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我們用不同的方式對待同一事物

是什麼讓我們用不同的方式對待同一事物

1 人贊了文章

今天我們先講一個關於四位好朋友一起玩遊戲的小故事。

A向B、C和D推薦了一個手游,D婉言謝絕,說以前有過遊戲成癮,不打算再花時間在這個上面。於是,A、B和C三人打算一起邊討論邊玩。幾天後A發現,B和C已遠遠超過他的等級,而A還是保持每天花半小時隨便玩玩的節奏。B和C對於A這種「不求上進」的態度看不太上,但這本來只是一個遊戲,A這樣也無可厚非。於是B和C撇下A,熱烈地討論如何在遊戲中晉級更快更好。又過了幾天,B發現這個遊戲佔用了自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甚至會影響工作。幾經考慮,B決定棄游。C苦苦挽留,但B態度堅決。A對C說,我還在玩呀,我可以陪你呀。於是,A和C一起開始不那麼緊密的同游。C在遊戲中不斷花錢,漸漸成了他所在的伺服器內的老大。C開始花更多的時間與遊戲同伴交際,微信群聊、發遊戲朋友圈,似乎那個世界更好玩。A始終無法理解為什麼B和C會樂意投入那麼大的精力玩這個遊戲。C的解釋是:我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A不禁開始反思,是否自己對待一件事過於敷衍而流於表面。B完全把遊戲拋在腦後,不再為是不是要投入精力而煩惱。

這個小故事中四位好朋友分別用不同的方式來對待手游。在心理學上,對待事物的方式取決於態度。態度一般是一個人給某物或某人的價值。根據Petty和Cacioppo(1981)的文章,「態度」這個詞應該用來指對某個人、某物或某問題的普遍的、持久的積極或消極的感覺。態度源於我們對某人或某事的認知(一個人對態度對象的看法)、情感(一個人對態度對象的感覺)和行為(一個人對態度對象的實際反應)。Katz(1960)提出,世上有各種不同的態度,每一種都有不同的功能,例如: 1)適應性功能,有助於實現目標;2)自我表達功能,表達我們的信仰和意見;3)自我防衛的功能,保護一個人的自尊;4)知識功能,幫助我們構建和組織我們的社交世界和社會調節功能,從而幫助我們管理社會狀況。

究竟是什麼讓我們形成了態度呢?態度的形成並沒有單一的主導理論。相反,有三種理論最常被用來描述態度形成:功能主義、學習和認知失調理論。也許我們做了對我們有益的事(功能主義理論),或者也許我們過去的經歷教會了我們如何行動(學習理論),或者它可能只是試圖讓兩個對立的事實(認知失調理論)恢復和諧。

以小故事中的四位好朋友為例:

l D一開始就拒絕手游來源於他對於手游的認知,認為手游是浪費時間。之後的明確拒絕也顯示出他的情感,有點厭惡甚至不願意嘗試一下。而他的行為也將他的認知和情感都表現了出來,那就是拒絕。

l B一開始全情投入、玩的不亦樂乎,對於新遊戲抱有好奇想嘗試的認知,是一種追求新事物追求刺激但又沒有特別喜好或厭惡的情感,但是一旦發現就這麼回事而且影響到自己的生活,他果斷遠離了遊戲。

l C也是一開始全情投入,並且這份熱情一直保留,來源於他對於遊戲很好玩的認知以及喜愛的情感,特別是他提到的「要麼不做,要做就要最好」的想法與其認知有很大的關係。之後他越來越深入將遊戲與生活聯繫在了一起,是由於對遊戲內世界的認可和在玩的過程中獲得了滿足。

l A作為遊戲的推薦人,卻不是玩得最high的那個。主要由於他對於遊戲的定位是「打發時間休閑」用的,所以不會投入太多的精力,而對於遊戲本身並沒有特殊的情緒感覺。有沒有遊戲,是不是這個遊戲,對他來說似乎都不成問題。

這樣解讀,是不是能清楚地看到我們對待事物時每一個決定都有背後的動力呢?在這裡要提醒各位的是,上述的解讀沒有對錯。我們每個人對待事物的態度來源於不同的經歷和生長環境,沒有哪個優於另一個。更了解自己對待食物背後態度的含義可以幫助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更遊刃有餘。


推薦閱讀:

不忘初心,涅槃重生
為什麼不要考驗人性?
為什麼我們總會陷入一種特別難受,感覺無法學習的狀態
如何變得很會聊天?
所謂偏見,就是只相信對自己有利的事

TAG:日常心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