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你的自行車嗎系列:深度討論自行車Q值範圍給你帶來的影響
來自專欄單車基械匠17 人贊了文章
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新一期的單車基械匠。
在這裡,我們解釋一下Q-Factor是什麼,以及他對我們騎行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在開始我們進一步討論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Q-factor,以下簡稱「Q值」。Q值是指一側曲柄的外側到另一側曲柄的外側之間的垂線的距離。對單車基械匠之前節目有了解的同學應該會記得,在很多期節目里這一數值都被提到過。
對於牙盤來說,本身的Q值是固定的,但是對於騎手來說,不同的腳踏軸心長度和不同的鎖片安裝位置,都會有不同的Q值,所以更通俗的叫法或許叫做踩踏寬度值更加合適一些。也就是在踩踏位置上,雙腳之間的橫向距離。
看過蘇格蘭飛人那期節目的同學不知道還記不記得裡邊說到的踩踏寬度:格萊姆奧布里認為,一根香蕉的直徑,是最舒服和高效的踩踏寬度。帶來的優勢就是正面會有更小的投影面積換來的是更好的氣動優勢。另外就是在踩踏發力的位置上,膝蓋和發力點更加垂直,踩踏會更加的有效率。
如果你騎上一輛沙灘車或者雪地車,你就能感受到Q值的重要性。為了讓車架可安裝上寬大的輪組,車架被做的更寬,為了讓鏈條更加平直,五通也更寬。當你騎上一輛雪地車時,你會感覺像騎上了一匹馬,這是一個奇怪的感受。
經常騎公路車同學,忽然換上山地車,也能明顯感覺到踩踏寬度更寬了。相對而言,場地車和公路車這一類速度型的自行車都會有更小的Q值。
那麼,在追求速度上,是不是Q值就越小越好呢?當然不是,而且也是有車手和廠商去探索過的。車手的感受為:過小的Q值可以提供更快的初速度,起步加速更快,但是在28-40公里這個距離範圍內使用測試中,速度會大幅度下降。車手說「期初速度很快,但是沒有可持續性」所以一個更小的Q值並不一定會給每個騎手都帶來可持續的性能優勢。
從生物學角度解釋的話,我個人認為,在一個合適的Q值範圍內,可以調動你身體更多的肌肉參加運動,但是當Q值大於或者小於這個範圍後,一部分肌肉就會失去參到運動中的機會,就是說在最大攝氧量一定的前提下,參與運動的肌肉更少了。
Q值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生物學,從產品製造商的角度來看,shimano,SRAM,campagnolo等設計的牙盤尺寸,鏈條長度和最小飛輪的參考數據是有一定限制的。在保持所有數據在規定範圍內的前提下,還需要滿足市面上多種五通寬度的要求。所以必須有一個最適合的Q值範圍。
對於大多數自行車製造商來說,他們設計的自行車的Q值會被供貨商的產品所限制,比如牙盤,比如腳踏,比如鎖鞋鎖片等等。但是即使是有全套產品生產經驗的公司,比如閃電,look,佳能戴爾等自己生產配套牙盤的公司,也會更傾向在行業規範範圍內來設計產品。大致來看,Q值在公路車上大概為150mm左右,而在上地車上大概為170mm左右。
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車手也可以通過選擇不同長度軸心的腳踏,或者改變鎖片位置來改變Q值,只能更窄,不能更寬,但是又不會窄到影響你的發揮。
所以在這些大前提下,Q值的範圍應該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在這個範圍內變化,而不會有更大的改變。
但是,還是有公司在Q值上做更多的努力,比如Xpedo的可調軸心長度的腳踏。還有NIKOLA的動態可變Q值腳踏等等,都在這一範圍內盡量讓選手的踩踏變的更有效率。關於NIKOLA的這款腳踏,我們在下一期里將詳細講解,歡迎持續關注。
單車基械匠,每天給您帶來更多新奇好玩有趣實用的單車知識,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在 單車基械匠 公眾號 回復 Q值 即可查看相關視頻)
推薦閱讀: