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如何突破有對話,沒交流的障礙?【TEDxSudi演講】

60.如何突破有對話,沒交流的障礙?【TEDxSudi演講】

來自專欄如何認真地活著105 人贊了文章

全程演講視頻:史秀雄@TEDxSudi_騰訊視頻

本文是我2018年7月21日在TEDxSudi的演講稿,全文約3940字。


幾年前我舉辦過一個針對單身男女的社交能力工作坊,當時邀請了一男一女兩位學員做了一個現場的模擬約會。談話之間,男生分享了自己辛酸的創業經歷,當時有一整年全年無休,每天只能睡3-4個小時。他的健康狀況因此急劇下降,最終因為一次急性胃出血被送進了急診室搶救。經過醫生的努力,他保住了自己的性命,但是卻不得不在醫院裡修養了兩個月。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他想了很多,最終痛苦地承認自己把成敗看得太重,以至於忘記了生命的可貴。

說到這裡,男生有意停頓了一下,目光投向女生。女生一愣,察覺到自己好像應該說點什麼,所以她猶豫了一下,然後問男生:「那你們創業的公司是什麼行業的呢?」這個問題讓大家哄堂大笑。我問男生你聽到這個回應時什麼感覺。男生說:其實邏輯上這樣問也沒什麼錯,但是我覺得我真正想表達的意思她好像沒有理解。

一個人在努力地表達著一些東西,另外一個人卻像是耳聾了一樣毫無反應。如此顯而易見,卻又多麼無可奈何。幸好這只是個模擬,不過類似的體驗生活中比比皆是。當你打電話給爸媽的時候,他們好像看不到你的辛苦,只關心薪水和婚戀狀態。當你扛著生理期的疼痛向伴侶撒嬌時,對方卻只知道熱水和紅糖薑茶。當你和朋友傾訴分手的悲傷時,對方卻總是趁機吐槽自己的前任。

我一直被這種有對話卻沒有交流的奇怪場面所困惑。我是個內心世界很豐富的人,但是從小缺乏安全和自由的表達空間,所以基本上是在孤獨中長大的。我以為這只是小孩子的問題,長大了自然就好了,沒想到卻發現大多數成年人在大多數時候內心也是不被看見的。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成人的世界背後總有殘缺嗎?我可不希望自己拼盡全力長大之後,得到的就是這樣令人失望的結局。

困惑和痛苦當中,往往孕育著探求和發現的旅程。我走進了心理學,想要發現獲得親密和聯結的秘訣。一開始我把目光聚焦在那些大師們身上,希望他們的晦澀文本可以給我解答,然而卻一無所獲。最終我發現的答案其實是一個簡單平凡的小細節。它是如此的不起眼,以至於它帶來的效用讓我難以置信。

連結的可能性

我的發現是這樣的:心理諮詢師需要特別訓練自己的聆聽能力,我們會把所聽到的信息分成三層。

第一層是事實層面的信息,譬如現在我在杭州,現場有幾百位觀眾,我正在做演講。

第二層是認知層面的信息,包括所有的態度、看法和價值判斷,比如我很喜歡心理學,你們覺得我的演講很精彩。

第三層是情緒層面的信息,包括直接和間接表達的情緒體驗,比如此時我有些緊張,而你們對接下來的演講內容感到興奮不已。我把這個分層叫做聆聽框架。

人們對話的大部分內容都是事實和認知層面的信息,然而在相對親近的關係中,對話的信息流里往往交錯著很多情緒層面信息。對於人類來說,親密就是情感聯結,而通過語言表達情緒是建立情感聯結的重要手段。當需要和他人建立親密感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試探性地表達情緒,再看看對方是否能夠準確的識別和回應。

這就好比我在情感上張開雙臂,只有當對方也張開雙臂時,我才敢確認他是願意抱我的。對方越是願意抱我,我才越敢在需要的時候張開雙臂,尋求情感支持和聯結。認識到這個規律對於心理諮詢師尤其重要。當來訪者剛剛開始諮詢時,會非常謹慎地披露自己,尤其是那些內心深處不為人知,難以啟齒的部分。當我能夠準確的捕捉和回應他的情緒時,來訪者就能感到安全和被理解,願意敞開心扉,讓我能夠進行有效的干預治療。

