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知道狗狗為啥隨主子了
1 人贊了文章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時刻:夏天的時候,你開著車窗在街上開車,遇到一個遛狗的人,這是一個很常見的場景。
不過你突然發現小狗與它的主人長的很像,於是你開始思考生命的脆弱,以及這個人和狗是如何在浩瀚的宇宙中找到彼此的。
一位神經學家說這並非偶然。
「人們可能會選擇那些看起來長的像他們自己的狗,這是因為暴露效應,也就是我們喜歡那些我們熟悉東西的理論,」威爾康奈爾大學神經科學博士候選人Shannon Odell告訴我們: 「我們傾向於通過照鏡子來熟悉我們自己的臉,這可能是我們喜歡並選擇具有相似特徵狗的原因。」
有大量的研究支持這一觀點。在1999年的一項研究中,261名女性被要求根據一個小特徵來選擇她們自己喜歡的狗:垂耳幼犬(英國斯普林格犬,比格犬)和豎耳犬(西伯利亞哈士奇,巴森吉犬)。
頭髮較長的女性傾向於選擇垂耳犬,而髮型較短的女性則選擇耳朵豎起來的品種。
自從這篇文章發表以後,許多科學家都試圖通過照片了解參與者是否能夠正確匹配狗主人。
在日本一項研究中,373名參與者被出示了20條正確的狗-主人的配對組合以及另外20條錯誤的配對組合,測試結果顯示在三分之二的時間裡參與者都選擇了正確配對組合。
嬰兒從蹣跚學步開始適應社會的生存法則,哪裡可以去,哪裡不能去,什麼是安全的,什麼是危險的。但我們不需要每次都「吃一塹」才能長一智,因為有些危險情況,試一次,就沒有以後了。。。
身為「社會人兒」的好處之一,就是社會化學習。狗狗也是這樣,正所謂「一切的學習都是社交,一切的社交都是學習。」
社會化學習指的是年輕個體通過觀察年長個體(一般是媽媽或其他長輩)的行為了解哪些事情對自己有利。但是對於寵物狗來說,情況要複雜的多,每隻幼犬被兩個物種所包圍:自己的同類和人類,兩邊的個體都能讓小狗學到重要的信息。如果比較兩邊的學習效果,是跟同類在一起學的更快,還是向人類學習的效果更顯著?
答案是,狗跟人學的更快!真是毫無懸念吶~
愛達荷大學動物行為學院領軍人Claudia Fugazza率領團隊做了一項實驗。他們找來不同犬種的8周齡的小狗,有拉布拉多、比利時牧羊犬、邊境牧羊犬等,讓他們在測試中解決兩個問題,目的都是取出盒子里的香腸。其中一個盒子是掀開蓋子打開,另一個盒子是像抽屜那樣從一端推出來。
研究人員先拿出香腸讓幼犬聞一聞,然後放入盒子併合上。在獨立探索模式中,只有50%的小狗能在2分鐘之內打開盒子吃到香腸。
第一個實驗,人們把小狗關進籠子,放在距離盒子一米外的地方,他們能從這個位置清楚的看到其他狗狗如何解決問題,為他們進行演示的或者是狗媽媽,或者是一隻陌生狗狗。
演示結束後,小狗被放出來,看看他們學到了什麼。結果發現,觀察狗媽媽演示操作後,小狗2分鐘內吃到香腸的可能性提高了5%,然而,觀察陌生狗狗演示後,成功率提高了29%!這說明,小狗會仔細觀察陌生狗狗的行為,很少仔細關注自己的親媽。。其實不難理解,很多小孩在家啥啥都學不會,一上幼兒園啥啥都會了!
重要的一點是,小狗的學習並不是簡單模仿行為動作,而是看懂了從盒子取出食物的原理。因為大狗進行演示的時候有的用吻部,有的則用爪子打開盒子,不管他們的動作是怎樣的,小狗一律都用自己的吻部打開盒子,這表示他們明白真正的機關在哪裡。
動物從自己的同類身上學習生存技能,這是他們的天性。但是另一方面,寵物狗在人類的環境中出生和成長,生活中接觸的人類遠遠多於同類,那麼他們能否從人類身上學習規律?
第二個實驗,換成人類為小狗演示如何打開盒子,其他步驟和剛才一樣。結果是,小狗看完人類演示,2分鐘內解決問題的可能性竟然提高了42%!說明狗狗從人身上學到更多,比學習同類更有效率。
研究人員還發現,狗狗也不全是撂爪就忘的,他們過了一小時後重新測試,小狗們仍然記得怎麼打開盒子。
所以根據這個實驗,你明白狗狗為什麼會自己打開籠子越獄了吧!當然也可以教狗狗做一些事情,比如你想讓他把棍子撿回來,那你自己先去撿啊~~
推薦閱讀:
※是誰馴化了狗?
※我和阿緣的故事(三)
※如何評價「小鮮肉」「小奶狗」及其對應的「小鮮奶」「小鮮嗶」「小母狗」「老母雞」等網路用語?
※2018狗年終於可以揚眉吐氣的三大生肖
※狼群有狼王,狗群有狗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