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史上的15個關鍵時刻
來自專欄智能觀4 人贊了文章
人們對人工智慧(AI)的追求始於70多年前,那時候,大家認為有一天計算機會像人類一樣思考。當時,雄心勃勃的預測吸引了大量的研發資金,但幾十年過去了,卻沒有取得什麼傲人的成果。
但是,在過去的25年里,人工智慧的新方法,加上技術的進步,意味著我們現在可能正處於實現早期開拓者夢想的邊緣。下面,我們就一起回顧下人工智慧走過的道路。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引發了新思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學科領域都出現了優秀的科學家,包括新興的神經科學和計算機領域。
在英國,數學家艾倫·圖靈(Alan Turing)和神經學家格雷·沃爾特(Grey Walter)是首先向智能機器發起挑戰的兩個聰明人。他們在一個有影響力的俱樂部(Ratio Club)里相互交流。
沃爾特製造了有史以來的第一個機器人。圖靈接著發明了圖靈測試,為智能機器設置了標準:一種可以欺騙某人以為自己在和另一個人說話的電腦。
1950年:科幻小說引導行業發展
1950年,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出版了《我的機器人》短篇小說集。
阿西莫夫是一位接受機器智能的概念,並設想其未來的科幻作家。他的作品廣受歡迎,發人深思,富有遠見,激發了一代機器人學家和科學家的思想。
他最著名的是提出了機器人學的三大定律,旨在阻止發明創造對人類產生不良影響。他也提出了一些似乎非常有先見之明的想法——比如設計一台能夠存儲所有人類知識的計算機,任何人都可以問任何問題。
1956年:一種「自上而下」的方法
「人工智慧」一詞是由一名年輕的計算機科學家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在達特茅斯大學舉辦的夏季會議上創造的。
頂尖科學家就如何應對人工智慧展開了辯論。一些人,比如有影響力的學者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喜歡採用自上而下的方法:用控制人類行為的規則為計算機編程。
其他人則更喜歡自下而上的方法:比如模擬大腦,學習新行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明斯基的觀點佔據了主導地位,他和麥卡錫一起從美國政府那裡獲得了大量資金。
1968年:《2001:太空漫遊》想像人工智慧的未來
明斯基也影響了科幻小說。他在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的電影《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中擔任顧問,這部電影的主角是一台智能電腦——哈爾(HAL9000)。
在一個場景中,哈爾接受BBC採訪,談了自己的任務,並說自己「萬無一失,不會犯錯」。當時,一起參加任務的一位科學家接受採訪時表示,他相信哈爾很可能有真實的情感。
這部電影反映了當時人工智慧研究人員(包括明斯基)的一些預測:機器智能很快就會接近人類智能水平。它還巧妙地抓住了公眾的一些擔憂,即人工智慧可能由此變得令人討厭。
1969年:破解的難題
人工智慧遠遠落後於明斯基等擁護者的崇高預言——這一點在機器人夏奇(Shakey)身上得到印證。
夏奇是第一個通用移動機器人,能夠通過對周圍環境的推理,決定自己的行為。它在移動前需要繪製出一幅空間地圖。但是,即使在一個幾乎沒有障礙的區域,它也慢得令人痛苦。每次向前移動,夏奇都會更新自己的地圖。而在其視野內移動的物體,很容易使它迷惑,有時在計划下一步行動時,它會停留一個小時。
1973年:人工智慧的冬天
到了20世紀70年代初,人工智慧陷入了困境。數以百萬計的錢被花掉了,卻沒什麼可炫耀的成果。
美國國會對此提出了強烈的批評。1973年,著名數學家詹姆斯?萊特希爾爵士(Sir James Lighthill),發表了一份關於英國人工智慧現狀的健康報告。
他的觀點是,機器永遠只能下「經驗豐富的業餘水平的」象棋。常識推理和像人臉識別這樣簡單的任務,總是超出它們的能力範圍。在此觀點下,該行業的資金被大幅削減,隨之而來的就是眾所周知的「人工智慧的冬天」。
1981年:大企業的解決方案
歷史學家指出「人工智慧的冬天」即將結束的那一刻,正是人工智慧的商業價值浮現,並吸引新投資的時候。
新的商用AI系統遠沒有早期的人工智慧那樣雄心壯志。這些「專家系統」不是試圖創造一種通用的智能,而是專註於更小範圍的任務。這意味著它們只需要按照特定問題的規則進行編程即可。第一個成功的商用專家系統,被稱為RI,用於美國數字設備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它為新的計算機系統配置訂單。到1986年,該公司估計每年節省了4000萬美元。
1990年:回歸自然,尋找「自下而上」的靈感
專家系統無法解決仿生學的問題。後來,人工智慧科學家羅德尼·布魯克斯發表了一篇新論文:《大象不會下國際象棋》。