到前面那個創業的故事,如果是我的來訪者在向我講述,一方面我可以看到許多事實信息,比如過長的工作時間,入院搶救的事件,另一方面我也能發現許多飽含情緒的內容,比如創業的心酸,痛苦的醒悟。

然後我會有意識地做出選擇:如果我希望更多了解來訪者的經歷,可能會問你的胃出血具體因為什麼引起的,或者休養期間你的公司是如何維持運營的。這樣的問題可以幫我獲取更多事實層面的信息。

可是來訪者已經張開雙臂了。他主動提到了心酸,也提到了痛苦的醒悟,如果我從事實層面回應,無異於讓張開雙臂的他孤零零地站在那裡。這也許不會讓他立刻停止交流,但是會在他心中留下一些失望。因此我會用儘可能溫柔的方式接住他拋出的試探,我可能會說:回想起這樣一段經歷,心裡的感受應該非常複雜吧?

把這個回應和「你們公司在什麼行業」的回應做下對比。如果是你在講故事,哪個回應會讓你感到更有溫度,更有被理解到?答案應該是顯而易見的。

沒溫度的愛

事實層面回應他人,在不親近的關係當中是完全合理的,比如在工作關係中。但如果是在親近的關係里,在事實層面回應他人的情感表達等於是在告訴對方:我拒絕在情感上靠近你,我對事情的關注超過對你這個人的在乎。

我再舉個例子。下面這段對話是我的一位來訪者和她的父親的微信聊天記錄。

女:爸,我最近工作好累,真的好想辭職不幹了。

父:你辭職了,你的房貸怎麼還?

女:我還有一些存款,可以應付一下,我真的很需要停下來,感覺自己扛不住了。

父:你的存款別隨便用,你要是需要錢我和你媽幫你。

女:這不是錢的問題,昨天我加班到快12點,回家之後累的在被窩裡哭了好久

父:加班能不加就盡量別加,一定要保證睡眠。

如果你的父親這樣回復你,心裡是什麼感受?會不會覺得很失望,因為父親一直在回應你,但是你就是感覺不到被理解,被看見。如果我們通過聆聽框架來分析這段對話,就會發現女兒的每一句話都充滿情緒,然而父親的每一次回復都在事實層面上。

我的來訪者對這樣的父女關係感到非常挫敗,甚至有時候懷疑父親是在刻意保持情感距離。每次她張開雙臂渴望父親的擁抱時,得到的總是一個實操層面的建議。這僅僅是一段30秒鐘的對話帶來的感受,想像一下如果從小到大都被父親這樣對待,你的內心會積累多少委屈和失望?

為什麼會這樣?

聆聽框架就是我找到的答案。它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經常感到不被看見,為什麼在許多關係里我們一直在對話卻沒有真的在交流。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

我們能夠從親近關係里自然的習得情緒回應的行為,這本來並不需要如此刻意的分析和學習。但是當人們廣泛地缺乏情緒層面的交流能力時,就是一個社會性的問題了。我的父母一代成長於強調服從權威,將事情對錯置於個人感受之上的年代。

所以當我表達情感需求時,他們會認為評價和解決方案是最理想的回應。在許多時候這並非有意為之,因為父母或許也沒有被溫柔的對待過,沒有人示範他們如何回應他人的情感。當看清了這一點,我多少也能釋懷自己成長經歷中的情感匱乏。原來父母不是不愛我,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情感上被看見的感覺有多麼棒。

年輕一代有更強的自我意識,我們會更加在乎關係中的情感聯結。因此在兩代人的相處當中,就會產生表達和回應不對等,爸媽總是在講道理,子女總是渴望情感回應。我們這代人有時候也會將這種行為帶入自己的親密關係中,比如女朋友在生理期求安慰,男生總愛說多喝熱水,這就是表達和回應不對等的典型例子。

一個家庭如此,會讓一個孩子感到匱乏。千千萬萬個家庭都這樣,會讓多少人不相信情感關懷的重要性?而我們的社會又會產生多少冷漠?有多少需要幫助的人會被置之不理,有多少冰冷的環境可能造就出性格扭曲的罪犯?

