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的心理學4-四個自我之內主(你的屬性束縛著你的思考)
第一期我講了我自己的心理學,四個自我的認知。第二期我講了我自己的心理學,四個自我的關係。第三期我簡單講了內潛初步信息。那麼,這一期我要去講一下,內在主意識--人類的思考,必須參與的屬性因素,並不能單純的運算。
先說說上一期留下的那個問題吧。
請問:我們平時都是怎麼思考的?
這個問題同樣是為了引出這一期的內容。
這貌似是一個簡單又複雜的問題,想解釋清楚並不可能那麼容易,那麼請聽我娓娓道來。
如果想法沒有任何限制,那麼會不會都按照規則規矩進行,得到的是不是都會是同一個結果?那樣也是可怕的,所有人都一樣!!答案絕對不可以這樣。
如果說我們的「想」「想法」「思考」,也就是我們的內主就是「靈魂」,那麼,靈魂是要有載體的,因為我並沒有見過聽說過有獨立的靈魂。我們的軀體,我們的基因,我們的大腦,我們的記憶,我們的神經,這都是必備的載體,缺一不可。並且,這些載體局限著我們的靈魂,也就是靈魂不是自由的,是自帶屬性的。
就像智障兒,就像腦血栓患者,就像殘疾人,他們的軀體的不同,就會影響著內主的想法不同。
那麼,當我們思考的時候,這些屬性是一直擺在那裡,不管你做怎樣的思考,做怎樣的決定,去執行怎樣的行為,這些屬性都牢牢的束縛著靈魂。而,內心的幻想世界中,我們才可能去「掙脫」,靈魂才能「自由」。這也是人類普遍喜歡去幻想的原因,因為幻想中的另一個自己可以卸下一切束縛。
那麼,我們的思考時被這些載體影響的因素都有什麼呢?精神上的「局限」又是什麼呢?我按照重要性來一個一個去說好了。
首先是「誘惑」和「恐懼」,摻雜著「獲得」和「割捨」,以及「已擁有的」、「未曾擁有的」和「勞力」。
而「擁有的」有三種東西:一,精神層面的可擁有的,二,實際和虛擬中的資源,三,「希望」。(求生、求知、好奇、滿足、愉悅、親情和愛情是寫在基因里的規則;榮辱和孤獨是後來感知的;現實的資源是如物品和財富等,虛擬的資源如人際關係,年齡,面子等;我們擁有著希望是對未來的美好願望,一定情況下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那麼,只要我們去思考,以上所有提到的屬性因素就會參與。而且這些屬性的「數值」強弱,決定我們最後的思考結果。例如,「獲得的」數值沒有「勞力付出」數值大,沒什麼「誘惑力」,思考決定可能是「放棄」。
所以,我們可以根據以上所有屬性模擬數據圖,根據數據的不同,呈現出成千上萬種人的性格。例如,膽小怕事,勇往直前,逞強好勝,愛管閑事,總熱心腸,惡毒心腸等等。
孤獨的人想要快樂,那麼快樂就是精神層面上最大的誘惑。飢餓的人要吃東西,這是基因發出的命令,得到食物就是最大的誘惑。懶惰的人總是會放棄付出勞力,從而想法設法的盡量少付出勞力去得到。基因的保護機制讓我們害怕被傷害,卻也嚴重影響著我們內主的思考。
所以,當我們去運算的時候,一定會考慮到我們軀體的局限,根據「誘惑力」和「付出」進行調配,避免所有自己害怕的,從而進行思考運算,得到最終思考結果。簡單來說,就是我要知道我要得到的,我有多麼想要,我要根據過去的經驗預判我要割捨什麼,付出多少勞力,會不會對我形成傷害,而我這麼做了,值還是不值?這是基本的行為思考過程。當然會存在判斷思考,預測思考,簡單計算思考等等,無一例外,以上的屬性或多或少都會參與,只不過有的屬性可能當時被忽略掉,因為我們也承認自己想的不是那麼完美,那麼周全。
順便說一句題外話好了,現在的人工智慧之所以沒有突破,就是因為,機器人僅僅擁有「內主」,可以去運算信息,處理信息,但是它既沒有內潛的存儲方式,也沒有任何的屬性去束縛,這樣他的思考就沒有限制,也就更加不會擁有類似人類的人格,所有的運算都是必得最好的最優的計算結果,又怎麼會「像人類一樣智能」呢?
要知道一點,就是每個人的「數據圖」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會根據自己所經歷的一切,記憶的承載,內主故意或不經意的去改動自己的數值。
例如,士兵的軍訓後各種「恐懼」數值降低,各種特訓都是為了調整我們數據圖上的那些屬性的數據,從而變成更「理想的自己」。
當內主去運算的時候,一開始肯定會顧及到所有屬性的問題,再做具體的打算。後來,多次相同的想法決定,從而形成了習慣。一條內潛由此而生,當再次觸發思考的時候,內潛出現,瞬間思考完畢,給出思考決定。內主節省下超多精神力,因為是過去的思考經驗,所以內主一般是「很放心」的。但是,如果內主「不放心」,就會重新思考。那麼,這時就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內潛的固執和內主的懶於更多思考,更多內潛想法參與給「被告內潛」支持,被告內潛勝訴,奪下命令權。二是內主的思考足夠周全,不怕精神力的付出,最後多方面思考,判定被告內潛想法確實不對,重新思考得到更好的思考決定。
這裡還是講到了內主和內潛的命令權「爭奪」,那麼我還是做一個比喻好了,比喻可能還是不嚴謹,但是解釋問題是關鍵,大家不要較真兒。
大家都知道經紀人和明星吧。把經紀人比喻為內主,內主製作的內潛,就好像是經紀人打造的明星一樣。那麼,經紀人和明星的關係,一般為兩種。一是明星成名後覺得自己很厲害,不需要你經紀人的管教,脾氣也大,最後經紀人卑躬屈膝,聽命於明星。二是明星知道自己是經紀人打造的,要聽命於經紀人,因為他明白經紀人更多更好的管教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所以,有時候我們的內主和內潛就好像經紀人和明星。我親手打造了你,或許「脾氣大」的認為自己優秀到不能聽命於「誰」,也或許明智的清楚一切,知道自己不足夠的優秀,更多的配合內主的調控,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所以,基本情況下,這世界上擁有健全意識的有兩種人,一種是內主一開始到最後都權力壓過內潛的明智的人。另一種是內潛形成後不管不顧一切的想法固執的人。
這就是我要講的四個自我之內主,思考時必須參與屬性因素,這是內主的更深入認知。我心裡確實擁有更高級的四個自我研究論文,但是,這裡就先講這些。
還是進入家庭作業時間吧:請問,要知道,我們的外主是一個獨立的不需要內主參與操控細胞和基因操作的獨立命令機制,我們內主擁有可以調配內潛的能力,那麼,我們的外主是否也會配合內主的調配呢?大家拜拜~
推薦閱讀:
※所有的緊張,是因為你對現在的自己不滿意
※心理學家:真正高情商的人,有這6點特徵!
※【書單來了】學習以人為中心療法,7本經典書籍助你入門
※人本主義和自體心理學的相遇——共感
※心理學家:想啥來啥有根據,只需掌握這3個心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