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琉璃廠,看老字號,你明白其中意思嗎?

逛琉璃廠,看老字號,你明白其中意思嗎?

琉璃廠是一個世界聞名的地方,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很多人來這裡參觀,但不是每個人都能看明白其中的意思。

不妨先琢磨一下「琉璃廠」的意思。今年廠甸廟會在東西琉璃廠大街舉辦,在東西琉璃廠交界處附近有高音喇叭不停地提醒遊客:「廠甸廟會是文化廟會,不設百貨和小吃。」聽明白意思沒?那意思就是說,你來到琉璃廠,別老惦記著吃飯、置辦生活用品這些低級趣味,得把注意力放到文化上。

說起文化,許多人會想到文化館,想到快板書、二人轉等等,對這樣的聯想,我的評價只有兩個字:低級。不是說你這是低級趣味,而是說你的文化很低級。你可能聽了不舒服,文化館怎麼了?快板書、二人轉怎麼了?好歹是許多群眾羨慕仰視的對象,咋就低級了呢?你還別不服氣,你這樣想是因為你沒有理解到中國還有一種人,跟他們玩的那一套,你想的這些顯得低多了。這種人在中國歷史上有記載,叫文人。琉璃廠跟文人緊密相關。

從中國歷史上看,要想成為文人,讀書是必不可少的,即使做不到讀萬卷書,起碼四書五經等必讀書目是必須熟讀的。讀死書、死讀書、讀了不會用的人是不會被稱作文人的,文人必須能用從書中學到的道理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光說不練那叫假把式,你說你才堪大用,請比劃比劃證明一下先。最能證明才華的是文章,但寫文章這事拿現在的話來說是個「系統工程」,得到比較重要的場合才用,那日常靠什麼?日常生活中靠的就是寫寫畫畫,你寫得畫得比別人好,你寫的畫的東西顯示出來的志向、趣味比別人的高,大家就認為你有才華。在大家拼才華的過程中,筆、墨、紙、硯產品快速發展起來。

治國平天下光有才華、會寫寫畫畫顯然是不夠的,還得潔身自好,懂得相關的禮儀和典章制度,具備家國情懷,等等,不要以為這些東西都只裝在腦子裡,看不見摸不著,其實它是會通過外在的東西表現出來的。由於時過境遷,當事人的言行今人已難以把握,但他們留下的器物卻成為了我們考察和傳承歷史的珍貴證據和道具,我們今天看到的古人留下的玉器文物等就具備這樣的功能。

琉璃廠附近原來真有個廠,一個燒制琉璃瓦的窯廠。今天我們設想一下,如果讓你開個磚廠,你會把你的廠命名為「磚廠」嗎?即使你真這麼做,工商局估計也不會給你登記,因為不符合起字型大小的規則。但在古代,這卻不礙事,因為燒制琉璃瓦的廠在當時的北京僅此一家,而且它曾是明代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廠之一,有「琉璃」二字跟其他四個廠區別開來就夠了。後來,明代修建外城,琉璃廠變成了城區,窯廠搬走了,「琉璃廠」作為地名卻留下了。今天人們心目中「琉璃廠」的含義並不是當年那個窯廠賦予的,而是由後來的中國文人賦予的。

清朝順治年間,朝廷在京城實行滿漢分城居住,這就給處於外城西部離朝廷不遠的琉璃廠帶來了熱鬧的機會,漢族官員、進京趕考的舉人相繼彙集於此,請注意,他們是全國各地層層選拔上來的精英中的精英!精英們走到一起,自然少不了切磋寫寫畫畫的才藝;也有相當多的人需要聽從科舉考試這根「指揮捧」的指揮,他們想在這裡取得一些資料,給自己充充電,力爭在接下來的考試中考個好成績,這就給了商人們商機。在官人、文人、商人的合作下,琉璃廠就變成了一個文化街市。

作為文化街市,這裡的各種建築、各門店的名稱、展示的各種牌匾、交易的各種商品都透著濃厚的文人氣息。與其他地方不同的,這裡離朝廷很近,朝廷那些位高權重的文人經常在這裡出入,甚至為其中的一些活動站台,這就使琉璃廠具有一種皇家氣象和比其他街市更重的家國擔當。

這些,你都看懂了嗎?

推薦閱讀:

上海餐飲老字號
前門老字號—謙祥益絲綢店
北京老字號去過五個的,算半個北京人,去過10個的,比北京人還北京人!
大柵欄一帶的老字號
老北京老字號綢布店--人定湖

TAG:老字號 | 人文 | 中華老字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