我們能做什麼?

所以我們能做什麼?我給你三個建議。

第一, 自我評估,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當有時間的時候,你可以拿出手機,打開微信,找到你和任意一位親近他人的對話,通過聆聽框架來看看,對方有哪些情緒層面的表達,而你又錯過了多少?

在做了這樣的評估後,許多人會驚嘆地告訴我:天吶,我居然忽視了對方那麼多的情感表達!如果你不明白為什麼和周圍的人不親近,這樣的評估會讓你知道原因。

我們要做的第二步就是建立意識,明白對話的信息流是可以被分層的,而我們需要在親密關係里儘力地捕捉和回應情緒層面的信息。

拿剛才那段對話舉例,在理想狀況下,那位父親如果捕捉到了女兒的情感表達,並且選擇直接回應,那麼對話可能是這樣的:

女:爸,我最近工作好累,真的好想辭職不幹了。

父:工作真的會累到讓你想辭職嗎?

女:是的,我真的很需要停下來,感覺自己扛不住了。

父:你說你扛不住的時候,爸爸會覺得很心疼,很想幫你做點什麼。

女:你可能做不了什麼,其實我也不需要你做什麼,就是想告訴你我很累。昨天我加班到快12點,回家之後累的在被窩裡哭了好久

父:別擔心,爸爸一直都支持你,要是想哭了就打電話給爸爸,我陪著你哭。

我想這樣的父親,可能是每個人都夢寐以求的吧。想像一下如果你的父親從小就這麼對你,今天的你可能有什麼不同?在親近關係中始終關注情緒層面的表達,這樣一個小細節的調整,可能在個體心理和人際關係中累積成巨大的變化。

我們能做的第三步就是不斷的刻意練習。當你試圖回應情緒的時候,可能經常會忘記,或者回應的很生硬。我剛開始做心理諮詢時,也發現這是一件需要刻意努力的事情,可是只要一直堅持,它就會逐漸變成本能。這就好比剛學會開車時,你需要全神貫注地進行每一個操作,成為熟練的老司機後,開車就成了毫不費力的事情。想要反轉過去幾十年的習慣,沒有捷徑可走,只能一點一滴積累。

那兩個模擬約會的學員後來告訴我,當他們開始有意識地捕捉並回應情緒層面的信息之後,與人交流的體驗有了很大變化。對話的氛圍更加融洽溫和,交流深度大大增加,最意外的收穫是許多人變得非常願意和他們交流,因為他們總能讓人們感到被理解。

對於我來說,能夠發現人際關係中的這個維度,是一個令我非常滿意的答案。這種發現解鎖了全新的能力,在此之前我都不知道自己有手臂,現在我能夠盡情地在情感上擁抱他人,不論是來訪者,家人,伴侶還是朋友。曾經我為自己經歷的孤獨感到委屈和不滿,認為這個世界欠了我許多。現在我發現自己其實有很多的愛和關懷可以給予他人。這樣的轉變激勵了我去分享,去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

儘管經歷過許多孤獨和失望,但是今天,內心的善意和愛使我相信:如果每個人都可以做到這樣一點點的改變,我們的世界將會增加大大的美好。


如果你覺得聆聽框架對你有幫助,希望更系統地學習親密關係溝通的具體技能,請點擊這個鏈接查看《聊天一點通》的試聽和課程介紹:Steve老師的在線課程全集


推薦閱讀:

撩妹 | 男生做什麼事最讓女生心動?
我一直在學習親密關係的功課
什麼樣的女人才能讓男人戒不掉
好的親密關係就是舒服和有趣

TAG:心理學 | TED | 親密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