布魯克斯的靈感來自神經科學的發展,神經科學已經開始解釋人類認知的奧秘。例如,視覺需要大腦中不同的「模塊」共同工作來識別模式,而不需要通過中央控制。布魯克斯認為,用智能行為規則預先編程,這種自上而下的方法是錯誤的。他推動了自下而上的人工智慧方法的復興,包括長期不受歡迎的神經網路領域。
1997年:人與機器:20世紀的戰鬥
自上而下的人工智慧的支持者,仍然擁有自己的冠軍:像超級計算機深藍,在1997年的標準國際象棋比賽中,戰勝了人類國際象棋冠軍加里·卡斯帕羅夫。
IBM製造的這台機器,理論上比卡斯帕羅夫優秀得多——每秒可以計算2億次。但它能進行戰略思考嗎?答案是肯定的。深藍贏得了這場被稱為「大腦的最後一戰」的比賽。一些人稱讚這是人工智慧成熟的時刻。但在另一些人眼中,這只是AI在一個高度專業化、規則明確的問題上,展示了蠻力。
2002年:第一個家用機器人
iRobot公司發明了這款家用機器人,這是為家庭而設計的第一款機器人——一個名為Roomba的自動吸塵器。
清理地毯與早期人工智慧先驅者的抱負相去甚遠。但是Roomba是一個巨大的成功。它僅有的幾層行為生成系統,遠比機器人夏奇的演算法簡單,更像半個多世紀前的格雷·沃爾特的機器人。儘管感測器相對簡單,處理能力也很低,但該設備具備足夠的智能,能夠可靠高效地清理房間。Roomba開創了自主機器人的新時代,專註於特定的任務。
2005年:戰爭機器
將人工智慧用於冷戰的夢想化為泡影后,美國軍方現在又開始蠢蠢欲動。
他們投資自主機器人。由波士頓動力公司製作的「大狗」是第一步。它是一種用於崎嶇地形的車,然而卻從未「服役」過。
iRobot公司也在這個領域大顯身手。他們的炸彈處理機器人PackBot,將用戶控制與爆炸物嗅探等智能功能結合在一起。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部署了超過2000個。
2008年:開始解決大問題
2008年11月,蘋果新推出的iPhone手機上出現了一個小功能——谷歌語音識別應用。
看起來簡單。但這預示著一個重大突破。儘管語音識別是人工智慧的關鍵目標之一,但數十年的投資,從未使其準確率超過80%。谷歌開創了一種新方法:使用數千台功能強大的計算機,運行並行神經網路,從谷歌用戶的海量數據中學習模式。起初它還是相當不準確的,但是經過多年的學習和改進,谷歌現在聲稱它的精確度達到了92%。
2010年:舞蹈機器人
與此同時,隨著大型主機正在改變人工智慧的工作方式,新技術意味著小型計算機也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這些新的計算機使用人形機器人,如NAO機器人,能夠完成前人(如夏奇)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NAO機器人使用了過去十年中首創的許多技術(比如神經網路)進行學習。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20個機器人完美和諧地跳了一段8分鐘的舞蹈。
2011年:人與機器:21世紀的戰鬥
2011年,IBM的沃森(Watson)在美國智力競賽節目《危險邊緣》(Jeopardy)中,挑戰了人類大腦。
這對機器來說,是比國際象棋更大的挑戰。沃森必須回答謎語和複雜的問題。它的製造商使用了包括神經網路在內的多種人工智慧技術,並對機器進行了三年多的培訓,以識別問題和答案中的模式。沃森擊敗了對手——有史以來表現最好的兩位人類選手。這場勝利在網上瘋傳,被譽為人工智慧的勝利。
2014年:現在機器是否智能化?
64年前,圖靈發表了一項證明機器智能的測試,而一個名叫尤金·古斯特曼(Eugene Goostman)的聊天機器人最終通過了測試。
但很少有人工智慧專家認為那是一個轉折點。尤金·古斯特曼被認為「為考試而造」,它耍了一些花招來欺騙評委。而人工智慧在2014年的發展,真正顯示出它在70年里取得了非凡的進展。從無人駕駛汽車,到實時語音翻譯,智能機器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
原文鏈接:
https://www.bbc.com/timelines/zq376fr
來源:BBC
智能觀 編譯
—完—
親愛的朋友:
回首人工智慧一路走來的關鍵點,也是蠻有趣的一件事。試想25年後,我們回首今日,會是怎樣的感覺?祝安! PS:為了方便與讀者探討,特意註冊了一個專用號。如果你也是我們的鐵杆讀者,想探討交流,可以加微信:znglmym。智能觀 靈米2018-8-3 於北京中關村
想知道AI加教育領域有哪些最新研究成果?
想要AI領域更多的乾貨?想了解更多專家的「智能觀」?請前往:www.智能觀.com。想交流溝通,請加負責人微信:znglmym
聲明:
編譯文章旨在幫助讀者了解行業新思想、新觀點及新動態,為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智能觀觀點。
推薦閱讀:
※通用處理器的發展(CISC->RISC->???)
※科技到底可以解決教育的什麼問題?
※Confluence 6 升級自定義的站點和空間獲得你的自定義布局
※IT外包,2018年6大趨勢,選一個可靠的夥伴或許是優選方案
※道士為核工程作法:科學一定要與宗教為敵? | 劉遠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