在咬痕處挑開,深達真皮下,擴大創口排出蛇毒。毒蛇咬傷者禁忌切開,防止出血不止。

(4)轉送病人時應注意傷肢不宜抬高。

(5)用3%過氧化氫溶液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傷口。局部降溫可減小毒素吸收速度。

(6)解毒措施:胰蛋白酶有直接分解蛇毒的作用,可在傷口四周做局部浸潤或在傷口上方作環狀封閉。

推薦閱讀:

心肌梗塞的護理
精神病護理 - 要點
瓷娃娃護理的八條軍規
十大最容易被忽視的新生兒護理細節

TAG:護理 | 健康 | 急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